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體氣散 【來源】《仙拈集》卷四。 【組成】石綠9克輕粉3克 【用法】上二味,研末。醋調塗。 【主治】狐臭,體氣。

替針丁香丸 【來源】《普濟方》卷二八四。 【組成】草烏尖硇砂白丁香(堅者) 【用法】上為末。酸醋調,癰腫將破者,點之令速.潰。 【主治】癰疽、發背、婦人乳癰等欲潰

替針丸1 【來源】《普濟方》卷三九三。 【組成】青皮陳皮京三稜枳殼厚樸訶子白豆蔻各30克肉豆蔻檳榔各15克乾薑22克 【用法】上為細末,水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用

替針丸2 【來源】《外科精要》卷下。 【組成】白丁香硇砂(另研)真沒藥(另研)乳香糯米40粒(先用礦灰拳大1塊,置瓷碗內,量入井水,待熱氣將息,將米排人灰中,良久,候

嚏驚散 【來源】《直指小兒方》卷一。 【異名】嚏關散(《嬰童百問》卷二)。 【組成】半夏(生)3克皂角1.5克 【用法】上藥為末,用少許,吹入鼻,立醒。 【主治】小兒怠

天池膏 【來源】《仙拈集》卷二。 【組成】天花粉黃連各250克人參知母白朮五味子各90克麥冬180克(去心)生地汁藕汁各60毫升人乳牛乳各250毫升生薑汁500毫升 【用法】先

天地煎 【來源】《世醫得效方》卷八。 【組成】天門冬(去心)60克熟地黃(九蒸曝)30克 【用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時用鹽酒成鹽湯送下;

天丁散 【來源】《外科精義》卷下。 【組成】山丹花蕊香白芷各6克牛蒡子根(春采,去皮)天丁(即皂角刺)蒼耳芽大力子各15克雄黃30克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好醋塗紙,

天花粉散 【來源】《類證治裁》卷四。 【組成】天花粉生地麥冬干葛各6克五味子甘草各3克粳米100粒 【用法】上藥研為細末。每服3~6克,溫開水送下,每日二至三次。 【

天花粉丸 【來源】《仁齋直指》卷十七。 【組成】天花粉黃連(去須)各30克茯苓當歸各15克 【用法】上藥研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茅根煎湯下。 【功用】

天花散 【來源】《仁齋直指》卷十七。 【異名】天華散(《壽世保元》卷五)、玉泉散(《古今醫鑒》卷十)。 【組成】天花粉生干地黃各30克葛根麥門冬(去心)五味子各15克甘

天漿散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罌粟殼(蜜炙)5枚烏梅半枚甘草半寸乾薑1塊(炮)酸石榴皮1片(如錢大) 【用法】上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溫服

天漿子丸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五。 【組成】天漿子14枚(去殼,別搗)芎藭15克蚱蟬15克(去翅、足,微炙)川大黃45克(銼碎,微炒)蜣螂3枚(去翅、足,微炙)知母15

天開丹 【來源】《秘傳眼科七十二症全書》卷六。 【組成】甘石3克熊膽1.5克(用黃連、薄荷湯浸開,入甘石內,曬乾)珍珠0.3克硃砂0.9克硼砂0.9克膽礬0.3克青鹽0,3克硇

天蓼木丸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十九。 【組成】天蓼木30克天麻15克芎藭15克獨活15克細辛15克防風15克(去蘆頭)稿本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烏蛇30克(酒浸,炙令黃,去

天麻白朮丸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八。 【組成】天麻(去苗)白朮天南星(炮)半夏(湯洗淨)白附子(炮)川芎白殭蠶(炒,去絲、嘴)寒水石(鍛過)薄荷葉(去土)赤茯苓(去皮)

天麻半夏湯 【來源】《衛生寶鑒》卷二十二。 【組成】天麻半夏各3克橘皮(去白)柴胡各2.1克黃芩(酒制,炒)甘草白茯苓(去皮)前胡各1.5克黃連0.9克(去須) 【用法】上九味

天麻除風丸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天麻(去苗)防風(去蘆頭)細辛(去葉、土)稿本(去土)川芎白芷干山藥黃耆(蜜炙)蠍梢(略炒,去毒)當歸(洗,焙)各30克甘

天麻除濕湯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白朮120克天麻90克人參(去蘆頭)90克乾薑60克(炮)全蠍60克(用糯米一盞,炒黃色,去糯米不用)附子(生,去皮、臍,切

天麻地龍丸 【來源】《雞峰普濟方》卷四。 【組成】天麻地龍羌活附子(生)桂心沒藥荊芥穗各30克麝香3克 【用法】上為細末研勻,以生蜜和丸,如彈子大,陶器盛。每服用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

中藥藥方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中醫經典藥方,中藥經典藥方,中醫藥方劑,止咳中醫藥方,漢唐中醫藥方大全,胃病中醫藥方,療痘痘的中藥藥方,中藥藥方必答,調經中藥藥方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