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希特勒為什麼能辦出那時代最出色的奧運會?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在柏林舉行,由於如今法西斯主義和希特勒的結局塵埃落定,論者認為那是國際奧委會一個歷史性錯誤。成敗論英雄的窠臼處處體現,但德國當時的軟硬件舉世第一,乃無法迴避的事實,其中當然包括經濟實力、民氣,以及對社會矛盾的掩蓋能力、高明的欺騙手段。
一戰結束後,全世界沒有比德國更加淒慘的國家,新成立的魏瑪共和國一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的普世做法,在馬克兌換美元到1:4.6萬億的罕見通脹中,通過了《魏瑪憲法》和一系列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此時奠定的德國福利制度,成為當今德國人幸福生活的保障,卻因為無米之炊的現實困境,成為希特勒上台和德國全民性法西斯化的基本原因。
納粹用一個主義、一個政黨統帥全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所近代化大學——柏林大學曾以學術獨立自由著稱,可其學子們卻於1933年演出焚書慘劇,拉開了著名詩人海涅早就預言過的「今天哪裡在燒書啊,明天那裡就燒人」的序幕,大批具有民主思想和猶太血統的知識分子被持續清洗和驅逐。
納粹宣傳機構用別國尚處於陌生階段的飛機空降演講、城鄉普及無限廣播洗腦、大型夏日群眾音樂會、編纂國學辭典、用傳統文化節日替代世界性節日等方法,用法西斯文化民族主義洗腦,激發瘋狂的民族熱情,使德國成為最早爬出戰後困境和30年代經濟危機的國家。西方的羅斯福、東方的蔣介石等新銳世界級元首,都給予了希特勒極高評價,蔣介石的《偉人希特勒》就是說明,日本、意大利更不用多言。何況奧委會?德國也成為此次派出運動員和得金牌最多的國家。
1936年柏林奧運會的創舉也為後人所繼承,比如奧運火炬、大型團體操、首次通過電視向全球轉播,等等。尤其1936年7月20日柏林奧運會聖火在奧林匹亞點燃,希臘人康斯但丁作為現代奧林匹克火炬接力歷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開始了舉世矚目的奧運火炬傳遞。火炬接力活動歷時12天,穿過希臘、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國,最後抵達柏林,這場狂奔同時成為納粹德國的動態宣傳。
耐人尋味的是,此時納粹迫害已經開始三年,竟然鮮見抵制。聰明的希特勒事先已經預測到了這種後果,因而在瘋狂的排優運動中,組織猶太人方陣出席開幕式,掩蓋其政策實質和實際作為,給世人展示各民族團結和諧的面貌,以至於國際奧委會在開賽之前驅逐了一名美籍德國人歐內斯特·李·楊克,因為他號召全球運動員抵制本屆奧運會。
但這遠非問題的全部。人們都是功利的,德國和全世界都看到的是經濟發展和希特勒給德國人民的許諾,而忽視國社黨、納粹精神實質的終極危害。直到全世界籠罩在納粹死亡威脅和德國失敗前夕希特勒命令炸毀德國所有煤氣、自來水管道、電纜之時,人們才看清了希特勒的本質。如果希特勒的心腹也跟他一樣,認為失敗的德國人不配活著而執行了他的命令,德國和德國人的前途將不堪設想。
騙子一到山窮水盡之時,必然凶相畢露。所謂為國家為民族,神馬都是浮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