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大全,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使用說明:此粥譜大全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蒲蒻粥
蒲蒻粥 【來源】《粥譜》 【原料】蒲蒻15克,粳米100克。 【製作】先煎蒲蒻,去渣取汁,入米煮粥。 【用法】空腹服食。 【療效】和血,行血,止血。適用於各種出血症
啟宮粥
啟宮粥 【來源】傳統方 【原料】制半夏、茯苓、陳皮、蒼朮各10克,香附、神曲各12克,川芎6克,大米100克。 【製作】將上七味藥煎汁去渣,加入大米(洗淨)同煮成粥。
薺菜粥
薺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鮮薺菜90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鮮薺菜(又名枕頭草、清明草、香芹娘)採來,挑選乾淨,洗淨,切成2厘米長的節,將粳米淘洗
牽牛粥
牽牛粥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牽牛子末1克,粳米50-100克。生薑2片。 【製作】先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後放入牽牛子粉末及生薑,煮成稀飯食。 【用法】每日服
牽牛子粥
牽牛子粥 【來源】《太平聖惠方》 【原料】牽牛子末1克,粳米50-100克,生薑2片。 【製作】先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後放入牽牛子粉末及生薑,煮成稀粥服食。 【用法】空
芡實老鴨粥
芡實老鴨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老鴨1只,芡實、粳米各50-100克。 【製作】將白鴨宰殺去毛及內臟,加水煮,熟後加少許鹽及蔥、姜等調料。、將煮鴨的湯對水適量,
薔薇花粥
薔薇花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薔薇花4朵,粳米50克,綠豆50克,白糖10克。 【製作】綠豆水浸6小時,粳米入鍋,加水煮沸,加白糖、薔薇花稍煮即成。 【用法】空腹
芹菜粥
芹菜粥 【來源】《本草綱目》 【原料】新鮮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 【製作】將芹菜洗淨切碎,與洗淨的粳米同入砂鍋內,加水600克左右,同煮為萊粥。 【用法】每天早
芹菜粥(一)
芹菜粥(一) 【來源】民間方 【原料】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將芹菜連根洗淨,切成2厘米長的段,放入鋁鍋內,把粳米淘洗乾淨,放鍋內,
青春期白髮藥粥三則
青春期白髮藥粥三則 醫學研究表明,毛髮的色澤與毛髮中黑色素多少有關。黑色素是一種高分子蛋白質,當毛髮毛髮根部的毛乳頭功能發生障礙時,便會影響黑色素的產生,從
青篙綠豆粥
青篙綠豆粥 【來源】《食療百味》 【原料】青篙5克,西瓜翠衣60克,鮮荷葉10克,綠豆30克,赤獲苓12克。 【製作】將青篙(或用鮮品絞汁),西瓜翠衣,赤獲苓共煎取汁去
清熱祛濕粥
清熱祛濕粥 【來源】《食療百味》 【原料】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
清營粥
清營粥 【來源】《食療百味》 【原料】生地15-30克,竹葉捲心6克,銀花10克,犀角3克,(用水牛角6-10克代),粳米100克。 【製作】將生地、竹葉捲心、銀花、水牛角洗淨
秋食藥粥可解燥
秋食藥粥可解燥 入秋以後,氣候逐漸轉涼,空氣乾燥,祖國醫學把這種氣候特點稱為「燥」。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而且最易傷肺。因此秋燥時須防傷肺,其中食粥為一
秋燥養陰粥方
秋燥養陰粥方 秋日天高氣爽,氣候乾燥,人們易出現燥傷肺陰的症狀,表現為口鼻咽干,皮膚乾燥,眼目乾澀,口渴多飲,乾咳少痰,痰黃粘稠,胸中隱痛,小便短黃,大便秘
全蠍大蒜粥
全蠍大蒜粥 【來源】民間方 【原料】全蠍1條(焙乾為末),大蒜10克,大米30克,白糖適量。 【製作】將大蒜去皮搗爛,大米煮粥,粥將熟時,兌入大蒜汁、全蠍細末及白糖
人參百合粥
人參百合粥 【來源】《食療百味》 【原料】人參3克,百合15克,粳米30克。 【製作】先煎人參與百合,後下粳米同煮為粥。 【用法】連服3天,每日l-2次。 【療效】補氣
人參扁豆粥
人參扁豆粥 【來源】《食鑒本草》 【原料】白扁豆5-10克,人參2-5克,粳米50克。 【製作】先煮扁豆,將熟時入米同煮成粥,同時單煎人參取汁,粥熟時將人參汁兌入,調
人參蓮子粥
人參蓮子粥 【來源】經驗良方 【原料】人參10克,蓮子10枚(去心),冰糖30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人參、蓮子同粳米同煮為粥,待熟,入冰糖溶化,攪勻即成。 【用法
人參粥(二)
人參粥(二) 【來源】《食鑒本草》 【原料】人參粉3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粳米淘淨後,與人參粉(或片)一同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然後將鍋置武火上燒開
粥的做法大全,養生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

粥譜大全(www.shahaizi.com)提供:粥的做法大全提供:春季粥譜,養生粥譜,兒童粥譜,寶寶粥譜,春季養生粥譜,孕婦粥譜,冬季養生粥譜,嬰兒粥譜,養胃粥譜,各種粥的做法,粥的種類,鹹粥的做法大全,養胃粥的做法大全,早餐粥的做法大全,寶寶粥的做法大全,菜粥的做法大全等內容。

喝粥對人體的好處:1、容易消化;2、增強食慾,補充體力;3、防止便秘;4、預防感冒;5、防止喉嚨乾澀;6、調養腸胃;7、延年益壽。

中醫認為,小米和大米味甘性平,都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的作用。二者用來熬粥後,很大一部分營養進入湯中,其中尤以粥油中最為豐富,是米湯的精華,滋補力之強,絲毫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

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中醫裡叫做米油,俗稱粥油。通常所說的粥油是由小米或大米熬粥後所得的。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