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刀講堂:日本刀的專門名詞 你知道多少呢
日本刀的專門名詞
雖然很想偷點懶,然而考慮再三,在開始介紹正題之前,還是不得不先將各種日本刀的常見分類與常用名詞介紹一番,以免部分刀友在閱讀時產生過多不解與歧義。同樣的,對日本刀鑒定鑒賞方面的一些專門描述也不得不提前在這章之後進行介紹。各位對日本刀的基礎知識已有充分瞭解的刀友,趕時間的話可以直接跳過,謝謝~
特別指出:在本文中通常提及的兵器長度,都指刃長,而不包括柄的長度,莫忘!日本刀的簡要歷史時代劃分:奈良-平安-鐮倉幕府-南北朝-室町幕府-安土桃山(豐臣秀吉)-江戶幕府-江戶末期-明治-大正-昭和(二戰)-昭和(戰後)-平成
日本刀外觀尺寸的各種特徵名詞
【反】指日本刀刀身彎出的弧形,。反的大小,是從刀尖到刀鎺(夾刃)前緣連出的直線到刀背弧線最高點(反位)的垂直距離,根據這個最高點(反位)所在的部分來區分反的姿態,刀身越彎,反值就越大。通常所說的「反高」、「強反」、「反深」,都是指彎曲弧度大,張力十足的刀身形態。反位在刀背弧線下半段靠近刀鎺的稱為「腰反」;反位在刀背弧線 1/2 位置附近的稱為「京反」(因當時日本京都刀工的作品多見此反姿,故名),又叫「中反」,又因這種反姿的刀身弧形看起來前後較對稱,形如神社前面山門上常棲立著許多鳥類的弧形門楣,所以又被稱為「鳥居反」、「華表反」。反位在刀背弧線前半段的,稱為「先反」。此外還有「內反」,見於短刀,刀背弧線並非向上翹起而是向刀刃方向彎曲。較強的「內反」又稱為「筍反」,如筍尖狀。需要注意的是:「筍反」/「內反」跟其他的反不同,它不是由淬火產生的自然彎曲而成,也不用量反的具體大小。還有一種情況是「無反」,整條刀背基本是直線,既不上彎,也不內凹,早期短刀常見這種刀姿,若在長刀無反那就是直刀了。
PS.日本國寶中現存的隋唐刀多帶有一定程度的內反,但仍習慣叫做直刀。
* 後面諸名詞所指代的具體位置請注意參照此圖。
【元幅】 幅指寬度,元幅就是刀鎺位置的刀身寬度,一般說來,元幅是刀身最寬的地方。
【先幅】 刀尖的橫手位置的刀身寬度,而薙刀的先幅則多是全刀最寬處。
【元重】 重指厚度,刀棟在刀鎺位置的厚度叫元重,而非左右兩面鎬筋之間的厚度。
【先重】 刀棟在切先橫手位置的厚度。
即使有著同樣厚度的刀棟,不同的刀也會有鎬高鎬低的差別,即刀身整體厚度的差異,必須明確這一點!同理,鎬筋到刃口這個面也有弧面凸起程度高——肉豐;凸起程度低,甚至是平面——肉枯,如此兩個方向的差別。
【燒幅】 整個燒刃部分的大致寬度,僅以燒幅高、低來形容從刃口到沸/氣線上緣的大概寬度情況,不做具體的數值測量。
【切先】 切先是指從橫手筋到刀尖的整個刀頭部分,對於沒有明顯橫手的刀而言就是泛指整個刀頭部分。注意:切先部分的刀棟,從橫手位置開始會逐漸變寬,即厚度增加,到小鎬先處又再度收窄,直到刀尖處匯成一點,這個做法是提高切先的強度,令其不易折損。
根據切先的形狀、長度與大小不同,又分為小切先,中切先和大切先,以及豬首切先(鐮倉中期多見),螄鋒切先;又有大鋒、中鋒、小鋒的分法。切先弧線的豐滿或平滑程度也有不同,像螄鋒切先就是一種典型的切先弧線單薄近乎平直的表現。古代戰爭中許多刀的切先受損而重新修整研磨,也會造成切先形狀的改變。
A螄鋒
【橫手】 切先部的刀刃是明顯的圓弧,而切先往後一段刀刃正好是切先圓弧的切線,那麼法線就是橫手了,日本刀通過研磨使得這條「法線」線條分明,又稱作「橫手筋」。幾何學:法線指垂直於一條圓弧的切線且指向圓心的直線。
【物打】 日本刀橫手以下 3 寸左右到接近中間位置的一段刀鋒,因為實戰中這一段是在斬切中最常用到,故名物打,可算刀身最強韌的一段,並且在刃文的表現上也有側重。古刀的刃文往往在物打處最精彩,動態紛呈;而新刀之後的刃文卻在物打處顯得寂寥單調。
【棟】即俗稱的刀背,常見的形狀有庵棟、丸棟、三之棟、角棟(上古刀多見),棟的角度不固定,同樣也有高低之分。
【地】日本刀在淬火線(沸線、氣線)以上到鎬線的刀身表面稱之為「地」,這應當是源自中國的稱呼,地通常被磨出一個光滑的曲面。由於在鑒定鑒賞中,因觀察的對象是地這個部分的鐵的表現,所以地在資料中通常稱之為「地鐵」。鎬線到棟之間的平面叫做「鎬地」,鎬地的寬度也叫「鎬幅」。鎬線靠下,鎬幅就寬;鎬線靠上,鎬幅就狹。
【刃文】 日本刀敷土燒刃之後,通過精細和完善的研磨,將刃部淬火產生的馬氏體和屈式體組織形成的種種特徵完整的表現出來,有沸/氣線,刃白,和刃中的足、葉、金筋、砂流等動態構成,同時還包括在地或鎬地上的飛燒等,內容豐富,不一而足,統稱為「刃文」。
【帽子】 帽子,日文正式稱呼為「鋩子」,是指切先部分的刃文形態。然而由於切先部分明顯比刀身薄,所以除了刃口部分燒出來的表現跟橫手下面的刀刃一樣之外,並沒有明確的沸/氣線與地鐵的分別,而是會一起燒出類似沸和氣的晶體質感的整片白色,這是馬氏體與屈氏體結晶混雜所產生的效果,而並非靠研磨去刻意的將這一塊打成白色。並且由於切先厚度變化引起的熱量傳遞上的差異,帽子邊緣通常會生成一些細小層疊的白色線條,類似極細的沸或氣,如果研磨的不好或者觀察的不仔細,可能會將它們當成地肌的紋路,其實完全是兩碼事。這些只是順著表面的鐵的折疊紋理所生成的沸或氣的晶體。帽子的形態往往跟刀工的個人燒刃作風密切相關,在傳統研磨中,帽子也作為最後一個單獨的研磨步驟進行處理。帽子的線條延伸到刀棟的時候,若是回過頭往鎺的方向繼續延伸,稱之為「返」,即返回、回縮之意,所以經常可看到形容帽子「返深」、「返長」等等。若沒有回頭則稱為「燒詰」。無論什麼樣的帽子,觀察帽子與棟相交的位置,會發現此處的刀棟到刀尖的一段是發白的,跟往下的刀棟發黑的色澤完全不同,這一段發白的原因就是帽子燒出後,令整個切先部分的表面硬度更高的反映,恰好與帽子的輪廓對應一致,通過研磨自然顯現。
【燒落】 日本刀的燒刃收尾於刀鎺位置之前,稱為「燒落」,多見於古刀早期的作品。特別典型的如平安末到鐮倉初期豐後的行平,他的燒落往往在刀鎺前 1 寸的距離,我個人推測可能是由於九州地區的鐵含碳量高,較硬,以他的鍛造方法必須使燒落更為靠前,才能令這個部位保持足夠的韌性,以避免在格鬥中折斷。
【燒出】 日本刀的燒刃收尾於刀鎺位置或之後,稱為「燒出」,這個做法更為常見。
【腰刃】 日本刀燒刃的收尾部分通常起伏很小,以降低刀鎺位置的硬度,提高韌性為考慮,尤以「燒落」在這方面的意圖更為明顯。而「腰刃」則在刀鎺位置燒出一個較大的起伏,強調這個位置的硬度,多見於古刀某些流派。燒落、燒出和腰刃的做法,一方面是刀工流派鍛刀習慣的傳承,另一方面,則是從材料的特性考慮。古代交通不便利,不同地域所採用的鐵原料有較大區別,鐵的含碳量與軟硬有所不同,鍛刀時的做法也有差異,因此燒刃時對於軟硬區域如何合理分佈也有著不同的考量,不宜片面的評判優劣。
【中心】 就是俗稱的刀莖,是刀置於刀柄中的部分,通常為低含碳量的芯鐵,質地軟,可起到吸震的作用。不同的刀工流派,對於中心及末端(莖尻)的造型也有所不同。如下圖所示,從中心的形狀,可分為:
A.普通型
B.錐子股型,多見於平安和鐮倉早期的尉府太刀
C.振袖型,形如古人揮起的袖子,在鐮倉末期的「馬手指」短刀上多見
D. 舟型,形如船頭,相州傳多見
E. 鯽腹型,形如鯽魚的肚子,多見於村正一派
F. 卒塔婆型,刀莖兩側較直,向中心收攏少,莖尻則是三角形,形似倒過來的卒塔婆(一種神牌位),多見於室町以後的築前金剛兵衛一派
G.御幣型,見圖,新刀期伊勢守國輝所特有
根據中心末端(莖尻)的造型不同,又分為:
A.刃上栗型尻,刀刃一側向刀棟顯著傾斜收攏,末端為不對稱的弧形。
B.普通的栗型尻,不偏不倚,末端為對稱的弧形,跟上面一樣都是常見的莖尻形狀。
C.平切的莖尻,備前的一文字派和大和傳的保昌一派較多見,還有就是刀莖被截短(磨上)的刀也多見這種末端。
D.入山形尻,刀刃一側向刀棟顯著傾斜收攏,也是較常見的一種莖尻形狀。類似於栗型尻,也有刃上入山型。
E. 劍形,刀莖兩側朝中間逐漸收攏,接近末端切成一個三角形,形狀如劍。
【刀銘】 刀工制刀完畢通常會將自己的名號刻在中心上,是為「刀銘」,這個做法也是從中國刀劍繼承過來的。古刀期的刀工通常只刻自己的名號,如「長光」,或加上所居住的國名地名,如「備前國長船住兼光」,有些有官職的有時也會加上自己的官位名,如「左近將監長光」,備前一文字派的有時連自己名號都不刻,直接劃一道槓代表「一」完事,真懶丫!囉嗦的或者說勤快的,比如「相模國住人五郎入道正宗」,要趕上一名字長的恐怕地方都不夠刻的,呵呵~到戰國末期(末古刀時期),為了鼓勵刀工多出刀,出好刀,由朝廷下令分別授予兩位美濃刀工大道和二代兼定以陸奧守與和泉守的官職,之後又授予三河的氏房以若狹守,僅僅是給個官號,領份皇糧,實權的不要想¼允許刀工將朝廷賜予的這個官號刻在自己名號之前以示身份,稱作「受領銘」。有了個開頭,從此受領銘的發放如決堤之水一發不可收拾,到新刀期,幾乎是個還過得去的刀工都能刻上受領銘,所以新刀期的刀工銘往往是以 XX 守、XX 大掾、XX 介等等頭銜起頭,當然也有一流名工卻沒有得到受領銘的,比如被稱為新刀之祖的埋忠明壽,野田繁慶,長曾彌虎徹等等。除了這些在中心塹刻刀工自己的名號之外,還有俗名入銘,就是將訂刀者的名字也刻上;又有試斬銘,又稱裁斷銘,在江戶時代流行用死刑犯或死屍來試斬,評定刀的實際斬切力(切味),試刀者將斬過了人體某個部位或斬過了幾具屍體這樣的試斬結果刻上刀莖,並用金粉填滿(這叫金象嵌銘)。又有年代較早的刀未有切銘,或者因中心被截短失去了原刀銘,由後來的刀劍鑒定者鑒別出原作者後,刻上原作者和鑒定者的名號,有些會再塗以金粉、銀粉或朱紅顏料,分別稱作金象嵌銘、銀象嵌銘和朱銘,其中朱銘多用在生莖無銘的刀上,而金象嵌銘、銀象嵌銘則用於大磨上無銘刀。以上這些記載刀的來歷、斬切性能,以及鑒定結論的銘文,又統稱為「切付銘」。至於其他因改動中心造成的切斷殘銘、額銘、折返銘等等,將在稍後的部分與「磨上」等一起論述。刀銘是刀劍鑒定中相當重要的一環。又由於名匠做的刀賣的貴,所以日本自從鐮倉時期開始,就有人偽造名刀工的刀出售,至今仍有偽作出品。除了刀姿地肌刃文等作風之外,名工的銘也是偽造的重點,有些偽銘相似度極高,相當多數的日本刀愛好者與收藏家都栽倒在偽銘上過。然而刻銘如寫字,每個刀工都有自己的塹刻習慣與手法,仔細觀察真銘的「筆鋒」,也就是運筆方向、力度、結構,以及每一筆劃開始和收尾時力度方向上的變化,還是能夠鑒別出偽銘的。當然前提是對刀工的真銘有足夠的研究和把握,需要以大量的分析練習為基礎。此外還有兒子替父親,徒弟替師傅代作刀,代為切銘的,也是傳統刀銘的一種,不同於偽物偽銘。例如新刀期名工井上真改就不乏為其父「和泉守國貞」代作代銘之作,這種情況在深入研究刀工作風與銘鑒時需要留意。
【表與裡】 日本刀中所謂「表」與「裡」的概念,可以一支刀的佩帶方式做簡單區分。以正常情況下刀佩帶在左腰位置,右手拔出為例,刀靠著身體的一面為裡,朝外的一面為表。所以,從佩帶方式就可看出,太刀的表與裡,跟打刀、脅差、短刀的表與裡正好相反。那有人問了:薙刀拿在手上的,它的表裡怎麼分?槍呢?劍呢?回答如下:三角槍的話,有鎬一面為表,平的一面為裡。其他,有刻刀工銘的一面為表,另一面為裡。若都無銘呢?那¼¼ 兄弟你掏個硬幣出來拋一下吧!這就說到了看銘判表裡。刀工鍛刀完成之後,通常將自己的名號——刀工銘刻在「表」面,而記錄此刀製作年代日期的「年紀銘」則通常刻在「裡」面,所以對刀的描述中經常可以看到「表銘」、「裡銘」的說法,根據刀銘刻在哪一面來區分刀的表裡,也是判斷刀條屬於太刀還是打刀的一個簡單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刀是兩人合作,兩個作者的銘會分打兩面。此外,新刀期肥前國忠吉一派,無論太刀打刀都慣用太刀的銘法,需要注意,不要看到肥前國忠吉、忠廣等人的切銘就認為一定是太刀,此時要依靠對刀姿的觀察結果來判斷會更為準確。
【目釘孔】 用於穿過目釘,將刀莖與刀柄緊密固定。古刀往往有多個目釘孔,多是由於刀莖被截短,以及更換刀裝改變握持重心的需要。穿過目釘孔固定刀柄與刀莖用的目釘,則由乾燥的竹子削制而成,一頭稍細,穿入角度略微上翹,利於在斬劈時更好的固定刀莖而不容易鬆脫。
【鑢 目】 刀工在刀莖上銼出不同方向的紋路,目的是增強刀莖與柄之間的摩擦力,令刀莖固定的更加牢固。古刀的鑢目銼法較簡單,往往只是平行銼出「切鑢」或是朝某個方向斜銼出「筋違」,更早時也有用工具在刀莖表面「鏟鋤」出淺的溝槽,或用小錘槌出凹凸不平來增加摩擦力,稱為「槌目」。隨著刀劍的發展,各方面越來越追求細緻與美觀性,到了江戶時代的新刀期,鑢目的銼法更為繁多和講究,出現了化妝鑢等做法,這也是判斷古刀和新刀的簡單的依據之一。
各種常見鑢目的圖示如下:
【生莖】 刀鍛造出來以後中心從未修改過的,一直保持最初的形狀,稱之為「生莖」。生莖上又保留有刀工原本的刀銘,稱作「生莖在銘」,若刀身也無缺損和過度研磨,那就屬於刀劍保存中最好的情況了,在刀身作風與水準類似的情況下,可以賣出比中心和銘有修改、殘缺的作品更高的價錢。
【區送】 保持中心基本不動,將鎺之前的刀刃和棟磨去一小段,令刃長變短,而中心變長,稱作「區送」,這種做法通常可令刀劍的重心後移。
【磨上】 前面說過,由於日本歷任官府規定過刀劍的長度標準,超過尺寸的必須截短以符合規定。此外還有一些武士入手刀劍後發現過長了,也會將刀截短一部分以適應自己的使用需要。截短是將中心從末端切去一截,然後相應的將鎺之前的刀刃磨掉一段變成中心的一部分,然後重新打一個目釘孔,以獲得新的重心位置,這種做法成為「磨上」,在古刀以及新刀初期的刀劍上相當常見。磨上有時會將原本的刀工銘切去一部分,比如「備前國長船住長義」的「義」被切去只剩下頭上兩點,甚至切掉的更多只剩下幾個字,這種情況下原刀工銘變得殘缺,但是剩下的開頭幾個字仍然能夠配合刀身作風技量以幫助縮小鑒定範圍。
【大磨上】 大磨上的目的跟磨上一樣,只是它截去的中心更多,有些早期長刀甚至整個原來的中心包括部分刀刃都被切掉了,像古刀名工吉光所做的著名太刀一期一振,原本是刃長 90 多 cm 的大太刀,被豐臣秀吉這個矮猴子得到後,為了配合他的身高,硬是截成刃長只有 60 多 cm,不算前後中心的長度差距,僅僅是刃長也截掉了 30cm。這種情況下原作者的銘肯定就保不住了,於是就變成了無銘刀。南北朝時期大批的長寸太刀與大太刀後來大多遭遇了大磨上的處理,殊為可惜。
【折返銘】 名工做的刀,若是有銘,身價自然比無銘的要高的多。所以出於保全名刀的價值的考慮,許多被大磨上的刀,想到了一些留住刀銘的做法。其中一種便是折返銘,即確定好要截短的位置,然後將下面的刀銘部分單獨留下一長條後面磨薄一些,其他部分統統切除,再將留著刀銘的那一條折過來,壓進在另一面預先開好的槽裡焊合起來,這樣刀銘就倒著出現在中心的另外一面上。
【額銘】 另一種保存大磨上刀劍原刀銘的做法叫額銘,又叫短冊銘。特別針對一些銘文較短,位置較下,不利於折返的情況。將要截掉的部分切下,再將刀銘那一塊切下來一個長方形,磨薄,塞進新中心上預先挖好的方槽裡焊合起來,完成。在這裡多囉嗦一句:正因為眾所周知,折返銘和額銘多是出現在一些名匠的作品上,有些初學者看到這兩種作銘會想當然的認為一定是確信無疑的名工作品,否則造假者直接刻上偽銘就好,何必如此大費周章?因而忽略了對刀身作風的深入觀察與鑒定,反而往往被偽物販子利用這種心理,輕易的宰了個好價錢。所謂看刀不看銘,這一點也是需要大家留意的地方。
【刀身雕刻】 日本刀的刀身雕刻也是鑒定鑒賞中的一個環節,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雕刻主題與表現方法都有差異。古刀早期的雕刻相對簡潔,多是以宗教信仰圖案為主,比如梵字、素劍、護摩箸、神的名字、俱利伽羅、蓮台等,後期多了些圖案較複雜一點的火焰不動明王之類的佛教神像。到新刀期之後刀身雕刻的圖案更為豐富,又多了松、竹、梅等傳統吉祥植物,龍、宗教、神話中的神仙菩薩,甚至祝願禱詞等等,雕刻手法也較繁複,不少刀工以雕物細膩、技術高超著稱,比如埋忠明壽、康繼、虎徹、一竿子忠綱、月山貞一等等。雕刻的目的除了信仰與美觀之外,也有相當數量是用以掩飾刀身出現的鍛割、夾灰之類的缺陷。此外,過度的刀身雕刻,往往會搶了刀本身地肌與刃文的看點,顯得喧賓奪主,也可能影響到刀身的性能。所以以實戰為第一要務的古刀,相對來說雕刻較少較簡潔,而和平時期的新刀,特別是商人雲集的大阪的新刀,雕刻多而繁複,顯然以贏得買主的青眼更為重要。
【棒通】 正確的寫法是「通」,作用是減輕刀身重量,並調整重心的位置,而並非一般所誤解的血槽之意。所以在以長寸太刀居多的古刀中早期,棒通反而常見。棒通開法,寬窄,頭尾的形狀,在不同時代也會有差異。比如「通先下」(棒通的頂端在橫手筋以下位置)的刀,多見於南北朝時期,而像棒通連通這種類型,室町末期較流行,然而在之前則多見於鐮倉名工的作品。到深入研究各刀工流派特徵的時候,棒通的類型也是需要注意之處。棒通的種類與細節形態的分類
如下圖所示:
刀的不同造型結構,以下圖示說明。
*冠落造與鵜首造的分別在於刀尖部分刀棟開始削薄的位置不同,請注意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