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讀後感 - 讀後感

作文網,作文素材大全,小學作文大全,中學作文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論語心得》讀後感

讀後感

 於丹教授在她談《論語》心得時,開篇就講到: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經標榜說,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於丹教授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我最欣賞的,就是於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母體文化。中華民族尊崇皇天后土,以大地為母親,所以形成了以儒家的中庸之道為主體,以平和敦厚為特徵的民族傳統文化。我們知道,西方國家以宗教立國,中國長期以儒學立國。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不管多少歲月的風霜雨露,多少朝代的更迭變遷,都沒有改變道儒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兩千年的農耕文明也就這樣一代一代地傳承下來。   我們從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義,禮,自,信」的倫理教育,從孔融三歲讓梨的尊禮,守禮,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憂患意識,無不顯示著儒家學說對國民成長過程中千絲萬縷的滲透。幾千年來世人仍願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話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養性的準則,我想這與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都堅信:明天是正直人的世界!   我喜愛伺茶,每每在茶的面前,我會感到一切都變得平和美好。品味人生,憂患生命是茶道與儒家的共同主題。有人品茶「茶可雅志,茶可行道」,有人品茶「茶煙一塌擁書眠」,道心文趣兼備。過去儒士不能一日無茶,其文也不能不常以茶為喻,我感悟到,這種閒適人生就是儒士茶人的品茗追求吧!於丹教授理解《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並以此來影響著他的弟子。」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溫暖的,快樂的生活?我理解為:平和。   茶是個和氣的性子,與誰都合得來。柴門也進得,侯門也進得,不卑不亢,不做寵物狀。所以,和柴米油鹽醬醋過日子的時候,也能與琴棋書畫詩酒共發雅性,且在那個浪漫天地裡,還擔任著缺一不可的角色。只是就像一個藝術天賦極高的人一樣,絢爛之後歸於平淡,自己不評說,只待旁人去品味罷了。在儒家的眼中,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倒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平和,是儒家思想的根本,是中庸之道。平和下來,會使人「怡」,「怡」者,正是和悅,愉快之意。在茶道講求的要讓身心「怡」的過程中,就又與《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於丹教授語)不謀而合了。

 

  孔子提倡仁愛,但他並不認為應當以喪失原則的仁愛之心去寬宥所有人的過失。《論語》告訴我們,要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裡,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品味人生,修身養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這一輪迴。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狀態,這樣才無愧與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導我們快樂地生活的秘訣那樣,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 [注:你正瀏覽的文章由 第一範文網整理,版權歸原文作者所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讀後感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