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屋裡的心靈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小木屋裡的心靈

天下著蒙細雨,空氣濕潮濕潮的,雖然已早是夏季,這座瀕臨北歐的德國城市漢堡還是讓人感到些許寒意。吃過午飯,漫步轉過幾個街區,看到一所磚木結構房子上的標誌,我推門而進。

那是一個頗大的房間,中央一張大桌,圍著一圈扶手椅,大約有八九張的樣子。而在椅子背後跟牆壁之間稍寬敞的地方,又擺放了幾張沙發。桌上的鮮花和牆上的壁畫將整個房間烘托得充滿溫情。

屋裡已經有幾個人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談著。我掏出兩毛錢買了一杯熱咖啡,隨便找了個沙發坐下,靜靜地看著、聽著。

來到這裡的人們有的是常客,互相熟悉,而大多數人則互不相識,有些還是偶爾路過、拐進來坐坐而已。但他們大多是因為生活中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或者心裡有疑而不解的問題而來求幫助的。我想,至少能在此找到一兩個人宣洩宣洩吧,誰又管他認識還是不認識呢。

下午3點鐘,一名心理治療家來到這裡。這也是一天中人數最多的時候。人們圍坐著,提出自己的煩悶愁苦,在心理治療家的啟發下,發表各自的見解、看法、意見和建議。討論進行得熱烈而有序,儘管他們都是「烏合之眾」。漸漸地,人們臉上的陰雲愁霧被陣陣朗朗笑聲所代替……

這種類似中國茶館又不似中國茶館的所在,到底應該給它想一個什麼名字呢?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空氣中飄溢的原木香氣(那裡的好木頭蓋房多不上漆),於是就稱它為「心靈木屋」。回想起來,這已是上一個世紀80年代的事了。

在過去的近二十年裡,國內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培訓辦了一場又一場,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機構有如雨後春筍,為人們提供瞭解憂療疾的場所。我本人也一直在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可心裡卻念念不忘那溫馨的原木香氣的房屋。這恐怕就是給本刊命名的最初所受啟發之處吧。

我希望在《家庭醫生》所創刊的《心靈小木屋》裡,人們也能盡情地吐露埋藏於心底的感情與願望,平靜地梳理紛亂的思緒,在相互溝通之中,讓一切的苦惱和煩憂融釋,使內心最終歸於寧靜。

我還希望在《家庭醫生》的《心靈小木屋》裡,人們在探究深邃的內心世界的同時,也獲得撫慰心靈創傷、醫治心理疾患、健全人格素質、適應現實環境等等改病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有益知識。

至少,我希望在《家庭醫生》的《心靈小木屋》裡,人們能靜靜地傾聽、真切地感受到他們如何排遣種種壓力和不幸;同時分享他人在脫離愁苦之後的輕鬆和歡愉。

人生的最高目標是心情愉快。《心靈小木屋》願與廣大讀者攜手同行。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