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迅速做大的關鍵人物:英國綏靖首相張伯倫

希特勒迅速做大的關鍵人物:英國綏靖首相張伯倫

希特勒

希特勒迅速做大的關鍵人物:英國綏靖首相張伯倫

  亞瑟·內維爾·張伯倫(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國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國首相。他由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對希特勒納粹德國實行綏靖政策而倍受譴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積極主張推薦綏靖政策而聞名,而使法西斯主義氣勢大增,綏靖政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加速原因。

早期經歷

  內維爾-張伯倫(1869一1940),英國政治家,20世紀30年代綏靖政策的代表人物。1869年3月18日出生於英國伯明翰市。1889年,伯明翰梅森學院(今伯明翰大學)畢業,先在一家會計事務所工作,後經營劍麻種植園、擔任兩家金屬加工公司的董事和經理。1918年當選下議院議員,1922年起歷任郵政大臣、衛生大臣、財政大臣等職,為保守黨領袖。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出任首相。此時歐洲的安全已受到德意法西斯的威脅,張伯倫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作了一系列讓步,想借此換取歐洲的和平。他所執行的政策被後人稱為「綏靖政策」。1938年希特勒出兵侵佔奧地利,隨後又陳兵捷克邊境。張伯倫在下院發表演說譴責德國的侵略行為,但無具體的行動;相反默認了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和德、意武裝干涉西班牙,並縱容日本侵略中國。 在隨後出現的蘇台德危機中,

  張伯倫於1938年9月間兩次飛往德國親自與希特勒會談。9月28日至30日,與希特勒、墨索里尼和達拉第在慕尼黑舉行會議,同意德國對捷克斯洛伐克的領土要求,並迫使捷克政府同意慕尼黑協定。9月30日張伯倫同希特勒簽署了《英德互不侵犯宣言》。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在國內召致許多人的反對。1939年3月德國侵佔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後,英國開始採取措施加強防禦,張伯倫宣佈給予波蘭軍事保障。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張伯倫對德國發出最後通牒,在遭到德國拒絕後對德宣戰。戰爭初期,張伯倫並未有效地組織全國進行戰爭,出現了前線無戰事的「奇怪戰爭」狀態。

  1940年5月10日,德軍入侵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直接威脅英法安全。張伯倫搬起石頭打了自己的腳,綏靖政策徹底破產。德國在西線發動進攻的消息傳到倫敦,英國舉國嘩然。張伯倫遭到朝野一致的憤怒譴責。同日,張伯倫被迫下台,讓位給丘吉爾聯合政府。同年9月9日,張伯倫病逝。

  張伯倫在1869年3月18日生於一個政治世家,他的父親約瑟夫曾擔任伯明翰市市長和內閣殖民地大臣等職,至於他的異母長兄奧斯汀曾擔任郵政總局局長、財政大臣、印度大臣、掌璽大臣、外交大臣和第一海軍大臣等職。張伯倫父親的前妻只生下奧斯汀後即去世,而張伯倫親生母親也在他6歲時去世,所以張伯倫從小非常內向。張伯倫早年入讀拉格比公學,由於性格內向的關係而不願意參加學校的辯論學會,直至後來因為愛爾蘭自治的議題而加入。此外,在學期間,他開始對植物學和鳥類感興趣,在日後成為業餘鳥類學家,並加入皇家園藝學會。他也熱愛音樂和文學,以後在關鍵時刻經常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晚年也喜好釣魚。大學時期,他就讀於伯明翰大學的前身瑪松科學學院,除開沒有接受大學教育的首相以外,他是歷史上僅有的三位不是從牛津大學或劍橋大學畢業的首相之一(另外兩位是1846年至1852年擔任首相的約翰·羅素勳爵,他在愛丁堡大學畢業;以及自1762年至1763年任相的約翰·斯圖爾特,第三代比特伯爵,他在萊頓大學畢業)。張伯倫學習的是冶金學,但畢業後到了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工作。1890年他們家財政狀況不景氣,他和兄長奧斯汀到南美安德羅斯島經營菠蘿麻種植園,但沒有成功,1896年種植園倒閉,他回到英國。回國後他的事業倒很順利,他先後在伯明翰幾家工廠擔任經理,經營金屬製造業,逐漸有了名氣,成為一位成功的經理。

步入政壇

  1911年,他被選為伯明翰市議會議員,並擔任市政計劃委員會主席,同年他與安妮·維爾·柯爾(1883年—1967年)結婚。1915年他成為伯明翰市市長,在他的努力下,促使成立了伯明翰交響樂團和全英國唯一一間市立銀行,1916年他被再次選舉為市長。1916年12月,身在倫敦的張伯倫獲新首相勞合·喬治邀請擔任新政府的國家服務總監,為軍工企業招募勞力,但他的成績不佳,勞合·喬治非常不滿意。1917年,張伯倫辭職,在以後的政治生涯中,他們倆人始終互相排斥。由於出任國民兵役總監時遭遇挫折,遂激發張伯倫決定參加國會競選,並成功在1918年大選成為下議院議員,當時他已經49歲。雖然他的兄長已在內閣供職,政府又提供一個衛生部的初級職位給張伯倫,但他因為不願在勞合·喬治的政府供職而加以拒絕,而且又拒絕封為「爵士」。儘管其兄長在1921年出任下議院保守黨黨魁,但張伯倫在國會的最初四年都只是甚少發言的後座議員。

  1922年,伯納爾·勞任新首相,張伯倫亦終於出任郵政總局局長。並在1923年以衛生部長的身份加入內閣。4個月後,鮑德溫擔任首相,他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但由於政府在1924年1月倒台,因此張伯倫不及發表財政預算案。1924年,保守黨贏得大選,但張伯倫在自己選區僅以77票之差擊敗工黨候選人,差一點議席不保。在新政府中,張伯倫又擔任衛生部長,在任期4年半期間,他成功在國會通過了21項法案。

  張伯倫雖然在1929年大選保住議席,但保守黨總體上卻在大選大敗,改由工黨執政。保守黨內部其時衝突和分歧叢生,而張伯倫則在1930年出任新設的保守黨主席一職,而且又創立了保守黨研究部,因此他一時間被視為下任黨魁的熱門人選。然而鮑德溫很快捲土重來,繼續出任黨魁達7年。但自丘吉爾因印度自治問題而辭去保守黨黨內商業委員會的職務後,張伯倫又被視為鮑德溫的當然繼承人。面對嚴峻的經濟問題,工黨首相麥克唐納在1931年解散政府,重新改組組成各黨派參加的聯合政府,張伯倫又被任命為衛生部長。同年很快進行了議會選舉,議會選舉後張伯倫第二次擔任財政大臣,任內就實施保護性關稅的問題引起了軒然大波外,又大副削減政府開支,並在任內促成英國在1932年免除償還一次大戰之債務。

  張伯倫一直擔任財政大臣到1937年,而1935年鮑德溫擔任首相後,張伯倫仍然留任,他在任期間是內閣中最活躍的大臣,1934年,他更宣稱戰後「經濟困難時期已經過去」,「偉大的新希望」正在開始。但因為從1935年英國重新開始加強戰備,財政狀況的增長又變緩。不過,張伯倫在當時面臨著來自兩方面的壓力,首先是溫斯頓·丘吉爾批評他不重視加強國防開支,但是工黨則稱他為戰爭販子。這最終促使他在1935年大選後提出征收國家防衛貢獻稅,以稅收補助軍工,結果引來各方猛烈抨擊。雖然備受抨擊,但張伯倫的其他經濟政策倒是有效的,他採取了一種被稱為「理性化」的政策,在當時經濟蕭條的情況下,由政府購買陳舊的工廠和礦山,令其倒閉,使得新工廠有條件成立。由於這項政策,到了1938年,英國已經具有用世界上最新技術裝備的工廠,有生產最新式武器的能力。

擔任首相

  1936年愛德華八世退位,喬治六世繼位,鮑德溫決定退休,由張伯倫接替,1937年5月28日張伯倫正式成為英國首相。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張伯倫並不是一位純粹的保守黨人,他一直不喜歡用「保守主義」著個詞,而經常宣稱自己是「聯合主義」。他是一位一神教信仰者,甚至不信仰主張三位一體的英國國教聖公會,他是自格拉夫頓公爵以來首位不信奉國教的英國首相。張伯倫雖然領導一個各黨派的聯合政府,但在內閣組成中他從不考慮各黨的平衡,而是依照自己的觀點任用大臣,只任用和自己觀點相同的人,甚至直接任用沒有黨派政治經驗的人。張伯倫在國內政策中主張改革,1937年通過《工廠法案》,規定最長工作時間,工作場所環境標準,改善工作條件;1938年通過《住房法案》,為改善棚戶區和住房擁擠區域提供補助,控制經濟住房房租;1937年通過《體育訓練法案》,鼓勵體育訓練和健康飲食,為人民提供義務體檢;1938年通過《煤炭法案》允許不同工業聯合;1938年通過《帶薪假日法案》,為一千一百萬工人提供了帶薪休假。當時由於大量國外廉價食品進口,英國國內許多土地荒蕪,農民協會要求對進口食品採取保護性關稅,張伯倫拒絕,引起許多農民不滿。張伯倫還建議成立奶製品壟斷區,讓奶製品企業控制價格,政府逐漸取消對牛奶、黃油、奶酪的補貼,但沒有被通過。

  他的政府還曾經主張更為激進的改革,包括廢除鞭刑;改革審判體系;將義務教育體系延長到15歲;建立醫療保險和家庭補貼等,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政府變更而沒有落實。張伯倫在位時,愛爾蘭希望完全獨立成為共和國,制訂了一部新憲法,只承認英皇為最高元首,並且自管對外事務,其他則完全獨立。英國政府承認這種改變,只是公開宣稱愛爾蘭英聯邦成員的地位沒有改變。張伯倫考慮到當時歐洲的局勢,希望一旦發生戰爭,愛爾蘭不會加入到和英國敵對的一方,因此作出許多讓步。愛爾蘭希望在北愛爾蘭問題上,英國保持中立,但北愛爾蘭選舉出自己的議會,強烈反對加入愛爾蘭,因此愛爾蘭沒有能夠統一。但是愛爾蘭和英國在二戰中還是保持了良好的關係,張伯倫和愛爾蘭第一任總統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在當時兩人達成的協議中,愛爾蘭收回了英國控制的三個港口,但賠付英國一千萬英鎊。這個協議招致了英國國內的一些反對,尤其是來自丘吉爾,但保守黨多數沒有支持丘吉爾,後來的評論認為這個協議為在戰時愛爾蘭支持英國鋪平了道路。

  張伯倫政府最受爭議的政策是1939年發佈的關於巴勒斯坦殖民地的白皮書,由於英國政府1917年的宣佈的《貝爾福宣言》,允許猶太人以購買巴勒斯坦土地方式回歸,但白皮書宣稱已經有450,000猶太人定居到巴勒斯坦,今後要控制這種趨勢,以限制購買土地的方式控制今後五年內只允許75,000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這個白皮書引起軒然大波,許多議員甚至內閣成員反對這項政策。戰爭發生後這項政策沒有能夠通過執行。

綏靖政策

  張伯倫鑒於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的災難,極端希望以任何代價在歐洲維持和平,認為可以通過談判避免戰爭。張伯倫是受傳統歐洲政治體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對手都承認他是一個誠實的人,他的思路與時代不合,因此他不顧自己內部的反對,尤其是來自丘吉爾的反對,力圖和希特勒達成和平,他自己稱之為執行一個「綏靖政策」。

  1938年9月12日,希特勒揚言要對捷克斯洛伐克採取軍事行動。德國軍隊開始大規模地向邊境集結。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立即實行軍事動員,歐洲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張伯倫按捺不住內心的恐懼,9月13日晚,他迫不及待地向希特勒發出一份「特急電報」:「鑒於局勢日益嚴重,我提議立即前來見你,以尋求和平解決的辦法,我提議乘飛機來,並且準備就在明天啟程。」

  1938年9月15日,張伯倫得到法國同意,拖著衰老的身軀,生平第一次乘飛機抵達慕尼黑,然後又坐火車到達希特勒的別墅所在地——伯希特斯加登。希特勒並沒有按照外交禮儀去機場或火車站迎接,只是在別墅的台階上靜靜等候張伯倫的「光臨」,這對一國政府首腦來說,的確是不平常的冷遇。張伯倫到達的當天,就同希特勒舉行會談。希特勒氣勢洶洶地恐嚇張伯倫,說什麼如果因蘇台德區問題而引起衝突,他將「準備迎接任何戰爭……決不會後退一步」。他詢問張伯倫,「英國政府是否同意割讓蘇台德區?」張伯倫當即表示贊成蘇台德區脫離捷克斯洛伐克,並表示把這個意見帶回英國,爭取內閣批准,並和法國磋商。他再三乞求希特勒不要使用武力,希特勒同意在「兩人再次會晤前,德方不採取任何軍事行動」。 1938年9月16日,張伯倫從慕尼黑飛回倫敦,當晚就召開內閣會議,他在同僚面前大肆鼓吹,只有把蘇台德區割讓給德國才能避免戰爭。9月18日,法國總理達拉第和外交部長龐納應邀到倫敦會談。在張伯倫建議下,英法兩國政府制訂了一份要求把「凡是蘇台德區日耳曼籍居民佔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全部領土,都直接轉讓給德意志帝國」的聯合方案。9月19日,英法兩國政府向捷政府發出照會,強迫貝奈斯接受這個方案。由於捷人民的惱怒和反對,9月20日,捷政府拒絕了英法建議。對此,英法政府十分惱火,威脅貝奈斯政府說,如不改變態度,就要負起「挑起戰爭的責任」。英國以不給捷援助、法國不履行法捷條約相要挾,終於迫使貝奈斯政府就範。9月2l日下午,捷政府照會英法政府, 「以沉痛的心情接受英法兩國的建議」,並對捷人民發表廣播說:「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因為我們被人拋棄了。」

  1938年9月22日,這位自命為歐洲「和平使者」的張伯倫,違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意願,無視世界輿論的責難,夾著公文包,帶著英法聯合方案,登上飛機,第二次飛往德國,繼續與希特勒進行骯髒的政治交易。 這次會談在萊茵河畔戈德斯堡舉行。會談一開始,張伯倫就滔滔不絕訴說他如何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使英法政府和捷政府接受了希特勒在上次會談時提出的要求,他以為這樣希特勒就該表示滿意了,但是,法西斯的慾望是難以填平的。希特勒又向張伯倫提出了更高的要價:在幾天之內,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和警察立即撤出蘇台德區,由德國對蘇台德區實行軍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境內其他所有操德語的地區也要統統歸並德國。希特勒威脅說,如果這些要求遭到拒絕,「只好尋求用戰爭解決問題的途徑」。張伯倫以「調解人」身份答應把希特勒提出的戈德斯堡備忘錄轉交給捷克斯洛伐克,並要求在進行「調解」期間,德國不要使用武力。

  1938年9月25日,捷政府拒絕了希特勒提出的新要求,堅持同意9月18日的英法聯合方案。9月26日,張伯倫同法國總理達拉第和外交部長龐納進行商談,發表了會談公報,聲稱兩國政府在所有問題上意見一致。當捷政府拒絕戈德斯堡備忘錄後,9月26日,希特勒發表演說,再次進行戰爭威脅,大叫什麼「如果到10月1日,蘇台德區還沒有交給德國,我希特勒將親自作為第一個士兵去同捷克斯洛伐克作戰。」隨後,德國宣佈三軍總動員,大有踏平捷克斯洛伐克之勢。對希特勒的演說,張伯倫感到心神不安,他利用希特勒的戰爭叫囂,再次給捷政府施加壓力。9月28日,他給希特勒又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再次去柏林,並建議召開英法意三國代表參加的國際會議,努力使希特勒不經過戰爭,就能實現自己的要求。希特勒表示同意張伯倫的建議,立即向英法意政府首腦發出了邀請。9月29日,張伯倫為了完成出賣捷克斯洛伐克的骯髒交易,第三次飛往德國。29日深夜,四國首腦舉行慕尼黑會議,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被排斥在外的情況下,按事先達成的交易很快起草出會議文件,決定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台德區及與奧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區割讓給德國。捷克斯洛伐克慘遭肢解。次日凌晨l時,四國首腦在慕尼黑協定中宣佈「原則上同意」為維護歐洲和平而將蘇台德區併入德國的計劃。幾個小時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被迫宣佈接受「慕尼黑協定」。30日早晨,疲憊不堪的張伯倫與希特勒繼續會談,簽署「英德宣言」,宣佈兩國「彼此將永不作戰」,「決心以協商辦法」解決一切爭端。張伯倫對這一紙互不侵犯的宣言十分滿意,回到倫敦即得意忘形地對歡迎的人們揮著那張有希特勒簽字的宣言,宣稱:「從今以後,整整—代的和平有了保障。」「現在我請你們回去,在你們的床上安心睡覺吧!」 但是,受到縱容的侵略者總是慾壑難填。慕尼黑協定墨跡未乾,希特勒即下令出兵佔領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此後不到一年,希特勒又向波蘭開刀。張伯倫政府在國內人民和世界輿論的壓力下,於9月3日對德國宣戰。張伯倫在宣戰演說中無可奈何地說:「這對我們大家來說都是一個可悲的日子,而對任何人都沒有比對我來說更為可悲了。我曾為之奮鬥過的一切,我曾希望過的一切,在我的公務生活中我曾信奉過的一切,都毀滅了。」張伯倫在對德宣戰的同時改組內閣,吸收強硬派的代表人物參加戰時內閣,丘吉爾擔任海軍大臣並主持軍事協調委員會,艾登擔任殖民事務大臣。張伯倫雖然仍為首相,但是影響力卻大為減弱。 德國入侵波蘭後,英國和法國表面上在履行保障波蘭安全的諾言,實際上並未出兵援助波蘭。英法軍隊按兵不動,宣而不戰。希特勒利用這種「奇怪的戰爭」所提供的大好時機而於1940年4月9日對丹麥和挪威發動閃電攻擊,英國遠征軍在隨後發生的挪威戰役中遭到失敗。在5月7日至8日英國下院就遠征軍的失敗及其對形勢的影響舉行的議會辯論中,艾默裡議員朝張伯倫高喊:「看在上帝的面上,走吧!」。前首相勞合·喬治則以辛辣的語調嘲諷說:「首相曾經籲請大家作出犧牲」,「首相應該以身作則,首先作出犧牲,因為在這次戰爭中,沒有比首相犧牲自己的職位,更能對勝利作出頁獻了。」德國5月10日又出動大軍進攻比利時、荷蘭、盧森堡,直逼英法本土,英國輿論嘩然。張伯倫被迫於5月10日引咎辭職,由丘吉爾接任首相職務。

引咎辭職

  第一次危機是納粹德國在1938年派兵進駐奧地利,並將之吞併,張伯倫政府認為這是一件無法挽回的事件,為此保持沉默。第二次是在1938年9月,當德國威脅進攻捷克,宣稱要保護蘇台德地區的德裔居民。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一起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簽署了《慕尼黑協定》,允許德國吞併蘇台德地區,幾乎答應了希特勒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發動新的戰爭。回國後,在機場張伯倫就揮舞著協定宣稱「這是歷史上第二次英國首相從德國帶回保持尊嚴的和平,我相信這就是我們一個時代的和平。」

  1939年3月,希特勒的軍隊入侵整個捷克斯洛伐克,張伯倫感到被欺騙,斷然放棄綏靖政策。宣稱如果納粹進攻波蘭,英國將給予武裝支援。對於無視納粹德國的崛起,鮑德溫政府應該承擔許多責任,但歷史上張伯倫是最受譴責的,實際上當時他的和平觀念受到許多人的擁護。他倍受譴責主要也因為他個人的頑固、不接受不同意見的特性,他解除所有不同意他對外政策的內閣成員職務。他認為自己作為英國領導的責任就是維持歐洲的和平,他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用善意對待德國,盡量滿足他們的願望。他一廂情願地以為作為領導的人必然會講道理,所以希特勒也應該是一位講道理的人。張伯倫在戰爭爆發前有一個綽號:「我愛柏林先生」。不過沒有人能指出,如果英國當時不實行綏靖政策,結果會有什麼不同。當時法國不願意發生戰爭,意大利加入了軸心國,美國保持孤立主義,英國在當時主要列強中實際上沒有同盟者。張伯倫利用這段時間加速英國重整軍備計劃,健全了雷達防禦系統和空軍的更新,這一切對於後來的邱吉爾領導的英國保衛戰起了關鍵性作用。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但張伯倫政府並沒有立即宣戰,因為法國只有防禦沒有進攻的意圖,張伯倫只是宣稱如果德國在兩天內撤出波蘭,英國將協助他們舉行談判,他受到議會的極大壓力,保守黨議員領袖警告他如果再不宣戰,政府將會垮台,在取得法國同意和英國步調一致的允諾後,直到9月3日,英國才正式宣戰。宣戰後張伯倫重新改組政府,邀請丘吉爾進入戰時內閣,擔任第一海軍大臣。戰爭開始的頭八個月被稱為「假戰」,因為沒有任何交戰行動,一直維持到希特勒進攻荷蘭時英國才真正進入戰爭。這期間主要衝突發生在海上,丘吉爾的作用開始顯露出。蘇聯入侵波蘭和芬蘭,引起要求對蘇聯宣戰的呼聲,但張伯倫認為只有對德國的戰爭結束才有可能,所以英國始終沒有對蘇聯作出任何表示。

  1940年4月,德國入侵挪威,聯軍前往幫助挪威,但失敗了,不得不撤回。5月7日挪威陷落,一位議員在議會發言引用了克倫威爾解散議會時的宣言:「你們在這裡坐的時間太長了,沒有幹出任何好事,走吧,讓我們以上帝的名義告訴你們,滾!」第二天國會舉行對張伯倫政府的不信任動議投票,當時有40位原來支持政府的議員投了反對票,雖然政府最終贏得了信任投票,但是張伯倫很清楚自己也該下台了,他希望自己下台後能組成一個保守黨政府,但議會強烈要求仍然組成聯合政府。當時有兩個可能的人選:丘吉爾和哈利法克斯勳爵,但哈利法克斯勳爵認為自己作為上議院議員領導政府不合適。張伯倫想要求工黨組成聯合政府,詢問工黨是否同意,問題是:工黨是否同意參加由他自己領導的政府?如果不同意,是否同意參加由其他人領導的政府?工黨領導層答應第二天給予答覆。5月10日,德國入侵荷蘭、比利時和法國,張伯倫原本有意繼續留任至新一輪的危機完結。不過工黨答覆說同意參加聯合政府,而且不同意由張伯倫領導。最終在1940年5月10日晚,張伯倫向國王遞交辭呈,正式推薦丘吉爾繼任英國首相。

晚年生活

  張伯倫辭去首相職務後,仍然是保守黨黨魁。雖然工黨和自由黨慫恿丘吉爾從政府中開除張伯倫,但由於張伯倫仍然得到大部份保守黨議員的支持,所以丘吉爾仍然請他留在戰時內閣。丘吉爾最初想任命張伯倫為財政大臣,但受到工黨和自由黨的強烈反對,最後任命他為樞密院議長,並掌管重要的樞密院議長委員會。張伯倫繼續忠實地執行自己的工作,並為政府提供許多有益的咨詢。到了1940年,德國提出和英國議和的條件,幾乎引起政府的分裂,張伯倫最初支持接受條款,但丘吉爾成功地說服張伯倫和他站在一起,反對議和。張伯倫仍然受到大部份保守黨議員的擁護,而丘吉爾卻只受到工黨和自由黨議員的擁護,張伯倫擔心這種現象會削弱政府,於是在各種場合鼓勵保守黨議員支持丘吉爾。但這時開始,社會輿論開始不希望張伯倫繼續在政府任職,並攻擊張伯倫,張伯倫則希望丘吉爾能壓制媒體的攻擊,因為他一直只視丘吉爾為戰時臨時政府,戰後他可以重新回來掌權。但7月份的時候,張伯倫的健康狀況開始惡化,並因胃癌而作了手術,雖然其間似有起色。但9月份的時候,他的健康狀況已不允許繼續工作,於是在1940年9月30日他辭去黨魁和樞密院議長的職務,回漢普郡養病,但經過國王和丘吉爾的特批,國家各種文件仍然送他閱批,使他能瞭解國家的局勢。到1940年11月9日,他在漢普郡赫菲爾(Heckfield)附近的夏菲爾園(Highfield Park)病逝,享年71歲。1941年4月15日張伯倫的房產以84,013英鎊的價格賣掉。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希特勒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