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克格勃暗殺武器:某毒藥兩千分之一克殺人

揭秘克格勃暗殺武器:某毒藥兩千分之一克殺人

歷史揭秘

揭秘克格勃暗殺武器:某毒藥兩千分之一克殺人

克格勃,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前蘇聯的情報機構,在蘇聯解體後改制為俄羅斯聯邦安全局。克格勃職權領域大致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部門相當。但其在冷戰期間,克格勃的職能過大,涉及國內所有領域,凌駕於蘇聯黨和政府之上,在國際上成為紅色恐怖的代名詞。

1978年9月11日,喬治·馬可夫正準備到英國國家廣播公司上班。他從保加利亞流亡至英國倫敦,在BBC擔任記者。他往排隊等公交車的人走去,突然覺得右大腿後側一陣刺痛。他轉過身,看到有個男人彎下身,撿起掉落的雨傘;那個男人向馬可夫道歉,講話帶著外國口音,接著招了一部出租車,上車走了。馬可夫雖然覺得很痛,還是坐上公交車去上班。但到了晚上,馬可夫發起高燒,進了醫院,經醫生診斷為血液中毒,並於三天後宣告不治。喬治·馬可夫批評保加利亞政權向來直言不諱,並借由BBC的全球新聞服務和其他廣播電台,將意見播送至保加利亞。他曾躲過兩次暗殺,其中有一次也是下毒;然而,第三次他就沒這麼走運了。

病理學家解剖時,在馬可夫的大腿後側發現一根針的針頭,但將其拔出來時,才發現這支針其實是一根小圓柱。將圓柱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上面鑽了幾個小洞,洞裡之前可能裝了毒藥。雖然洞已經空了,但是也只有一種毒藥,以這種方式注射,在這麼微小的劑量之下(不到兩千分之一克),還能置人於死地。這種毒藥就是蓖麻素。幾年後,兩位從蘇聯情報機關KGB叛逃的特務公開承認, KGB派了情報員,用蓖麻素暗殺馬可夫。蓖麻素來自蓖麻,是一種強烈的抑制劑,能抑制體內細胞製造蛋白質的機制。蓖麻素比眼鏡蛇毒液的毒性更強,而且目前沒有解毒劑。

蓖麻是熱帶植物,但常種來當做室內盆栽,它的果實外表光滑,還有美麗的花紋,有人會把它串起來當做項鏈穿飾品,賣給觀光客。可是小孩子如果把一顆蓖麻籽放到嘴巴裡嚼,就會中毒身亡。氰化物則是另一種來自種子的毒素,在各種植物中都找得到,在蘋果、櫻桃以及杏仁等水果的果核裡,都有氰化物的蹤跡,說起來,氰化物還帶著烤杏仁的味道。惡名昭彰的番木鱉鹼也來自水果的種子,原本無害的果實因此帶有劇毒。金鏈花的種子也經常造成意外中毒事件。紅腰豆和金鏈花同科,烹煮時如果溫度不夠高,也會帶有毒性,所以不能用燉鍋來煮,因為燉鍋以低溫長時間烹煮食物,雖能把食物煮熟,但如果菜餚裡有紅腰豆,可是會因此吃出人命來。

種子為什麼有毒?從植物的觀點來看,答案很清楚。種子有毒,是為了保護尚未成熟的後代不要被動物吃掉。在蓖麻種子的軍備中,蓖麻素只佔一小部分,主要的裝備其實是動物無法消化的油脂,用來鎖住養分。

如果種子有毒的原因這麼明顯,有趣的問題來了,為什麼又有這麼多種子沒有毒?有個原因是種子可以用別的方法保護自己,例如堅果有堅硬的果殼,花生深埋土裡;但還有其他原因。種子和動物的關係並非只是獵物(種子)與掠食者(動物)那麼簡單,通常是複雜得多。舉例來說,松鼠,齧齒動物和一些吃種子的鳥類不僅會吃種子,也能幫助種子散播,因此,從植物的觀點來說,這段關係雖然要付出代價,但也有好處。植物結出可口的種子,將一部分的種子奉獻給動物,作為交換,讓動物將所剩不多的種子散播至其他地方,好順利萌芽。

蓖麻素一類的毒素有極高的生物行為專一性,干擾生命運作中特定的程序。由於蓖麻素攻擊的是生命最基礎的程序,只要是人類都會受到影響。但有的植物的毒素調控精密,極具專一性,只會讓部分具遺傳易感受性的人中毒。蠶豆症是一種遺傳疾病,蠶豆會讓某些人中毒。蠶豆症患者的基因有缺陷,吃蠶豆時,紅血球會受到破壞,產生黃疸等症狀,嚴重程度不一,有時可能造成死亡。此外,蠶豆症和血友病一樣,血友病較為人知,但其實比蠶豆症罕見。     

許多有毒素植物如果用量正確,便具有醫療價值,可針對身體特定的異常發揮作用。舉例來說,蓖麻素因為能殺死細胞,研究認為可當做抗癌藥物。

就像武器會在不同人之間轉手,毒素也會在微生物、植物以及動物間傳遞,種子也未必要自己生產所有的化學武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歷史揭秘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