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大全,各種粥的做法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大全,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松子粥 【來源】《士材三書》 【原料】松子仁50克 粳米50克 蜂蜜適量 【製作】將松子仁研碎,同粳米煮粥。粥熟後衝入適量蜂蜜即可食用 【用法】早晨空腹及晚上睡前服
蘇麻粥 【來源】《濟公新編》 【原料】蘇子15克,麻子30克,粳米50克。 【製作】先將蘇子、麻子搗爛和水濾取汁,入粳米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療效】順氣潤腸。
酥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酥油30克,蜂蜜15克,粳米60克。 【製作】先將粳米入鍋,煮沸後,加入酥油、蜂蜜,煮熟待食。 【用法】每日1次,佐餐服食。 【
粟米羊肉粥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瘦羊肉100克,小米100克,生薑6克,蔥白3根,花椒、食鹽各少許。 【製作】先將瘦羊肉洗淨切細,與小米共煮。待沸後再入生
鎖陽粥 【來源】《粥譜》 【原料】鎖陽15-30克,大米適量。 【製作】洗淨大米,入鍋加適量的水,與鎖陽共煮粥,調味食用(鎖陽去掉不吃)。 【用法】每日1次,溫熱服食
糖尿病患者宜食粥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身體健康的慢性終身性疾病,是由於不同病因及發病機理引起體內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作用減弱,導致體內葡萄糖、蛋白質和脂肪
桃花粳米粥 【來源】《千家食療妙方》 【原料】每次用鮮桃花瓣4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桃花、粳米洗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煮成稀粥。 【用法】早晚服食,隔日1
桃花粥 【來源】《溫病條辨》 【原料】人參(研末)10克,炙甘草10克,赤石脂(研末)10克,粳米50克。 【製作】先煎炙甘草,去渣,人參、米煮粥,後下赤石脂末。 【用法
桃仁紅花粥 【來源】《多能鄙事》 【原料】桃仁10-15克,紅花6-10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先將桃仁搗爛如泥,與紅花一併煎煮,去渣取汁,同粳米煮為稀粥,加紅糖
桃仁粥 【來源】《食醫心鑒》 【原料】桃仁10-15克,粳米75克。 【製作】先把桃仁搗爛如泥,加水研汁去渣,同粳米煮為稀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服食。 【療效】活
天冬黑豆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天冬、黑豆、黑芝麻各3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天冬、黑豆、黑芝麻及糯米洗乾淨,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待
天花粉粥 【來源】《干金方》 【原料】枯萎根15-20克(鮮者30-60克),或用枯萎根粉10-15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將枯萎根煎汁去渣,或將鮮者洗淨後切片,煎取濃汁
通草赤小豆粥 【來源】《備預百要方》 【原料】通草6克,赤小豆30克。 【製作】先煎通草取汁,入赤小豆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療效】健脾利水。可用於脾虛水腫
土豆粥 【來源】《家庭藥膳》 【原料】新鮮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適量。 【製作】將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狀即可,放入蜂蜜調勻。 【用法】每日清晨空腹食用,
菟絲螵蛸止遺粥 【來源】經驗方 【原料】菟絲子10克,桑螵蛸10-12克,復盆子10克,五味子6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 【製作】上四味藥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豌豆粥 【來源】《壽世青編》 【原料】豌豆50克。 【製作】將豌豆洗淨,加水適量,煮至豆熟且爛即成。 【用法】每日2次,空腹溫熱食。 【療效】下乳,適用於產後乳汁
完帶粥 【來源】傳統方 【原料】炒白朮、炒山藥各30克,人參6克,白芍15克,車前子、蒼朮各9克,甘草3克,陳皮、荊芥、柴胡各1.5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 【製作】
萬壽果粥 【來源】《粥譜》 【原料】萬壽果15-20克,粳米50克。 【製作】將萬壽果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入粳米,加水400毫升煮稀粥。 【用法】熱煩渴等症,
煨姜附子粥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炮附子10克,煨姜25克,粳米100克。 【製作】先將兩藥搗細,過籮為末,每取10克,與米同煮為粥。 【用法】空腹食用,每日
萵苣子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萵苣子10-15克,生甘草3-5克,糯米或粳米100克。 【製作】光將萵世子搗碎,與甘草同煎取汁,去渣,入米煮成稀粥。 【用法】每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粥譜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粥的做法大全提供:春季粥譜,養生粥譜,兒童粥譜,寶寶粥譜,春季養生粥譜,孕婦粥譜,冬季養生粥譜,嬰兒粥譜,養胃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鹹粥的做法大全,養胃粥的做法大全,早餐粥的做法大全,寶寶粥的做法大全,菜粥的做法大全等內容。

喝粥對人體的好處:1、容易消化;2、增強食慾,補充體力;3、防止便秘;4、預防感冒;5、防止喉嚨乾澀;6、調養腸胃;7、延年益壽。

中醫認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之強,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