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腰椎穿刺誤為「抽骨髓」

日常生活健康小常識,健康生活小常識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莫把腰椎穿刺誤為「抽骨髓」

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神經科副主任醫師閻振文博士

采寫:記者邱瑞賢通訊員朱素穎

腦內發生感染就要做腰椎穿刺取腦脊液進行化驗以明確病因,這是現代醫學的常規檢查手段,也是腦掃瞄等現代高科技技術所不能取代的。然而在南方民間,很多老人家都把腰椎穿刺誤認為「抽骨髓」而堅決反對,這樣做有誤區,只會貽誤病情。

腦內感染母親堅決反對檢查

來自農村的小李今年不到30歲,平時身體健康。然而這幾天他卻不明原因地突然發高燒,劇烈頭痛,嘔吐,有時甚至還在睡夢中痛醒。在當地診所輸液並服用止痛藥,根本沒有效果,病情反而越來越重,出現全身無力。我根據其病情和檢查,初步判斷是腦內感染,於是準備給他做腰椎穿刺,取腦脊液進行化驗以進一步明確病變原因。沒想到,李媽媽此時卻堅決不同意,「要給我的兒子抽骨髓?那他以後的身體不就垮了1

在嶺南地區居民的傳統觀念裡,骨髓是人的生命的根本所在,「體內精華、不可耗損」,因此,「骨髓」是萬萬抽不得的。其實取腦脊液不是「抽骨髓」,也不會留下後遺症,而對於李先生病情卻絕對必須。

對於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腦部感染,通過取腦脊液進行分析檢查,對於判斷何種病原體感染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檢查方法,這是腦掃瞄等現代高科技技術所不能取代的。而且,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取腦脊液根本不是「抽骨髓」,腰椎穿刺也完全取不到什麼「骨髓」,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腦脊液會越抽越少?

腦脊液是人腦室系統中的側腦室脈絡叢分泌產生的一種無色透明的液體,在腦室系統以及蛛網膜下腔中循環流動,並被腦室內的蛛網膜顆粒吸收後進入腦靜脈系統,從而維持一個動態平衡。

腦脊液對大腦和脊髓起到緩衝壓力和有限的營養作用,就像液體海綿一樣保護中樞神經系統緩衝外界的衝擊力。常規的取腦脊液的腰椎穿刺部位,成人一般定在腰椎第3、第4椎間隙,該處進針不會損傷脊髓。每次抽取腦脊液的量一般約為4~6ml左右,取完後約20分鐘腦室又會產生相同的量,根本不存在腦脊液被抽出後,腦脊液總量會出現減少的可能性。

腦脊液檢查不可替代?

很多患者一聽到抽骨髓,都要求用其他檢查手段代替,實際上腦脊液臨床檢驗是某些疾病確診的決定性手段,不可替代。如有些蛛網膜下腔出血在影像上可以毫無顯示,而臨床表現和腦脊液檢驗可以確診是蛛網膜下腔出血。在腦內發生感染時,不同的病原體導致的腦內感染,腦脊液成分變化也各有特點,通過分析,可以判斷究竟誰是導致腦內感染的「罪魁禍首」。這些即便是高分辨率的腦部掃瞄如核磁共振也不能夠做到的。

直到現在,腦脊液檢查仍是一項最基本的實驗室技術。除了對於明確腦內感染有意義外,它在腦膜癌等腫瘤、老年性癡呆、脫髓鞘疾並腦寄生蟲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臨床上,通過抽取腦脊液途徑,還可以對一些疾病進行藥物鞘內注射治療,例如重度的結核性腦膜炎,除常規的抗結核治療外,通常同時通過腦脊液途徑進行抗結核藥的鞘內注射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也可以進行腦脊液置換術。

腦脊液檢查會留下後遺症?

可以肯定地說,作為診斷性腰椎穿刺取腦脊液檢查,按照醫學常規操作,是不會留下後遺症的。腰椎穿刺的術後併發症主要是低顱壓性頭痛,表現為坐起後有明顯頭痛,而平臥後頭痛減輕或消失,這主要是由於部分患者手術後,仍有部分腦脊液從穿刺針口中外漏,造成顱內壓力降低,牽拉神經,導致頭痛,所以在做完腰椎穿刺術後,一般都囑托患者臥床4到6小時,並鼓勵多飲水,以預防低顱壓性頭痛的發生,此外即便發生了低顱壓性頭痛,一般持續4到6天後常可自愈。

腦脊液檢查是個損傷不大、耗時短的手術,順利的話,不到20分鐘就可以結束。像李先生這樣,腦脊液被送到檢驗科後一小時,檢驗科的口頭報告便出來了,腦脊液墨汁染色在顯微鏡下發現大量的隱球菌,可以明確診斷為新型隱球菌性腦膜炎。這樣對症下藥才能有效治療他的病情。

健康小常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