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遺忘的胡先驌》讀後感 - 讀後感

作文網,作文素材大全,小學作文大全,中學作文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不該遺忘的胡先驌》讀後感

讀後感

中國現代生物學的奠基人胡先驌,被譽為「植物分類學之父」。早在上世紀50年代,毛澤東聽說他還不是中國科學院的學部委員,曾說過這樣的話:「恐怕還是要給,他是中國生物學界的老祖宗」。儘管毛澤東連他的年齡都弄錯了(毛說他「七八十了」,其實他才六十多歲),但讀了《不該遺忘的胡先驌》(胡宗剛著,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版),還是覺得「老祖宗」之說是有道理的。 為什麼「中國生物學界的老祖宗」,居然不是中科院的學部委員呢? 這首先與他的學術觀點有關。1949年以後,新中國選擇了親蘇反美的內外政策。於是,「向蘇聯老大哥學習」、「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就成了那個時代的最強音。在這種情況下,「不識時務」的胡先驌卻在他編寫的教科書中,點名批判了蘇聯生物學權威李森科。李森科是列寧全蘇農業科學院院長,他提出「一個物種可以飛躍為另一個物種」的遺傳理論,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爭議。胡先驌基於科學家的良知,在書中介紹這種情況,目的是為了讓「我國的生物學工作者……不至於被引入迷途」。但是他的做法卻被視為「有嚴重政治性錯誤」,是「對蘇聯政治的誣蔑」(見該書第165頁)。從此,胡先驌就失去應有的學術地位,直到1983年,中國植物學會在太原召開成立50週年大會,會長在回顧本會歷史時,也沒有提到他的名字。 其次,還與他的留學背景和政治態度有關。胡先驌兩次留學美國,最終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因此被視為資產階級學術權威(「文革」中又增加「反動」二字)。另外,早在上世紀40年代末,他還積極組建社會黨,參與起草了《中國的出路》。這個文件是該黨政綱,其中說道:「如果我們不參與政治,別人將要把與我們的意志和良心相反的制度,強加到我們以及我們的子孫身上。」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的頭銜,再加上這樣的觀點,怎能當學部委員呢? 其實,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還有許多與胡先驌類似的人物,比如中國科學社的創始人任鴻雋和他的妻子、文史學家陳衡哲,中國政治學的開拓者張慰慈、張奚若,中國社會學的奠基人陶孟和……這些人大多是在辛亥革命前後赴歐美留學的。他們在人格上具有獨立性,在學術上具有開創性,在政治、思想、文化上具有建設性,因此我認為這是中國近現代留學史上根基打得最好的一個群體。相比之下,包括留美幼童在內的被洋務派送到歐美留學的那批人,對專制統治集團有很大的依附性;而在戊戌變法以後去日本的那些留學生,則往往多有破壞性而缺乏建設性。遺憾的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這個群體便很快被人遺忘。這就形成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他們生活的時代離我們很近,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和思想遺產卻離我們很遠。於是,他們的政治選擇、學術理想、精神追求和人格風範,便成了絕唱。 讀罷《不該遺忘的胡先驌》,我又找來《胡先驌文存》(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出版),沒想到其中有一篇《留學問題與吾國高等教育之方針》,也談到這個問題。文章說,由洋務派送出去的留學生,最大的缺陷是不通中文,因此學成後大多從事外交或工商方面的工作;後來的留日學生,不僅品性各異,且失之於濫,能在日本高等學校畢業的很少,結果是大多數人沒有高深的學問,只能進入軍政界工作。看到這裡,又想起五四運動以後,還有勤工儉學的留法學生以及後來的留蘇學生,他們都對中國現代化進程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我認為,重新梳理並認真研究中國近現代留學史,或許可以為中國的命運和出路提供更好的解釋。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讀後感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