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

使用說明:此藥方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山梔地黃湯
山梔地黃湯 【來源】《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山梔3.6克生地芍葯知母貝母瓜蔞仁各3克天花粉牡丹皮麥門冬 【用法】水煎服。 【主治】痰熱內積,咳嗽先痰後血。
山梔子湯
山梔子湯 【來源】《聖濟總錄》卷二十七。 【組成】山梔子仁22克大青升麻各30克阿膠(炒令燥)15克 【用法】上四味,粗搗篩。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入豉100粒,同煎至1
山茱萸丸
山茱萸丸 【來源】《聖濟總錄》卷十九。 【組成】山茱萸(炒)37克生干地黃(焙)75克山芋牛膝(去苗,酒浸,焙)澤瀉萆蠍薢各30克天雄(炮裂,去皮、臍)、蠐螬(微炒)車前子
善奪湯
善奪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組成】茯苓30克車前子9克白朮9克柴胡3克白芍15克陳皮0.9克金半夏3克 【用法】水煎服。連服四劑。 【主治】脾胃氣鬱,心腹飽滿作脹
善洩湯
善洩湯 【來源】《辨證錄》卷四。 【組成】熟地30克山茱萸15克玄參30克荊芥9克牛膝9克炒棗仁9克沙參9克貝母3克丹皮6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陰益肺。 【主治】
傷筋藥水
傷筋藥水 【來源】《中醫傷科學講義》。 【組成】生草烏120克生川烏120克羌活120克獨活120克生半夏120克生梔子120克生大黃120克生木瓜120克路路通120克生蒲黃90克樟腦
傷科紫金丹
傷科紫金丹 【來源】《青囊秘傳》。 【組成】炙沒藥木香丁香枳殼延胡青皮血竭血余炭兒茶當歸各等分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1丸,陳酒化服。 【主治
傷損神效散
傷損神效散 【來源】《急救應驗良方》。 【組成】馬錢子(即木鱉子,去皮)500克枳殼500克 【用法】上二味,浸尿缸內四十九日,取出焙乾研末。如傷未破皮,以酒調敷患處
傷丸
傷丸 【來源】《外科傳薪集》。 【組成】淮牛膝30克參三七9克當歸30克落得打30克杜仲30克骨碎補30克山羊血6克白及15克自然銅6克兒茶3克甜瓜子60克紅花15克厚樸9克乳香
商殼丸1
商殼丸1 【來源】《雞峰普濟方》卷十七。 【組成】商殼槐角枳實各60克人參阿膠各30克黃耆60克 【用法】上藥除人參、阿膠外,同搗為末,炒成黃黑色,加麝香6克,並參、
商殼丸2
商殼丸2 【來源】《御藥院方》卷三。 【組成】商枳殼(麩炒,去瓤)60克大皂角(去皮、子,酥炙黃色)60克青皮(去白)半夏(洗七次)檳榔木香各15克 【用法】上藥搗為細末,
商陸赤小豆湯
商陸赤小豆湯 【來源】《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七。 【組成】赤小豆商陸各等分 【用法】上銼為散。每服30克,用水250毫升,煎至175毫升服。 【主治】妊娠手腳腫滿攣
商陸塞耳方
商陸塞耳方 【來源】《聖濟總錄》卷一一五。 【組成】商陸(生者,洗) 【用法】用刀子削如棗核,塞入耳中,日二次。 【主治】耳腫。
商陸散1
商陸散1 【來源】《外台秘要》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組成】生商陸根(切)270克白蘞天雄(炮)黃芩各90克乾薑120克附子(炮)30克躑躅花270克 【用法】上七味,搗篩為散
商陸散2
商陸散2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 【組成】商陸30克赤小豆27克木通15克(銼)澤瀉15克赤茯苓15克生薑7.5克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蔥白3莖 【用法】上藥
商陸散3
商陸散3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 【組成】商陸根汁10毫升甘遂末3克 【用法】用土狗一枚細研,與上藥同調,中午空腹時服,用開水送下。 【主治】水腫。 【禁忌】
商陸丸
商陸丸 【來源】《太平聖惠方》卷五十四。 【組成】商陸30克川芒消15克甘遂15克(煨令黃色)芫花15克(醋拌,炒令干)蕘花15克(微炒)麝香7.5克(細研)豬苓15克(去黑皮) 【
上池飲
上池飲 【來源】《壽世保元》卷二。 【組成】人參(去蘆)6克台白朮(去蘆,炒)4.5克白茯苓(去皮)15克當歸(酒洗)3.6克川芎3.6克杭白芍(酒炒)3克懷生地黃(薑汁炒)3克熟地
上二黃丸
上二黃丸 【來源】《內外傷辨》卷下。 【組成】黃芩60克黃連(去須,酒浸)30克升麻柴胡各9克甘草6克 【用法】上藥為極細末,米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50~70丸,空腹用
上清撥雲丸
上清撥雲丸 【來源】《丹台玉案》卷三。 【組成】羚羊角犀角各60克牛黃24克川黃連(酒炒)黃芩(酒炒)川芎白芷當歸各45克菊花大黃(煨)防風草決明羌活生地滑石地膚子蟬蛻
中藥藥方大全,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

中藥藥方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中醫藥方查詢,民間中醫藥方,中醫藥方精選,中醫經典藥方,中藥經典藥方,中醫藥方劑,止咳中醫藥方,漢唐中醫藥方大全,胃病中醫藥方,療痘痘的中藥藥方,中藥藥方必答,調經中藥藥方等內容。

所謂中草藥,是中醫所使用的獨特藥物,也是中醫區別於其他醫學的重要標誌。中國人民對中草藥的探索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相傳,神農嘗百草,首創醫藥,神農被尊為藥皇。

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礦物藥組成。因植物藥占中藥的大多數,所以中藥也稱中草藥。

目前,各地使用的中藥已達5000種左右,把各種藥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