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畫派: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的畫派,受西歐各國喜愛
威尼斯畫派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晚期出現的畫派,代表意大利新興城市的崛起和發展。由於佛羅倫薩城的衰弱,很多佛羅倫薩藝術家來到威尼斯,促使威尼斯的繪畫藝術很快繁榮起來,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與特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這個臨海並因商業繁榮而特別富庶的城市,不僅為藝術家們提供了豐厚的經濟條件,而且使人們在思想上更解放、更開朗,但也更強調追求享樂。人文主義的思潮包括多種因素(積極的和消極的),向古典文化學習也常是各取作需,威尼斯的文藝家似乎更偏愛希臘後期和「希臘化」時期那種強調感觀享受的因素。
異教題材和女性裸體是畫家們喜愛的。這些裸體不像波提切利的那麼空靈,更不像米開朗基羅的那麼雄偉,而更多的偏重肉感的表現。
雖然他們的作品沒有脫離宗教,但帶有更大的世俗性,畫中的人物有著豐潤的肌膚和溫暖的人間人情。他們的作品注重色彩的絢麗和造型的生動,背景與前景人物的情趣氣氛能靈巧配合。
自12世紀以來,威尼斯即是北意最大商業城市和國際貿易中心,政治上亦獲得獨立地位。但威尼斯的文藝復興文化發展居於佛羅倫薩之後。
從15世紀後期起,威尼斯畫派才逐漸形成,它的繁榮時期是16世紀。威尼斯畫派較早就採用了從尼德蘭傳來的油畫技法,在運用色彩方面勝過佛羅倫薩畫派,形成自己的風格,對歐洲17~18世紀繪畫有深遠影響。
1405年後,威尼斯統治了北意文化名城帕多瓦,佛羅倫薩的文藝復興文化遂經帕多瓦而傳入威尼斯。
15世紀中期,佛羅倫薩畫家F·F·利皮、P·烏切洛和A.del卡斯塔尼奧皆一度在帕多瓦工作。1443~1453年,雕刻大師多納太羅在此居留,完成了他的最大傑作《加塔梅拉塔騎馬像》,對當地新美術的發展影響巨大。
帕多瓦產生了北意第一位文藝復興畫家A·曼泰尼亞。他和威尼斯畫派的開創者貝利尼家族關係密切,並且成為J·貝利尼之婿,促進了威尼斯畫派吸取先進成果而迅速成長。威尼斯畫派的真正奠基者是J.貝利尼的幼子G·貝利尼。
他在接受曼泰尼亞影響鑽研古典風格的基礎上,又從南意畫家安東內洛·達梅西納學油畫技法,用色精妙,遂使威尼斯畫派自成一體,與佛羅倫薩畫派分庭抗禮。
到16世紀初,G·貝利尼的長期藝術實踐不僅產生了一系列有威尼斯特色的佳作,而且培養了一代新人,使威尼斯畫派呈現群星燦爛的繁榮局面,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喬爾喬涅和提香。
喬爾喬涅善畫風景,作品詩意盎然,風度雋永;提香則把威尼斯畫派運用色彩的特點發揮極致,畫幅絢麗,人物健美,在西方藝術中樹立了新典範。與他們同為貝利尼得意門生的,還有塞巴斯蒂亞諾·德爾皮翁博。
他的圖畫艷美多姿,晚年工作於羅馬,傳播了威尼斯畫派的藝術。此外,與他們同時的還有V·卡爾帕喬。他是G·貝利尼之兄的學生,發揚了乃師精於描繪盛大場面的特點,以高度寫實的技巧表現了威尼斯生活風習,很受市民歡迎。
16世紀後期,佛羅倫薩和意大利其他地區的文藝復興美術漸趨沉寂,威尼斯畫派卻繼續保持繁榮,產生了丁托列托和P·韋羅內塞兩位大師。丁托列托有意綜合提香和米開朗琪羅的藝術,構圖宏偉而色彩絢麗;韋羅內塞則在寫真傳神的同時注重裝飾效果,以豪華場面和富麗服飾取勝。
這時威尼斯畫派能夠盛而不衰,和這個城市在政治上仍保持獨立有關,而威尼斯畫派的鮮艷色彩和樂天情趣也受到西歐各國公眾的喜愛,在17~18世紀的西方藝術中始終最受歡迎。它的偏重色彩和注意感覺效果的特點也對日後一切具有浪漫主義傾向的藝術家有巨大的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