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摩洛哥的一些城市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面:一匹披紅掛綠的壯馬或者裝飾一新的馬車,上面坐著一位身穿白色長袍的男孩,緊靠他坐著的則是他的家長;在馬或者馬車的周圍,還有一支吹吹打打的樂隊和一批邊歌邊舞的成年人簇擁著。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在大馬路上招搖過市,著實威風熱鬧。初到該國的人也許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經過打聽,才知原來這位男孩剛剛動了割包皮的手術,現在家長們正在為他慶祝。
男孩子割包皮是伊斯蘭教的教規,只要是男性穆斯林,都必須在兒童時(一般5~10歲之間)就把包皮割掉。即使是成年的外國人後來才加入伊斯蘭教的,也必須補行這一教規。
為什麼要割包皮?可蘭經上並無明說,但自有其理由。從醫學角度考慮,這樣做有利於陰莖的清潔,對預防陰莖癌和配偶的子宮頸疾患很有意義。據參加過摩洛哥醫療隊的泌尿科和婦產科醫生反映,儘管他們接觸的病人絕大部分都是窮困的,其衛生條件很差,但陰莖癌和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卻很低,這可能與他們幼年割包皮的習慣有關。
但遺憾是,當地民間為孩子割包皮,似乎又太草率、太簡單了。為孩子動手術的,一般都由護士,甚至理髮師擔當,他們並未受過正規手術的訓練,操作十分粗糙。手術時,常由一位成年人捉住孩子的兩腿,強把兩下肢分開固定,然後由手術者用剪刀一刀剪下了事,既不消毒,又不止血、縫合。因此,出血不止,甚至因出血性休克而死亡的有之;術後感染、化膿的也屢見不鮮;術後因傷口粘連,引起尿道口閉塞而不能排尿的也常有發生。如果在手術時能按醫學原則操作,則上述併發症均可避免。
穆斯林孩子割包皮,有單獨進行的,也有集體進行的。筆者曾受邀請參加過集體割包皮的儀式:數十名年齡不等、衣著漂亮的男孩子,由家長領著,來到一間大堂室,裡面一支龐大的樂隊又吹又打,顯得格外熱鬧。孩子由成年人像老鷹捉小雞那樣,一個個被捉住輪流手術。雖然孩子哭叫聲響成一片,但終究還是樂隊的演奏音響更高。每次集體割包皮活動,都有諸如省長或市長這種大人物親臨督陣。手術之後,還給術後的孩子們每人發一份吃的或用的禮物。至此,集體割包皮活動宣告結束,做了手術的孩子由家長抱著,興高條烈地回家。數天之後,各家又會舉行各自的慶祝活動,像本文開頭描述的那種場面就是其中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