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二戰中多有神勇表現的德國傘兵部隊參加了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反擊——「阿登戰役」。軍人的忠誠難以阻擋邪惡的滅亡。這場全軍覆沒的失敗行動終於成為納粹傘兵的絕唱。
奧爾登堡王朝是德國北部的一個貴族家族,它起源於奧斯納布呂克北部的地區,1100年在文獻上首次提到埃基爾瑪一世(Egilmar I.),他是第一名已知的該家族的人物,一般被看作該家族的創
狂飆突進運動(德語:Sturm und Drang)是指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城市青年所發動的一次文學解放運動,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這個時期,是文藝形式從古典
不久前,網上有一篇轉載甚多的文章《為何德國人拿走一半諾貝爾獎:禁止學前教育》,此文作者言之鑿鑿地說:「在德國的《基本法》(即憲法)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日本紛紛開設戰地妓院、大量使用隨軍慰安婦的歷史為人熟悉,但近年來,也有歷史學者指出,蘇聯政府在戰爭期間也曾計劃效仿這一做法,甚至有蘇聯
海因裡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德國著名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爾多夫一個猶太
18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發生於德國的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學運動,是德國文學史上第一次全德規模的文學運動,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繼續和發展。運動的名稱源出自德國作家克林格的劇本《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為什麼德國很難成為世界級大國?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我們都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初期,納粹德國可以說是所向披靡的,不僅僅是橫掃波蘭、法國等七
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全名Hohe Domkirche St.Peter und Maria),是位於德國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標誌性建築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在所有教
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和丈夫阿爾伯特親王一生中共生育九個孩子,其中維多利亞公主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於1840年11月21日。維多利亞出生兩個月後,她被女王授予「長公主」的稱
第25裝甲擲彈兵師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之一。1943年6月23日,蘇聯基列科沃,第25摩托化步兵師(以下簡稱摩步師)正式改編改稱為第25裝甲擲彈兵師(以下)。 1943/1944年東部戰線 1943年
傳統的歐洲文學史寫作,通常把17、18世紀的歐洲文學,統稱為文學史上的啟蒙運動。德國的「狂飆突進」作為其支流之一,被統攝於啟蒙運動這一總標題之下,即便在分國別的文學史寫
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德國猶太裔作曲家門德爾松簡介
雅科布·路德維希·費利克斯·門德爾松·巴托爾迪(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1809年2月3日—1847年11月4日),德國猶太裔作曲家、德國浪漫樂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被譽為浪漫主
奧古斯塔·維多莉亞(Augustus Victoria,1858年10月22日-1921年4月11日),德國皇后,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女公爵(Auguste Viktoria, Duchess of Schleswig-Holstein)。 奧古斯塔·維多莉亞(Augustus Victoria,185
「猛虎怕群狼」。嗜血成性的狼群令自然界裡所有的龐然大物不寒而慄。在它們的輪番圍攻下,即使百獸之王也難以倖免於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德國的海軍將領鄧尼茨之所以被稱
狂飆突進運動(德語:Sturm und Drang)是指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城市青年所發動的一次文學解放運動,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這個時期,是文藝形式從古典
卡廷慘案並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一系列政治紛爭的結果。蘇聯希望建立一個全球性的無產階級政府,而戰前的波蘭與蘇聯之間的敵意也在不斷加深。在1920年波蘇戰爭以波蘭的勝利
阿爾佈雷特·丟勒(Albrecht Durer,1471-1528)生於紐倫堡,德國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丟勒的作品包括木刻版畫及其他版畫、油畫
「德意志所矚望於普魯士的不是它的自由主義,而是它的實力……當代的重大問題是不能夠用演講和多數投票解決的,這是1848年的人們所犯的錯誤,而只能夠用鐵與血。」 ——奧托·馮
狂飆突進運動(德語:Sturm und Drang)是指1760年代晚期到1780年代早期德國新興資產階級城市青年所發動的一次文學解放運動,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這個時期,是文藝形式從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