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庫施王國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宗教信仰

揭秘:庫施王國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宗教信仰

歷史揭秘

揭秘:庫施王國人的精神面貌以及宗教信仰

庫施人的精神面貌麥羅埃時期,庫施建立了自己的新的文麥羅埃文。這是一種借自埃及,但意思已完全不同的象形文字。根據已發現的刻在墓碑和建築物上的800多個銘文看,它共由23個符號組成,分別代表輔音、元音和音節,字與字之間常用另一種符號隔開。遺憾的是,麥羅埃文至今還沒有人能完全識讀,還不能利用它對麥羅埃時期的庫施文化作進一步的研究1909年英國學者格裡菲斯找到了麥羅埃文音譯的關鍵,從而能把碑文分成不同的類型,如向諸神祈禱碑文,向已故宗親祭悼碑文等,還能識別其中一些親屬名和官銜名等。到二十世紀70年代,巴黎麥羅埃研究小組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把麥羅埃碑文彙集成《麥羅埃銘文彙編》澤讀銘文的進程又進了一步。

在宗教信仰方面,麥羅埃時期除繼續信奉阿蒙、埃西斯、荷拉斯、托特等埃及神外,在公元前三世紀,還崇拜一些完全屬於麥羅埃當地的神,如阿潘德麥克獅神和塞比尤耶邁克神(造物主)等。阿潘德麥克獅神又稱戰神,他被描繪為獅首人身,是麥羅埃人心目中一麥羅埃文石碑,描繪的是國王正在阿蒙神及其配側個極其重要的神,幾乎在麥羅前揮劍殺敵埃全境都建有獅廟,供奉獅神,它們或是立體獅像,守衛著神廟的通道和人口;或是浮雕,把獅像刻在顯眼的位置上。阿蒙神及其神廟繼續享有很高的地位,歷屆國王們都給阿蒙神廟裡的祭司奉獻黃金、奴隸、牲畜、地產等禮物。

公元一世紀後,庫施文化開始走向衰落。衰落的原因:一是由於非洲北部在公元一世紀後氣候變得乾旱,加上麥羅埃地區的過度放牧,造成土壤逐漸沙漠化,使農牧業和工商業全面衰落,王國失去了昌盛的經濟基礎;二是外族入侵給了庫施文化以毀滅性的打擊。在庫施衰落之際,其東面的阿克蘇姆王國卻日益強盛。公元350年,阿克蘇姆國王埃扎納率軍人侵庫施,摧毀了麥羅埃城,庫施統治者被迫向西逃亡至乍得湖地區。一個統一的庫施王國至此結束。

阿克蘇姆軍隊在大肆劫掠了一番後,便退了回去。此後,在蘇丹北部地區出現了許多黑人小王國,它們一直延續了一千多年,並部分地繼承了庫施文化。1931-193年,英國考古學家對這些小王國的墓地進行了發掘,發現他們的隨葬品很多與庫施王國時期製作的相類似,如戴著巨大王冠的阿蒙神的公羊頭,死者頭飾的花邊,鑲有雕花象牙板的木箱、麥羅埃式樣的各種陶器等。庫施文化還隨著麥羅埃統治者的西逃,傳到中非甚至西非地區,影響最大的要數鐵器冶煉技術。在中非和西非某些部落的傳說中,還稱東方人給他們帶來了知識。庫施文化通過尼羅河北傳,對地中海文化也產生了影響。到公元前五世紀,從東地中海的塞浦路斯到意大利半島的古代伊達拉裡亞,都有與庫施相似的南器、壁畫和雕像。「活躍在埃及市場的希臘商人把庫施人稱為「塊塞俄比亞人』,意即褐臉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揭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