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短文大全 - 什麼是真正的大學生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

什麼是真正的大學生

什麼是真正的大學生

 

黃懷寧

大學二字最早出現在《禮記》裡:“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到朱熹時代他把這兩篇抽出單列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並將《大學》列為四書之首,撰《四書章句集注》,此後元明清六百多年,“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經典教科書。朱熹說:“民之俊秀,皆入大學。” 何謂“大學”?他解釋為“大人之學”。所以今天的大學校園只是形式,大人之學才是真正的內容,這個解釋也許是萬世通行的。

 

  《大學》一書在“四書五經”中字數最少,只有1750餘字,分為“經”“傳”兩部,“經”分明德、親民、至善三綱;“傳”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簡稱作“三綱八目” ,它作為官方欽定的必考內容被學習了六百多年必有他的道理,今天,每年有幾百萬的人沒有學習它也成了大學生,那麼是否有什麼新的標準呢?這可是見仁見致的事了。

 

  感謝李開復先生讓我有機會與更多大學生交流,也促使我更深入地思索什麼是真正的大學生,下面四點可以參考。

第一、大專:

“術業有專攻”,所有的大學無不以此為根本,當然所有的學生也就必須以此為根本,沒有專業不成大學,沒有專業也就不成為大學生。大學生要在‘專’字上用功是毫無疑問的,但更要在“大”上用功,也就是說懂得一點專業還不行,還必須在你的專業裡要“精”要“深”,正所謂學而不精等於不學,可以這麼說不精通等於沒有專業,沒有專業也就不是大學生。

 

我們的教材“專”也許有了,但不一定“大”,不管編的教材是否具備大和專的要求,自己都要深入系統地鑽研,有人考研考博,那是向大大“專”邁進,沒必要每個人都走這條路,但不考不等於不學,,因為你的標籤低人一等,你更要學,十來本的專業教材是遠遠不夠的,你走到哪裡都要讓人知道是貨真價實的“大專”,你才有希望。而許多人即使在專業裡也顯得太有限,甚至有人到40歲還沒有入門,這樣的人能稱作大學生麼,能稱作民之俊秀者麼?

 

除了系統的專業知識,你還必須“博”,只有這種“⊥”型 的知識結構才能讓你的“博大精深”有所成就,讓你立於不倒不地,讓你不陷入死胡同,也讓你的專業有更大程度的發揮,因為大家知道任何事件都不是僅靠專業知識就能解決的。

 

大學四年不過四十本書,如果你學了八十本書、一百二十本書……“先專後大”,就是清華、北大你都不用怕他,我哪怕是“最賤的三本”,我都無愧於大學生。

 

第二、大德:

專業只解決了你做事的問題,品質才能解決你做人的問題,不解決做人的問題,你可能很難有做事的機會或者做不長。

 

所動物都有一套基本的行為法則:趨利避害。但人是社會化的個體,他的行為準則要複雜得多。個體的價值觀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與發展,並不斷受到碰撞、檢驗和修正,在社會、審美、經濟、政治、宗教、理論等各方面都形成了一些表現不同卻非常堅固的東西,揉合情感並表現在行為上,這就是品質。品質是從個性心理特徵中磨練出來的更為堅固的心理特徵,他是一個人的質地,氣質是先天性的質地,品質是後天性的質地。透視一下人的品質不外乎五類:

 

真假一類的:正直、誠實、忠貞、奸詐、虛偽

善惡一類的:善良、溫馴、仁慈、溺愛、凶狠、殘暴

美醜一類的:美麗、和諧、精練、整潔、散亂、粗糙

時間擴展一類的:耐心、毅力、衝動、拖拉、懶散

空間擴展一類的:冒險、開朗、博愛、狹隘、自私

 

每一類裡都有優良的部分也有惡劣的部分,它們的不同組合就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品質,不同的性格,它決定著什麼樣的情感能接受、什麼樣的事能從自己身上通過,決定著你是卑瑣還是偉大人格。外界也是根據品質來評價來造就你的,不是同樣粗細的木料都能作頂樑柱,有的只能作鋸為椽木,有的只能劈作柴火,有的爛在地上也沒人可惜,一切都是因為材質。我在《一生的保證》裡提到成功只有兩條途徑,一是興趣,一是被某組織賦予責任,那麼組織憑什麼委你重任?就是因為你的品質讓人相信你能承載組織的重托,通過組織為社會服務,你的力量千萬倍地放大。自己創立組織也好,被組織委以重任也好,如果你不具備如之相配的品質,成功只不過是一輩子的夢囈。

 

但,沒有經過磨礪的品質你別想擁有! 磨煉品質完全是個人的事,不是大學教材的事。任何一個人都可以養成惡魔,也可以培養成大德之人。何謂大德之人?當然是有理想大心胸大格局的人,一個大學生何當此任?那就是向自己的負性品質開戰的人!你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情感昇華到高尚的聖賢的境界,立地成佛普度眾生,那多少都是笑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哪有你的資格?實際上多少人都在想著改變社會,有幾人在想著改變自己啊!

 

所謂磨礪品質就是痛苦體驗,向虛偽向懦弱向懶散向拖拉向狹隘向自私開戰!就是像夯實地基一樣,它把我們身體內的鬆散輕浮、虛無漂渺、氣泡之類的東西全部驅除,把我們鍛成堅不可摧的鑄鐵,如此才能承擔一切不幸和壓力,如此你才會有真正的大的心胸大的格局,你就是大學生。

 

第三、大識:

就是你的見識與眾不同,這不是偶而的,而是一種思維模式。大識首先就是大思,何謂大思?學生們應該知道思維的成長知識,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對此作出巨大貢獻。思維的發展分五個階段也分五種形式,即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形象邏輯思維→抽像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嬰幼兒主要是動作思維,是語言前的思維萌芽,他不會說我要鋼筆、我要奶瓶,他直接去抓;形象思維是兒童早期的主要思維形式,特徵是語言符號與實物形象聯在一起;形象邏輯思維是形象之間的邏輯關係,如一個蘋果加兩個蘋果等於三個蘋果;抽像邏輯思維是脫離形象的邏輯關係,如純符號運算,一般11歲具有完全的抽像邏輯思維;辯證邏輯思維是思維的最高水平,即先前的邏輯關係都有可能不正確,無所謂對無所謂錯,牛頓定律會是錯的,殺人會是英雄,關健是你從哪個角度哪個條件去看。

 

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些人終生不能形成辯證邏輯思維,終生不能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一個大學生是經過層層挑選出來的人了,毫無疑問是能形成辯證邏輯思維的,關鍵是你願不願以辯證思維指導自己的行動,願不願意訓練自己的辯證思維。有些人一味看到自己的缺點,找不到自己的優點;有些人一味地挑剔別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有些人一味地看到挫折和困難,卻不能從中尋找利益和機會等等。心理學家羅傑斯據此給出了著名的成長的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自我的和諧與真實,即一個想、說、做不一致的人他不可能有大的成長;一是移情理解他人,即不能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人不可能有大的成長;三是積極關注,即總是關注消極面的人不可能成長。

 

大識其次表現在信念上,是堅定的價值觀,即在無所謂對錯的情況下你堅持什麼?這是讓所有人頭痛一生的事,堅定的信仰真的只有少數人才能達到的境界,一個大學生就是要向那些成功人士那些偉人學習他們的價值選擇!

 

第四,大為:

所謂大為就是指能自已主導自己的行為,不再像在中學那樣對父母對老師俯首貼耳,不再是為了分數為了那根獨木橋而戰,為了教材而戰,而是用行動來表達一切。你的生活不再是純程序化的,在大部分情況下你可以自由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作自己的主人,也就是說你現在就可以向著個人實現的人生總目標奮進,而不是通常所說的業在學後成。

 

許多人學了,但沒有成,前三大也還過得去,究其原因就是他們沒有在行為模式上鍛練自己,他們沒有形成行動的習慣,沒有形成言出必行的行為模式,沒有形成敢作敢為的行為模式,他們跟進大學門前沒什麼兩樣,甚至還喪失了幾多單純,他們在行為模式上完全是外界驅動型的,甚至比之從前更加依賴更加膽怯更加畏縮了。要作為,大學期間就可以有作為的,而且從許多行為上就可以顯示一個人今後的作為,有個大學生騎自行車去拉薩,有個大學生騎自行車周遊世界,有個大學生幾乎一年沒出圖書館研讀《資本論》,凡此種種都是大為之表現 。

 

一個真正的大學生就是開始用行動描繪自己人生的人,就是敢於用行動描繪自己人生的人。要××就在行動上××,這是天字第一號的成功公式,要熱情就在行動上熱情,要發洩就在行動上發洩,要愛就在行動上愛,要割裂舊生活就在行動上割裂,要致富就在行動上致富……很多人將激勵的話語、生津的格言抄了幾大本,然而他一條也沒去做,想而不做、知而不行是成功幻想者的通病,即使給這些人300年的壽命也難以躋身一流人物中去。所以荀子曰: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之器也;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之寶也。只要能行之,不管你能不能說都是大為之人,像毛澤東這樣能文能武的國寶當然少之又少,能成為國器也不錯啊!

 

渴望成功的人總在行動,一次次小行動帶來大行動,一次次小成功帶來大成功,一次次艱難的成功最終帶來了容易的成功,他們造就了成功人生—-大為實乃小為也。

 

何謂大學?四大之學也;何謂大學生,四大之訓練生也,四大皆空非民之俊秀者也!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sk_3.php?id=6048&s=3910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