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的《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莫扎特的《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文學藝術

莫扎特的《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在藝術上有什麼特點?

人們喜歡用「音樂世界裡永遠的陽光」來形容莫扎特的作品,然而在不少聽眾聽來,作曲家最動人的恰恰是一些缺乏陽光氣質的旋律。正如《g小調第25交響曲》便是很鮮明的例子,它被公認為是莫扎特青年時期最傑出的作品之一。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部作品作於1773年,這時候德國的文學和音樂界正發生一種變革,史稱「狂飆突進運動」,文藝形式從古典主義向浪漫主義轉變。這次運動是由一批市民階級出身的青年德國作家發起的,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他們受到啟蒙時代影響,推崇天才,創造性的力量,並把其作為其美學觀點的核心。

莫扎特這時的創作多少也受到這股思潮的影響。「狂飆突進」這個名稱,象徵著一種力量,含有摧枯拉朽之意。第25交響曲一開始的四個小節中,動盪不安的切分音便顯現出這部作品帶有了獨特而鮮明的「狂飆」特徵。

《g小調第二十五交響曲》,作於1773年,當時莫扎特17歲。

在莫扎特全部編號的41部交響曲中,大調的有39部,小調的只有兩部。這與巴洛克和古典主義時期,大調作品的數量遠遠超過小調的事實吻合,因為小調當時被認為比大調不諧和,較少用。直到浪漫主義時期,大小調作品的數量才趨於平衡。

除了「第二十五」,莫扎特另一部小調的交響曲是《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由於這兩部都是g小調,「第二十五」有時又被稱為「小g小調交響曲」。

「第二十五」的樂隊編制相對較小,只包括兩支雙簧管,兩支大管,四支圓號,加絃樂。這應該體現了莫扎特比較早期交響曲樂隊編制的特點。

「第二十五」第一樂章開門見山,沒有引子直接開始第一主題。其動盪不安的切分節奏和粗獷的旋律,表現出某種躁動的情緒,因此後人常把這部交響曲和當時歐洲文藝界興起的「狂飆運動」(Sturm und Drang,又譯作「狂飆突進運動」)聯繫起來。

這種運動注重表達人類內心感情的衝突與奮進精神,代表人物包括德國著名文學家歌德,席勒。然而莫扎特當時只有17歲,也沒發現他與這種運動有聯繫的記載。所以我猜想,雖然不排除莫扎特受到了一些間接的影響,但他內心與這種運動的情緒有某種契合可能是更合理的解釋。

聆聽全曲,第一樂章是g小調;第二,三樂章雖然以大調為主,但其中仍有小調的段落;第四樂章又回到g小調。整部作品的基調是躁動而壓抑,給人感覺是悲劇性的。這在莫扎特的器樂作品中是不多見的。

「第二十五」第一樂章的開始部分曾被美國電影《莫扎特傳》(Amadeus,1984)用作開片不久的配樂,較好地配合了悲劇性的場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部小調交響曲陰鬱表面下所蘊藏的激情本質。比較難以想像的是,在作曲家17歲的青春年紀時,就能孕育出如此這般和自己年齡、經歷都不相符合的、擁有獨特氣質的旋律,或許這只有上帝或者作曲家自己才能解釋。後世學者往往只能以「靈光一現」來解釋這部作品的誕生

雖然海頓在「狂飆突進」時期寫下了許多部交響曲,但也許沒有任何一部的知名度超過了莫扎特的第25交響曲,也就是常被人以「小G小調交響曲」提及的交響曲。G小調是莫扎特在表達哀傷與悲劇性時最愛選擇的調性,不論是第25交響曲還是第40交響曲均是如此。

1772年,海頓創作的第39交響曲「海上風暴」也同樣採用了G小調這一在交響曲中並不尋常的調性,這可能是促使莫扎特寫下第25交響曲的重要原因。電影《莫扎特傳》開頭的那個場景(晚年的安東尼奧·薩利埃裡試圖自殺)正是使用了這段音樂作為背景,藉以預示整部電影的悲劇性。

這部交響曲有一個不同尋常的開頭,起伏巨大的旋律線配以激烈的切分音為這部作品營造出典型的「狂飆突進」式的音樂氛圍。

雖然作品依然是典型的古典主義交響曲格式,但與莫扎特早期的那些宮廷味道濃郁的交響曲比起來,這部作品聽起來是如此的激烈、熱情、毫不妥協,顯然海頓所帶來的啟發讓莫扎特打開了想像的大門,年僅17歲的作曲家用自己剛剛成熟起來的藝術創造力投身到了「狂飆突進運動」的浪潮中,他開始嘗試著用感性的方式在音樂中表達自己的情感,而這正與「狂飆突進運動」所倡導的「非理性」相符合。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文學藝術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