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為何在明治維新時被允許濫殺無辜民眾?
在我們今天看來日本是一個文明的國家,也很少有關於種族等級矛盾的新聞,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內部的種族等級矛盾也是相當嚴重。
這一點不光是歷史學家同意,在很多日本的電視劇中都有著表現,比如幾年前的一部日本電視劇仁醫所描繪的一個明治維新之前的動亂年代。那個時代裡低等的百姓為稱為穢多,也就是賤民,他們在當時完全沒有人權,生命得不到任何的保障和尊重。一些暴虐的武士常常選擇用這些無辜的民眾來試刀,所謂的試刀也就是屠戮百姓,哪怕是一個好好走路的穢多也會慘遭被無情劈斷的命運,事後武士不會受到任何處罰。
而然這樣殘酷的事情竟然是日本的法律所允許的!這簡直是聳人聽聞,令人髮指!這一情況直到明治天皇學習西方的制度之後才進行了社會改革,廢除了這種殘忍的制度,從此那些飽受凌虐的穢多們才成為了平民,擺脫了賤民的身份,開始有了一點點體面地生活。
或許每個國家都有其內部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外邦人所不知道的,有人或說這都已經是明治維新之前的舊事了,屬於很多人的瘡疤,何必再提起呢。現在的文明社會不是已經沒有這樣的情況了嗎?但是事實卻是,這樣的等級歧視在今天的日本仍舊存在。
明治維新之後這些原來的賤民雖然不會像之前一些被人隨便虐殺,但是依舊在很多事情上都遭到了歧視,比如這些平民就沒有選舉的權利,甚至出行還有這限制,社會各級的政要還是沒有他們的份,他們還是游離在主流社會之外,得不到應有的權益。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次大戰結束,日本成為了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原本沒有選舉權的平民們才算是有了一部分應得的權利。這是千年以來這些被稱為賤民的人第一次取的了一點政治權利。但是今天,這些人被稱之為部落民,還是被區別對待的對象。這些部落民的數量巨大,一度達到了兩百萬之巨,社會直到今天依舊對他們有著歧視,可想而知,這兩百萬人是怎樣巨大的一股暗流。
他們儘管能夠自由的工作、出行但卻被視為血統卑劣,所以日本的父母都不會同意子女與部落民成婚,因為日本是一個尤為重視血統的國家,他們賤民現在擁有的其他一切權利已經可以容忍了,但是血統問題是一個底線,決不能輕易碰觸,他們堅守自己的底線絕不容被玷污。這一觀念已經成了日本人約定俗成的事情,這種觀念來源於日本的史料之中,史料記載賤民的血統始終是卑劣的,他們的孩子依舊會帶著這種深深地印記,無法洗去。
很多日本公司在招聘的時候也會區別對待,他們只要看到這些應聘者是來自於部落民聚居的地方就會不加考察便會放棄錄用。所以如今這種歧視依然充斥在日本的社會各界中,是普遍的現狀,甚至連政府中都存在著這樣的歧視,只要是出生在部落聚居地的人很難身居高位,哪怕是好不容易憑藉著才幹忍受住了旁人的侮辱,他也不會有被選為首相的機會,出身的問題甚至成了為被政敵屢次拿來嘲笑的話題。
這樣的情況在一個標榜民主的政府中絕對是自毀門面的事情,但是日本現如今就存在著如此現狀,而且因為其千年以來的傳統很難根除,這比美國的黑人與白人的矛盾持續時間還要長也更加的深入人心。
鑒於這種情況,很多部落民眾都奮起抗議,他們建立了各種聯合委員會向政府提出自己的意見,儘管訴求確實存在也很迫切但是仍然收效甚微。因為政府之中絕大多數人依舊是對他們有著歧視的,怎麼能奢求如此的政府會做出改革呢。
這樣的現狀直接導致了很多部落民的逆反,他們既然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便索性開始自我放逐,大量的部落民成為了黑社會的成員,因為黑社會的性質決定了其不會有過重的歧視。這就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得不到平等對待越是逆反,越是逆反越是得不到平等的對待。部落民成為了社會不穩定的因素更加落實了之前人們的種種誤解,他們要得到合理權益的想法更加遙遙無期。或許到了今天日本政府不能在迴避這種矛盾了,否則遲早會釀成社會的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