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車使者的功效,赤車使者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赤車使者的功效,赤車使者的作用,赤車使者的副作用

赤車使者
(《雷公炮炙論》)

【異名】小錦枝(《雷公炮炙論》),半邊山、半邊傘、到老嫩(《貴州民間藥物》),細水麻葉、石邊采、小白沙(《湖南藥物誌》)。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赤車使者的全草。

【植物形態】赤車使者,又名:大樓梯草。
多年生草本。莖斜生,高30~40厘米。葉互生,葉片斜長橢圓形或斜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尖銳,帶尾狀,基部半圓形,邊緣中部以上每側有5~10餘個粗鋸齒,側脈5~9對;無柄。花雌雄異株,聚傘花序常攢集成頭狀;雄花7~10朵簇生,花序有柄:雌花8~12朵簇生,花序無柄;總苞片披針狀線形;萼片4;雄蕊4;子房上位,1室,柱頭呈毛筆頭狀,一簇。瘦果細小,卵形。花期夏季。
生於溪谷間陰濕地。分佈我國中部各地。

本植物的根莖(赤車使者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採集】春、夏採取,洗淨,曬乾或鮮用。

【性味】《貴州民間藥物》:"性平,味微苦,無毒。"

【功用主治】治痢疾,風濕痛,黃疸,水腫,無名腫毒,骨折。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爛和酒揉擦。

【選方】1治紅白痢疾:半邊山(生者)五錢,搗爛泡酒,兌淘米水服。每次服一杯,每日服二次。(《貴州民間藥物》)

2治風濕疼痛:半邊山一把,搗爛兌燒酒,揉擦痛處。每早晚揉擦一次。(《貴州民間藥物》)

3治黃疸:赤車使者七錢五分(干者),煮鴨蛋二枚,兌甜酒服。(《湖南藥物誌》)

4治水腫:赤車使者三錢,商陸二錢,茅根二錢,鉤籐二錢,夏枯草二錢。水煎服。(《湖南藥物誌》)

5治無名腫毒:半邊山一把,和甜酒搗爛敷患處。(《貴州民間藥物》)

6治骨折:半邊山、小馬蹄草等分。搗絨,加酒糟炒熱包傷處,一日一換。(《貴州民間藥物》)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