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情感文章
有人說這是句上海方言,隨著舊社會大上海出現諸多被包養的小白臉,漸漸成了此類男人生活方式的代表。又有人說吃軟飯來源於某個民間笑話,說是很久以前,有個有錢的老寡婦包養了一個小情人,兩人有一天下館子吃荷葉米飯,店小二問小情人:「二位是吃硬點的還是吃軟點的?」小情人知道老寡婦牙口不好,為討歡心,趕緊答道:
「吃軟的!」小二聽了呵呵地笑了:「老太太吃軟的,你一個大小伙子也吃軟飯呀?」從此吃軟飯一詞粉墨誕生了。不管出處如何,一個「軟」字似乎代表了這個詞的貶義性。因為中國人對男人的傳統期望,是「硬」,比如骨頭一詞,加個「硬」字就是指男人有氣節、有血性;加個「軟」字則指男人沒人格、沒節操。類似的詞不勝枚舉,什麼軟弱可欺,吃柿子專撿軟的捏,服軟,軟磨硬泡,軟刀子殺人,欺軟怕硬……總之,只要沾了「軟」字,就沒有一個好詞。
吃軟飯也不例外。這個非成語的成語從成型的第一天起,就代表著讓人鄙夷的一群男人。這個群體包括形形色色的男人:出賣色相掙錢的鴨子;被女人養活著的窩囊男人;靠討好女上司獲得提拔的男下屬;依靠老婆的裙帶關係謀取利益的丈夫……總之,一切不是靠男人自己努力,而是靠女人的庇護幫助生存、發展、得到好處的男人,都可以歸於此類。
男人在和男人過不去
吃軟飯的男人雖然讓人看不起,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真正看不起這些男人的,往往都是男人。你很少能從女人口中聽到這三個字,那些露出一臉的不屑罵一聲「吃軟飯!什麼東西」的,十有八九都是男人。
換句話說,在吃軟飯的問題上,是男人在和男人過不去。
中國男人傳統的生存模式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也就是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取得成功。在這種理念下,依靠裙帶關係走捷徑的男人,往往會為世人不齒。不屑於吃軟飯或者沒有軟飯可吃的人,厭惡那些吃軟飯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問題在於,厭惡者的厭惡有時讓人解讀出的,竟是一種妒忌。這裡有個經典的軟飯例證:唐朝的武三思。此公是武則天的侄子,相貌堂堂,才華出眾。武則天在位時,她的兩個男寵張易之、張昌宗仗著武則天的寵幸,權傾一時,很多人都爭著巴結張氏兄弟,可是武三思卻很看不起這兩個吃大軟飯的,對他們態度冷淡,敬而遠之。等到武則天被逼退位以後,二張被殺,武三思這位「皇侄」也同樣失去了保護傘,處境堪危。他一下子慌了,不得不放下「硬漢」的架子,採取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自保方法:也去吃軟飯!他先是利用美男計迷住了上官婉兒,又利用上官婉兒接近了皇后韋氏,最後終於成功地吃上了軟飯,成為韋後的男寵,這樣,他的富貴又保住了。張氏兄弟如果地下有知,肯定會驚呼一下:「媽呀,還以為你是個正人君子,原來也是同道中人呀!」
更滑稽的是,當時一個著名詩人宋之問,是朝廷命官,長得儀表堂堂,文采出眾,他自覺當武則天的男寵應該比張氏兄弟更有條件,可武則天一直不肯垂青他,讓他憤憤不平。於是,他寫了一首艷詩獻給武後,抱怨武後為什麼不寵幸自己?武則天看了,當著朝臣的面批評宋之問說:「宋卿你哪兒都好,可就是不知道自己有口臭的毛病!」一句話說得宋之問無地自容,爭吃軟飯爭到如此地步,也算得勇氣可嘉了!
所以,男人有時和男人過不去,不一定都是厭惡。有時候,他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三分看不起,七分是妒忌,如此而已!
男人的軟飯情結
有一種騙術至今仍然很流行,就是招男公關,內容都是招身體好長相好的男人給女人當秘書,月工資萬餘元云云。這種一看就知道騙人的把戲,居然讓很多男人上了當,受騙者中不乏一些高素質、有身份的男人。這種現象曾經引起了人們的大討論:男人色利雙收、不勞而獲的軟飯情結,可見一斑。
男人吃軟飯不同於女人吃青春飯。女人當二奶做情人,大多數都是一種赤裸裸的錢色交易,而男人吃軟飯,基本上都有一種感情的成分在裡頭。因為女人畢竟不同於男人,當她們決定「罩」著哪個男人時,她必然是首先喜歡上了這個男人,就算只是皮肉交易,人們也總習慣把兩性關係定義為男人對女人的佔有。所以,男人出賣色相所蒙受的心理傷害,也是遠遠低於女人的。正是這種心理上較小的恥辱感,使得男人吃軟飯時,會很快地進入角色,並且安於此道。
更多時候,男人吃軟飯並不是為了解決生計問題,而是一種進取的手段。男人這種功利主義的目的,使得吃軟飯不但不再是一種恥辱,反而成了一種智慧。這個世界除了男人,就是女人,任何時代任何地方任何階層中,總會有某些女人具有扶助某些男人的能力,也總會有某些男人渴望著這種扶助。於是「後黨」、「夫人派」、「裙帶幫」,這些以女人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從人類進入階級社會起,就一直繁衍至今。這使得吃軟飯成為更為廣義而且深邃的一種社會現象,也使得善吃軟飯、會吃飲飯的男人,更多地具有了駕馭社會的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12125&s=121594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