齒葉泥花草的功效,齒葉泥花草的作用及食用方法

中草藥大全,中草藥名稱大全,中藥名稱大全

請輸入查詢關鍵詞:

齒葉泥花草的功效,齒葉泥花草的作用,齒葉泥花草的副作用

齒葉泥花草
(《廣西中草藥》)

【異名】鋸齒草、五月蓮。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齒葉泥花草的全草。

【植物形態】齒葉泥花草
一年生披散草本,高10~20厘米。莖分枝,下部常伏地,有細條紋。葉對生,矩圓形至矩圓狀橢圓形,長1.5~3.5厘米,寬0.5~1厘米,先端鈍或短尖,邊緣有密而銳利的鋸齒,兩面綠色無毛;無柄。總狀花序頂生,長3~6厘米:花對生,具短柄,有苞片;萼片5,綠色;花冠紫紅色或白色。蒴果小,線狀圓柱形,長約1厘米。花期夏秋。
生於水溝邊、稻田、路旁陰濕處。分佈廣西、廣東等地。

【採集】夏、秋采收。

【性味】味淡,性平。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逐瘀破血,消腫止痛。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瘡癤腫毒,產後腹痛。

【選方】1治毒蛇咬傷,跌打腫痛:鮮齒葉泥花草三至四兩。搗爛絞汁沖酒服,渣敷傷處。

2治瘡癤腫毒:鮮齒葉泥花草適量。加食鹽少許,搗爛敷患處。

3治產後腹痛:鮮齒葉泥花草一至二兩,同雞肉二兩煎湯服。
中草藥大全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
每日黃歷
黃歷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