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戰爭簡介 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果如何?
克里米亞戰爭起因是什麼?克里米亞戰爭傷亡情況如何?這就為你介紹:
克里米亞戰爭簡介
克里米亞戰爭,在1853年10月20日因爭奪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而在歐洲大陸爆發的一場戰爭,是拿破侖帝國崩潰以後規模最大的一次國際戰爭,奧斯曼帝國、英國、法國、撒丁王國等先後向俄羅斯帝國宣戰,戰爭一直持續到1856年才結束,以俄羅斯的失敗而告終,從而引發了國內的革命鬥爭。
「克里米亞戰爭顯示出農奴制俄羅斯的腐敗和無能」(列寧語)。沙皇的失敗,使它的君主專制制度在國內外威信掃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勢的到來,促進了農奴制危機加深並走向崩潰。
克里米亞戰爭是兵力與兵器、軍事學術與海軍學術發展史上一個重要階段。它對火炮槍械和水雷武器的進一步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英國女護士南丁格爾(1820—1910年)在戰爭中赴前線護理傷員,使傷病員死亡率下降,由此導致戰場醫療的改善和南丁格爾護理制度的誕生。
克里米亞戰爭起因
一、東方問題
「東方問題」(Eastern Question)—詞的「東方」是西歐國家意義上的東方,包括近東和中東部分地區,在19世紀可以說專指當時奧斯曼帝國及其屬地。
東方問題」最早於維羅納會議上開始使用,此後成為外交上一個專有名詞,「被用來概括在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和它被假定即將瓦解中所造成的各種國際問題。
馬克思形容東方問題是19世紀西方各國在革命和表面安定之後總會出現的「無法解決的問題」、「無盡的困難之源」,並把東方問題形象歸結為「對土耳其怎麼辦」。
二、歐洲均勢
維也納會議上各大國為防止法國重新崛起費盡心機,由俄羅斯、奧地利和普魯士組成的神聖同盟最主要的目標便是針對法國。
1815年底英國、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還特別簽訂了《四國同盟條約》來防止法國再次對歐洲構成威脅。
事實上歐洲協調體系是幾個大國之間的遊戲,只是通過大國之間的協調行動來處理國際事務,制定規則維護均勢與和平,其餘國家比18世紀同樣的國際協作中享有的權利更小,二等三等國家甚至不被這個體系視為平等夥伴。即使是歐洲協調下起作用的幾個國家之間也並不平等,法國最初由於戰敗並不能以大國姿態同等對話,1818年亞琛會議才得以加入其它四國的行列。
歐洲協調取決於少數大國的態度,而英國對這個協調體系並不那麼熱衷,英國希望不用過多介入歐洲事務也能維持歐洲的均勢,這也是近代以來英國一貫的外交傳統。
三、聖地問題
耶穌的墳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穌的出身地伯利恆的教堂,自十字軍時代以來一直擁有豁免權和特權。1535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破天荒的與奧斯曼帝國蘇萊曼一世結為同盟共同反對神聖羅馬帝國。
作為饋贈,法國對聖地教堂的保護權得到確認。到了1757年,聖地保護權被還給了希臘人,這多半出於俄羅斯的壓力,直到1850年。
1850年,路易·波拿巴派拉瓦萊蒂侯爵去君士坦丁堡,要求土耳其宮廷明確的承認法國對大部分聖地教堂擁有保護權。在聖地問題上,土耳其依然猶豫,它誰也不敢得罪。
拉瓦萊蒂侯爵重申法國幾百年來獲得的特權,並以武力相威脅。蘇丹最終屈服了,1852年12月正式發佈敕令將聖地保護權再還給法國。
反應遲鈍的俄羅斯此時發現自己十分被動,俄羅斯重申1774年的俄土《庫楚克—開納吉條約》,條約中規定正教教會有高於天主教會的豁免和特權,並且此外還有模糊的條款俄土解釋各異。雙方根本無法達成一致,危機一日勝過一日。
就根本而言,聖地問題是拿破侖三世安排的陷阱,皇帝決心讓這個矛盾擴大,甚至用戰爭來解決。自1815年以來,《四國同盟條約》和神聖同盟猶如兩道枷鎖捆住法國,皇帝認為打破孤立的機會來了。
在「東方問題」上,俄羅斯和奧地利、英國都有矛盾,因此他竭盡所能挑撥俄奧和俄英關係。對英國,他主要是獻媚,再次承認英國趕走法國之後在埃及的優勢,並協調與英國的外交立場。
對奧地利,法國一面拉攏一面利用支持撒丁王國加富爾政府謀求意大利統一的計劃來威脅奧地利,奧地利失去梅特涅這樣的外交大師後進退兩難,只能眼睜睜看著事態發展。
四、直接原因
拿破侖三世並不具有其伯父的膽略,但也不害怕與俄羅斯一戰,俄羅斯與法國相隔普、奧兩國,只要普、奧保持中立,全面戰爭的可能性為零。
如果在巴爾幹或黑海作戰,法國擁有技術優勢,戰場和戰爭規模都很有限。而且無論如何法國都是贏家,因為神聖同盟將被拆散,《四國同盟條約》將徹底作古。
英國出於現實的考慮,認為法國在埃及問題的讓步表現出了足夠友善,並且法國的軍事力量特別是陸軍可以加以利用。而在近東俄國擴張的勢頭使得英國十分不安,如果沙皇飲馬土耳其兩海峽,那麼英國在地中海的勢力將受到嚴重威脅,英國認為兩海峽是決不可以放棄的。
在背後支持法國反而有助於實現遏止俄羅斯的目標,因此英國決定和法國站在一起。此時的俄羅斯渾然不知即將發生的巨大災難,根據以往對土戰爭的經驗,俄羅斯認為如果不能在談判桌上得到,那麼就訴諸戰爭。
克里米亞戰爭傷亡情況如何?
俄軍損失52.2萬餘人,土軍損失近40萬人,法軍損失9.5萬人、英軍損失2.2萬人。俄國為這場戰爭大約耗資約8億盧布,同盟國耗資約6億盧布。
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果
1854年,交戰雙方在奧地利的調停下開始進行停戰談判。俄羅斯認為同盟國所提條件無法接受,和談於1855年4月中斷。
1855年12月16日,埃斯特哈茲伯爵帶著奧地利帝國的最後通牒到達聖彼得堡,要求俄羅斯接受停戰。很多歷史學家認為這是促使俄羅斯決定停戰的關鍵,俄羅斯已經無力拒絕奧地利的最後通牒。
1856年1月16日,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接受奧地利的要求。2月25日,巴黎和會召開。英、法、土、撒丁和俄國參加,奧地利因為提出「維也納四點」方案也參加了和會。
俄羅斯希望普魯士出席,以得到它的支持。但英國反對,理由是普魯士沒有參戰。3月16日討論黑海問題時,普魯士才以1841年《海峽公約》簽字國的身份參加。
和會上俄羅斯全賴拿破侖三世的支持,後者也不希望俄羅斯遭到過分削弱而英國在近東一家獨大,拿破侖三世另一個用心是讓俄羅斯更加記恨奧地利而在將來親近法國。奧地利企圖霸佔已經佔領的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但遭到法俄的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