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醐的功效,醍醐的作用,醍醐的副作用
醍醐
(《雷公炮炙論》)
【來源】為牛乳製成的食用脂肪。
【化學成分】牛乳製成的醍醐,其一般組成(每100克)為:水分73克,蛋白質2.9克,脂肪20克,碳水化物4克,灰分0.6克,鈣97毫克,磷77毫克,鐵0.1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14毫克,尼克酸0.1毫克,抗壞血酸微量,維生素A830國際單位。
脂肪是醍醐的主要成分,其中含飽和脂肪酸:丁酸、己酸、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以及不飽和的油酸(以上都是偶數C的脂肪酸)。此外尚含二羥基硬脂酸、花生酸、亞油酸、亞麻酸等。
【性味】1《千金·食治》:"味甘,平,無毒。"
3《唐本草》:"性冷。"
【功用主治】養營,滋陰,潤燥,止渴。治虛勞肺痿,咳唾膿血,消渴,便秘,風痺,皮膚瘙癢。
1《千金·食治》:"補虛,去諸風痺。去月蝕瘡,添髓補中填骨。"
2《唐本草》:"主風邪痺氣,通潤骨髓,可為摩藥,功優於酥。"
3《日華子本草》:"止驚悸,心熱,頭疼,明目,敷腦頂心。"
4《本草衍義》:"潤養瘡痂。"
5《隨息居飲食譜》:"潤燥充液滋陰,止渴耐饑,養營清熱。"
【用法與用量】內服:溶化沖。外用:塗摩。
【宜忌】《隨息居飲食譜》:"中虛濕盛者忌之。"
【選方】1治一切肺病咳嗽膿血及唾血不止:好酥三十斤,三遍煉,停職凝,當出醍醐,服一合,日三服,瘥止。(《千金方》)
2補虛,去風濕痺:醍醐二大兩。暖酒一杯,和醍醐一匙服之。(《食醫心鏡》)
3治中風煩熱,皮膚瘙癢:醍醐四兩。每服酒調下半匙。(《聖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