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草藥大全 - 紫蘇葉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紫蘇葉,中草藥來源於網絡,使用前請遵醫囑

紫蘇葉的功效,紫蘇葉的作用,紫蘇葉的副作用

紫蘇葉
(《藥性論》)

【異名】蘇葉(《本草經集注》)。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葉。

【植物形態】1皺紫蘇,又名:赤蘇(《補缺肘後方》),紫蘇(《食療本草》),紅紫蘇。
一年生草本,具特異芳香。莖直立,高30~100厘米,紫色或綠紫色,圓角四稜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關節的長柔毛。葉對生;葉柄長2.5~7.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節毛;葉片皺,卵形或圓卵形,長4~12厘米,寬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長尖,基部圓形或廣楔形,邊緣有鋸齒,兩面紫色,或上面綠色,下面紫色;兩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細油點。總狀花序稍偏側,頂生及腋生;苞卵形,全緣;花萼鍾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管狀,先端2唇形,紫色,上唇2裂,裂片方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二側裂片近圓形,中裂片橫橢圓形;雄蕊4,2強,生於花冠管中部;子房4裂,花柱出自子房基部,柱頭2裂。小堅果褐色,卵形,含1種子。花期6~7月。果期7~8月。
野生或栽培,分佈幾遍全國。

2尖紫蘇,又名:野生紫蘇。
形態與上種相似。全體被疏柔毛。葉長卵形,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延至葉柄,具粗圓齒,兩面均平坦,不皺,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紅色或淡紅色。小堅果褐色至淡黃色。

以上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莖(蘇頭)、莖(紫蘇梗)、宿萼(紫蘇苞)、果實(紫蘇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在9月上旬(白露前後)枝葉茂盛花序剛長出時采收,置通風處陰乾,然後將葉子採下。

【藥材】乾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多數皺縮捲曲,或已破碎,兩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綠色,下面棕紫色,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近圓形,有柄,質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莖四方形,有槽,外皮黃紫色,有時剝落,木質部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氣芳香,味微辛。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
主產於江蘇、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山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學成分】皺紫蘇全草含揮發油約0.5%,內含紫蘇醛約55%,左旋檸檬烯20~30%及α-蒎烯少量。還含精氨酸、枯酸、矢車菊素3-(6-對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又,葉的揮發油中含異白蘇烯酮等。尖紫蘇全草含揮發油,內含異戊基-3-夫喃甲酮、紫蘇醛、α-及β-蒎烯、d-檸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蘇醇、二氫紫蘇醇、丁香油酚。

【藥理作用】1解熱作用
用紫蘇葉煎劑及浸劑2克/公斤經口給予傷寒混合菌苗發熱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熱作用;用朝鮮產紫蘇的浸出液,給予因溫刺而發熱的家兔,亦有較弱的解熱作用。

2抗菌作用
紫蘇葉在試管內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長。

3對血糖的影響
紫蘇油0.35毫升/公斤給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蘇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蘇醛作成肟後,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較紫蘇油更強,將此肟溶於橄欖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較緩慢。

【性味】辛,溫。

1《別錄》:"味辛,溫。"

2《千金·食治》:"味辛,微溫,無毒。"

3《本草衍義》:"味微辛甘。"

【歸經】入肺、脾經。

1《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經。"

2《本草經疏》:"入手少陰、太陰,足陽明經。"

3《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功用主治】發表,散寒,理氣,和營。治感冒風寒,惡寒發熱,咳嗽,氣喘,胸腹脹滿,胎動不安。並能解魚蟹毒。

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本品能發散表寒,開宣肺氣,可與生薑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多配伍香附、陳皮等,如蘇散。用於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又用於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薑,白芷煎服。

1《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2孟詵:"除寒熱,治冷氣。"

3《日華子本草》:"補中益氣。治心腹脹滿,止霍亂轉筋,開胃下食,並(治)一切冷氣,止腳氣。"

4《本草圖經》:"通心經,益脾胃。"

5《履巉巖本草》:"止金瘡出血;療痔疾,煎湯洗之。"

6《滇南本草》:"發汗,解傷風頭痛,消痰,定吼喘。"

7《綱目》:"行氣寬中,消痰利肺,和血,溫中,止痛,定喘,安胎。"

8《本草逢原》:"能散血脈之邪。"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宜忌】溫病及氣弱者忌服。

1《本草經疏》:"病屬陰虛,因發寒熱或惡寒及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火升作嘔者亦不宜。"

2《本草通玄》:"久服洩人真氣。"

【選方】1治傷風發熱:蘇葉、防風、川芎各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六分。加生薑二片煎服。(《不知醫必要》蘇葉湯)

2治卒得寒冷上氣:干蘇葉三兩,陳橘皮四兩,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為再服。(《補缺肘後方》)

3治咳逆短氣:紫蘇莖葉(銼)一兩,人參半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再。(《聖濟總錄》紫蘇湯)

4治傷寒宛不止:赤蘇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飲。(《補缺肘後方》)

5治胎氣不和,湊上心腹,脹滿疼痛,謂之子懸:大腹皮、川芎、白芍葯、陳皮(去白)、紫蘇葉、當歸(去蘆,酒浸)各一兩,人參、甘草(炙)各半兩。上細切,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生薑五片,蔥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溫服。(《濟生方》紫蘇飲)

6治乳癰腫痛:紫蘇煎湯頻服,並搗封之。(《海上仙方》)

7治金瘡出血:嫩紫蘇葉、桑葉,同搗貼之。(《永類鈐方》)

8治跌扑傷損:紫蘇搗敷之,瘡口自合。(《談野翁試驗方》)

9治蛇虺傷人:紫蘇葉搗汁飲之。(《千金方》)

十治食蟹中毒:紫蘇煮汁飲之。(《金匱要略》)

⑾治寒瀉紫蘇葉15克,水煎加紅糖6克沖服。

⑿解食魚、鱉中毒:紫蘇葉60克,煎濃汁當茶飲,或加薑汁十滴調服。

⒀子宮下垂:紫蘇葉60克,煎湯熏洗。

【臨床應用】1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干蘇葉與少量乾薑(10:1),製成25%蘇葉藥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為一療程。兩療程間隔3天。觀察552例,經四個療程後近期控制62例(11.2%,顯效150例(27.2%),好轉213例(38.6%,無效127例(23%)。對單純型(434例)和喘息型療效相似。對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療效。用藥後多數患者反映食慾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較前安靜,心跳減輕,個別病例出現利尿作用,浮腫消退。僅個別患者出現口乾、唾液減少等副反應,一般均較輕微,為時短暫,不須處理,可自行消失。

2治療尋常疣
將疣周圍皮膚消毒(疣體突出者可貼皮剪去),取洗淨之鮮紫蘇葉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鐘,敷料包紮,每日1次。治療20例,連續摩擦2~6次皆愈。

【名家論述】1《綱目》:"紫蘇,近世要藥也。其味辛,入氣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則行氣安胎;同藿香、烏藥,則溫中止痛;同香附、麻黃,則發汗解肌;同芎窮、當歸,則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樸,則散濕解暑,治霍亂腳氣;同桔梗、枳殼,則利膈寬腸;同杏仁、萊菔子,則消痰定喘。"

2《本草匯言》:"紫蘇,散寒氣,清肺氣,寬中氣,安胎氣,下結氣,花痰氣,乃治氣之神藥也。一物有三用焉:如傷風傷寒,頭疼骨痛,惡寒發熱,肢節不利,或腳氣疝氣,邪郁在表者,蘇葉可以散邪而解表;氣鬱結而中滿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氣上逼,腹脅脹痛者,蘇梗可以順氣而寬中;設或上氣喘逆,蘇子可以定喘而下氣。痰火奔迫,蘇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當詳之。"

3《藥品化義》:"紫蘇葉,為發生之物。辛溫能散,氣薄能通,味薄發洩,專解肌發表,療傷風傷寒,及瘧疾初起,外感霍亂,濕熱腳氣,凡屬表症,放邪氣出路之要藥也。丹溪治春分後濕熱病,頭痛身熱,脊強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風,發汗解肌,其病如掃。取其辛香,以治抑鬱之氣,停滯胸膈,入分心氣飲,開心胸鬱熱神妙。如寒滯腹痛,火滯痢疾,濕滯洩瀉,少佐二、三分,從內略為疏表解肌最為妥當。參蘇飲治虛人感冒風寒,方中一補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義,減去人參,或服之不應,或邪未散而正氣先虛。"

4《本草乘雅半偈》:"(紫蘇)致新推陳之宣劑,輕劑也。故主氣下者,可使之宣發,氣上者,可使之宣攝。葉則偏於宣散,莖則偏於宣通,子則兼而有之,而性稍緩。"

5《長沙藥解》:"蘇葉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衝逆,擴胸腹而消脹滿,故能治胸中瘀結之證而通經達脈,發散風寒,雙解中外之藥也。"

6《本草正義》:"紫蘇,芳香氣烈。外開皮毛,洩肺氣而通腠理;上則通鼻塞,清頭目,為風寒外感靈藥;中則開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飲,解鬱結而利氣滯。今人恆以莖、葉、子三者分主個症。蓋此物產地不同,形狀亦別,多葉者其莖亦細,而莖桿大者,則葉又少,故分析辨治,尤為精切。葉本輕揚,則風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閉,宣通肌表,洩風化邪,最為敏捷。莖則質堅,雖亦中空,而近根處偉大豐厚,巨者徑寸,則開洩裡氣用之,解結止痛,降逆定喘,開胃醒脾,固與開洩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則滑利直下,降氣消痰,止嗽潤肺,又是別有意味。此今人選藥之密,已與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謂非藥物學之進境者。"

【說明】紫蘇有兩種,其中一種葉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種鮮紫蘇葉和嫩姜搗爛加鹽拌白切豬肉,白切鴨肉食用;或用鮮紫蘇葉加大蒜頭,食鹽搗爛為涼拌菜食用。有行氣健胃,幫助消化,發汗祛寒之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zcy_3.php?id=5961&s=1186123728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