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因材施教
【成語】因材施教
【注音】yīncáishījiào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孔子善於根據學生的智力、性格等去教導他們。子路問他聽到正確意見是否立即照做,孔子讓他先請示一下父兄,而對冉有說可以立即照做。學生公西華不解,孔子解釋說冉有為人謙讓應鼓勵,子路輕率剛猛要慎重行事。
【出處】《論語·為政》“子游問孝”、“子夏問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頤曰:“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解釋】因:根據;材:資質;施:施加;教:教育。指針對學習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教育。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於教育
【近義詞】對症下藥
【反義詞】一視同仁
【示例】教師應當注意學生各方面的差異,以便因材施教。
【其它使用】
◎提倡〞有教無類〞、〞誨人不倦〞、〞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體系。
◎今天,〞全面發展,因材施教〞,這已經成為一項優越的制度在學校裡執行著、發揚著。
◎因材施教原則,是教學受制約於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這一規律的反映。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chengyu_3.php?id=2576&s=1213260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