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憲章運動是什麼?英國憲章運動有何意義?

英國憲章運動是什麼?英國憲章運動有何意義?

英國歷史故事

英國憲章運動是什麼?英國憲章運動有何意義?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英國憲章運動,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英國憲章運動發生在十九世紀蟲四十年代,是英國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第一次獨立的政治運動。由於無產階級把自己的政治要求以法案形式公佈,命名為《人民憲章》所以,為爭取實現此憲章而進行的鬥爭稱為「憲章運動」。

憲章運動在開始階段,倫敦工人協會由洛維特草擬了一個關於爭取普選權的綱領性文件,叫「人民憲章」,作為運動的政治綱領。人民憲章包括六點要求: (1)而凡年滿二十一嶺歲的男子,精神健全、不犯法坐牢者,都應享有選舉權,密(2)秘密投票,(3)廢除議員候選人的財產資格限制;(4)著議員支薪; (5)按選民人數產生代表,平均分配選區國會每年改選一次。從這個綱領來看,憲章運動的基本要求是普選權。但隨著運動的發展,它逐漸超出了原來的範圍。

在憲章擁護者內部,由於對鬥爭的策略問題上存在著分歧,從而形成不同的派別。以木匠洛維特這個歐文的信徒為首的一派,主張以道義的力精和合法的手段,來爭取政治權利,因而被稱為「道義派」;以愛爾蘭律師兼記者的奧康諾為首的一派,主張採用暴力手段爭取憲章的實現,所以被稱為「暴力派」,但實際上他是小資產階級激進派,在關鍵時刻又力勸工人安靜,反對工人採用暴力;以青年記者哈尼為首的少數派,力主只有起義才是實現憲章的唯一方法,他們是真正的革命派。

憲章運動自1838年5月8日倫敦工人協會公佈《人民憲章》起,到1848年5 月第三次請願書被國會否決止,歷經十年,出現過1839年、1842年和1848年三次高潮。

《人民憲章》公佈後,得到全國廣大工人和小資產階級激進派的熱烈擁護。當時,「工人的激進主義是和資產階級的激進主義攜手並進的。憲章曾是他們的共同的口號」。憲章擁護者在全國各地紛紛舉行群眾大會證有些地區的群眾大會參加的人數達兒十萬人。1839年2月4日,全國憲章擁護者在倫敦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定名為「憲章派公會」會。會議決定向國會遞交請願書。請願書由伯明翰的道格拉斯草擬,其內容充分強調了人民的苦難和政治上的無權。它寫道,我們處於苛捐雜稅的壓迫下,商人在破產的邊緣上戰慄,工人們餓得要死才小撮人為其本身的利益而統治國家,他們對大眾的福利熟視無睹,甚至以傲慢粗暴的態度加以摧殘。

1832年的改革,無非是把權力從某個掌權派移交給另一掌權派,而人民仍得不到任何保障。這樣的現象不能再繼續下去。凡是業主資金應得之利潤不應再受剝奪;凡是提高食物價格促使金融緊縮、勞工報酬低賤的種種法令,必須一概革除徵稅應以財產為準,不得取自勞力;大眾福利既是唯千正當的目的,政府應專心以此為重。我們竭盡自由人的義務,就應當享受自由人的權利。我們要普遍選舉。

到5月5日,在請願書上簽名的超過一百二十五萬人,用紙三百公斤。憲章擁護者在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和平示威遊行,把請願書放在裝飾著彩旗的長擔架上抬到國會87月12日,國會否決了請願書,激起廣大群眾的強烈反抗。抗議集會和示威遊行風起雲湧。伯明翰的工人甚至放火燒燬了大資本家的住宅,並一度控制整個城市。憲章派決定於8月12日舉行全國總罷工。主人們的正義行動卻嚇壞了憲章派的主要頭頭們。以洛維特為首的「道義派」控制下的憲章派公會,宣佈取消8月12日舉行總罷工的決定。各地運動相繼失敗。憲章運動第一次高潮宣告結束。

1840年7月,憲章派在曼徹斯特召開代表大會,成立了「全國憲章派協會然。到次年底,該協會已在全國各大城市設有二百多個分會,會員總數達五萬餘人。恩格斯稱它是蜀「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

1842年2月,憲章派提出新的請願書。這次請願書除堅持《人民憲章》中關於普選權的要求外,還提出了廢除新貧民法、限制工作日和實行政教分離等要求瑣譴責了政府的警察統治、壓制輿論和侵犯人民的集會自由等暴政;並支持愛爾蘭人民脫離英國而獨立的合理要求。這次在請願書上簽名的人數超過三百萬。5月2日將請願書送交國會後,卻和第一次請願書一樣遭到國會的否決。

第二次請願書被國會否決後,全國許多地區掀起了罷正浪潮。8月間,在曼徹斯特、蘭開夏限約克郡、威爾主、斯塔福郡和蘇格蘭等的許多城市都爆發了罷工。8月罷士浪潮把憲章運動推向了高峰。

迅猛發展的八月罷工浪潮, .嚇壞了資產階級激進派。它們另立組織,公開站到工人群眾的對立面。從此憲章運動成為純粹的工人運動了求但是,罷工鬥爭發展不平衡。這時成為憲章運動主要領導的奧康諾,在鬥爭的緊要關頭提不出明確的行動綱領和鬥爭策略,因而未能形成全國性的總罷工。9月間,各地的罷工鬥爭相繼失敗,憲章運動的領導者和括動家一千五百多人被捕入獄,平切進步報刊被查封。憲章運動第二次高潮結束。

這次失敗,使工人群眾對實現憲章的鬥爭漸漸地感到失望了。隨著全國經濟形勢的好轉,資產階級又採取了一些分裂工人隊伍和軟化工人鬥志的措施,致使許多工人離開憲章運動,會員減少到三、四千人,各地組織逐漸瓦解。只有以哈尼和瓊斯為首的少數人堅持鬥爭。1845年9月,他們在倫敦建立了一個組織,叫「民主派兄弟協會」,並有一些寄居倫敦的外國革命者參加。馬克思和恩格斯也經常應邀參加這個協會的會議,支持他們為爭取實現憲章而鬥爭。

1847年的經濟危機和1848年歐洲革命的爆發,在英國工人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憲章運動再度高漲,出現了第三次高潮。

1848年4月3日,憲章派在倫敦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再次向國會遞交請願書。在短短一周之內,在請願書上簽名的達一百九十七萬人。4月10日晨,當成千上萬的工人群眾集合在肯星頓廣場,準備舉行遊行示威向國會進發時,政府宣佈全市戒嚴,並給資產階級子弟發放武器,組成十五萬志願兵來專門對付工人。在這緊要關頭,憲章派領袖驚慌失措,竟然決定放棄原來計劃,力勸工人散隊回家。接著,政府下令解散全國憲章派公會,國會也第三次否決憲章派的請願書。隨著歐洲1848年革命的失敗,英國憲章派的許多活動家紛紛離開英國前往美洲謀生。憲章運 動從此也就銷聲匿跡了。

英國憲章運動雖然失敗了,但它在英國乃至國際工人運動史上仍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它曾吸引著成百萬的工人群眾起來為爭取自身的政治權利而鬥爭。它是英國工人階級第一次獨立的政治鬥爭,列寧稱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性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在運動中,英國工人階級還建立了具有政黨形式的全國性政治組織大六全國憲章派協會,它為國際工人運動提供了一個光輝的範例。英國憲章運動的出現和法國里昂工人起義、德意志西裡西亞織工起義的爆發,標誌著歐洲工人階級已成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台。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英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