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草藥大全 - 杜莖山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杜莖山,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杜莖山的功效,杜莖山的作用,杜莖山的副作用

杜莖山
(《本草圖經》)

【異名】土恆山(《綱目》),踏天橋、水麻葉(《湖南藥物誌》),山茄子(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紫金牛科植物杜莖山的根、葉。

【植物形態】杜莖山
常綠灌木,高1~3米,少分枝,有時攀援狀,全部禿淨。葉互生,近革質,長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5~15厘米,寬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全緣或基部全緣,中部以上有疏鋸齒;葉柄長0.5~1厘米。總狀花序腋生,長1~3厘米;花黃白色,生於短柄上;小苞片闊卵形至腎形;萼、花冠5裂,花冠管長3~4毫米,長約為萼片的3倍;雄蕊5;雌蕊1。漿果球形或卵形,花萼宿存。種子多數,黑色。花期春季。
多生於常綠闊葉林下。分佈長江中、下游至福建、廣東、廣西等地。

【採集】全年可采。

【化學成分】果實中含杜莖山醌。

【性味】《本草圖經》:"苦,寒。"

【功用主治】祛風,解疫毒,消腫脹。治感冒頭痛眩暈,寒熱躁渴,水腫,腰痛。

1《本草圖經》:"主溫瘴寒熱發歇不定,煩渴,頭疼,心躁。取其葉搗爛,以新酒浸,絞汁服之。吐出惡涎甚效。"

2《湖南藥物誌》:"祛風寒,消腫脹。治腰痛,感冒頭痛,眼目暈眩。"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選方】1治水腫:杜莖山、泡桐、通草,水煎去渣,加豆腐一塊服。(《湖南藥物誌》)

2治黃腫,腹水:杜莖山根、地茄子根、野黃麥菜、燈籠草各一兩。水煎服,以綠殼鴨蛋為引。(江西《草藥手冊》)

3治皮膚風毒:杜莖山根與白糖,煎服。(《廣西植物名錄》)

4止血,消腫痛:杜莖山莖葉,搗爛敷。(江西《草藥手冊》)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zcy_3.php?id=1046&s=1226283485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