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醍醐天皇——日本歷史上堅韌不拔的倒幕天皇
後醍醐天皇(正應元年11月2日(1288年11月26日)——延元4年/歷應2年8月16日(1339年9月19日)),日本第96代天皇,南北朝時期南朝初代天皇(在位:文保2年2月26日(1318年3月29日)——延元4年/歷應2年8月15日(1336年9月18日)),諱尊治。
自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日本天皇的權力逐漸落入外戚手中。1192年,源賴朝出任征夷大將軍,建立鐮倉幕府,天皇的權力被架空,實權掌握在鐮倉幕府手上,這種狀況一直到了1318年後醍醐天皇繼承皇位,幕府的統治出現了危機。後醍醐天皇即位前,他就親身感受到天皇無權,似同傀儡,幕府控制朝政這種君臣顛倒的現狀,所以他下定決心有朝一日登上皇位,要打倒幕府,奪回實權。
1318年,後醍醐天皇即位後,得到父親後宇多法皇的同意,廢除院政,後醍醐天皇得以親政,他選拔賢能,革新朝政,設立記錄所作為親政的主要機構。後醍醐天皇十分清楚,要實現皇權的統一,根本在於打倒幕府,此時幕府的權威和實力已十分衰落,正是打倒幕府的良好時機。
1324年(正中元年),經過一番策劃後,後醍醐天皇準備與幕府開戰,派日野資朝、日野俊基分赴各地,策動地方豪族起來討幕,後來事情敗露,後醍醐天皇派人趕赴鐮倉,向執權的北條高時力辯天皇並無倒幕之意,結果幕府以流放日野資朝等人了結此事,史稱「正中之變」,後醍醐天皇第一次倒幕計劃宣告失敗了。
1326年(正中三年),關於冊立皇太子問題,幕府與後醍醐天皇發生了分歧,幕府堅決主張以持明院系統的量仁親王為皇太子,使後醍醐天皇企圖立嫡子的希望破滅,後醍醐天皇對幕府無限怨恨,更堅定了推翻幕府的決心。1331年(元弘元年)4月,後醍醐天皇再次策劃了倒幕行動,但行動再次敗露,幕府逮捕了日野俊基等人,但此次未危及後醍醐天皇。1331年(元弘元年)8月,天皇突然帶著象徵著皇位的三種神器,離開皇宮,奔向南部,並以笠置山為據點,號召各地勤王勢力,與幕府對峙。 幕府獲悉天皇舉兵,派大軍圍攻笠置城,笠置城不久陷落,天皇倉惶逃亡至河內國(今天阪府)的赤阪城,但途中被幕府軍俘虜。次年三月,幕府流放後醍醐天皇到隱歧島。至此,後醍醐天皇的第二次討幕計劃宣告失敗。
後醍醐天皇雖身陷囹圄,但倒幕志士仍然對其寄予希望,盼他東山再起。1333年3月,後醍醐天皇得到地方大名相助,逃離了隱歧島,再次向全國發表討幕詔書,幕府對政局的控制力日趨下降,也幾乎全部喪失了對家臣的控制,所以當後醍醐討幕詔書一發表,各地的豪族和武士立即響應,倒幕勤王之士從四面八方興起,給幕府以沉重打擊。最重要的是,幕府家臣足利高氏(後醍醐天皇賜名尊氏)和新田義貞相繼背叛幕府,給幕府以致命的打擊。5月7日,足利尊氏大破京都,5月22日,新田義貞攻陷鐮倉,至此,存在一百四十多年的鐮倉幕府滅亡了, 後醍醐天皇依靠武士、寺院和百姓的力量,終於實現了他多年的夢想。
1333年6月初,後醍醐天皇重新入主京都,廢除當時的光嚴天皇,倣傚中國東漢光武帝滅王莽新王朝後,所用過的年號「建武」,把自己實行的親政稱為「建武新政」,史稱「建武中興」。
後醍醐天皇實行的新政:
首先是整頓統治機構,在中央取消院政,不設關白、攝政,由自己裁決一切大事,下設「記錄所」,作為中央最高行政機構;設置「雜訴決斷所」,處理領主、武士、豪族的有關土地所有權的訴訟;建「武者所」、「窪所」作為武士機構,在地方企圖恢復平安時代推行的「知行國」制,給權門勢家以支配知行國的特權,補任了一批國司或守護。
其次是將沒收的幕府領地進行重新分配,後醍醐天皇回京都才三天,就恢復了伏見和花園兩太上皇等皇族的領地。7月,相繼確定了大寺社所領莊園的所有權,竭力保護、維護貴族和大寺社舊勢力的利益。而對於在推翻幕府政權中有戰功的武士,建武政權雖宣佈自1339年8月3日開始進行「恩賞」,但由於有功之將居功貪賞,無功之輩,暗通近臣寵姬,也領取一所二所莊園,致使「今六十六國內,已無賞給武士立錐之地」,激起武士們的不滿。
此外,後醍醐天皇為了個人的奢侈,無視民眾長期疲於戰亂,決定擴張宮殿,向各國大名和家臣徵收其所得年貢的二十分之一,充作建殿費用,而這些又都原封不動地轉嫁到農民的頭上。同時,還規定按每十町出一名勞役,徵集造宮抿工。「兵革之後,世局未穩,國費民苦」,激起了農民的不滿。就這樣,推行復古政策的建武政權很快失去了農民、武士集團的支持。
1335年7月,原鐮倉幕府執權北條高時之子北條時行率殘部攻陷鐮倉,史稱「中先代之亂「。8月初,足利尊氏率兵五百騎,離開京都,與其弟直義之軍會合,光復鐮倉。這時,平定北條時行叛亂後,足利尊氏應速返京都。但尊氏不但不返京都,且佔據鐮倉,自稱征夷大將軍。對此,後醍醐天皇極為憤怒,於11月19日宣旨任命尊良親王、新田義貞為正副征討將軍,討伐足利尊氏。足利尊氏則率領關東武士相抗。12月中旬,尊氏、直義大敗天皇軍,並於次年正月11日攻入京都,歷時還不到三年的」建武新政「宣告結束。後醍醐天皇在足利尊氏軍進入京都的前一天,潛逃比叡山,陸奧(今青森縣)、出羽(今秋天縣)的北町親房、北町顯家父子率軍與天皇會師。天皇軍幾經奮戰,屢敗尊氏軍,尊氏西走,後醍醐天皇重返京都。1336年5月,足利尊氏再圍京都,天皇不得已又退出京都。6月14日足利尊氏入京,擁持明院系統光嚴上皇的皇弟豐仁親王即位,是為光明天皇。足利尊氏擁立的光明天皇沒有象徵皇權的三種神器,缺乏作為正統天皇的必要依據。為此,10月間,尊氏請後醍醐天皇返回京都。因連年戰鬥,比叡山糧盡,外援又絕,軍隊厭戰,後醍醐天皇不得不接受足利尊氏之請,返回京都。後醍醐天皇一回到京都,便被軟禁在花山院內。11月,他被迫將神器交給光明天皇,被尊為太上天皇。
後醍醐天皇雖被軟禁京都,但與倒幕志士仍有秘密聯繫。12月21日夜,他打扮成女性貴族,乘車逃離京都,在吉野建立南朝,並宣佈在京都交給光明天皇的三神器為偽品,自此形成了日本歷史上的南北朝對峙局面。後醍醐天皇以」天子尊治「的名義鞏固南朝統治,並勵精圖治,希望盡早滅北朝,回京都實現皇權的統一。
然而,夢想並未實現,他卻突患重病,1339年8月16日駕崩,終年五十二歲。相傳他死時,一手握著《法華經》,一手撫劍,在遺詔中說:「應生生世世勿忘者,乃盡滅朝敵,四海泰平也。朕早逝之後……,縱領玉骨已埋南山,魂魄亦當常望北闕「,並說君臣違背此旨,則「君無繼體之君,臣也無忠烈之臣」。因此後醍醐天皇的陵墓也是與一般的朝南座北的傳統葬式不一樣,而是朝北座南埋葬,這是為了滿足他的遺願。
屢遭失敗也不死心的後醍醐天皇,雖被流放小島或遭受軟禁,但仍然堅持倒幕鬥爭,為實現皇權的統一而不懈努力,這是日本皇室史上獨一無二的剛毅不屈的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