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朝鮮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的生平
李裪(韓語:이도;1397.4.10-1450.2.17),即朝鮮世宗(韓語:조선 세종 ),字元正(韓語:원정 )。是李氏朝鮮的第四代國王,1418年至1450年在位,共32年。
世宗在位期間朝鮮社會文化得到長足發展,此時期創造了諺文,世宗被認為是朝鮮王朝的最出色的國王之一,因此被尊稱為"世宗大王"。
1450年,世宗去世,初葬廣州獻陵,睿宗元年移葬驪州城山英陵。廟號世宗,明朝賜謚號"莊憲",朝鮮加謚曰"莊憲英文睿武仁聖明孝大王"(韓語:장헌영문예무인성명효대왕 )。韓國人為世宗大王(韓語:세종대왕 Se)。
李裪,字元正。公元(1397-1450)在位三十二年。
朝鮮太宗有嫡子四位,分別是長子即世子李褆、次子孝寧大君李補、三子忠寧大君即世宗李裪、四子誠寧大君李褈。從上述四子的封號我們不難看出,世宗李裪並不是繼承王位的第一繼承人,而應該是當時的世子李褆,並且世子李褆還曾前往明朝覲見過成祖朱棣,對明朝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訪問"永樂六年,世子禔來朝,賜織金文綺。及歸,帝親制詩賜之。"(明史朝鮮列傳)。但後來在永樂十六年,太宗卻廢掉了世子,改立了世宗。"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學,國人所屬,請立為嗣……"(同上)。何謂不肖,李朝實錄的解釋是"嫡長子褆為世子,迨年既冠,不好學問,沉於聲色……"(李朝世宗實錄)。那麼誰來做世子呢?太宗當然喜歡好學不倦的忠寧大君,可臣屬們是這樣想的嗎?於是君臣間有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談話:一天,在開京大臣們奏請廢世子。太宗突然說我想立李褆的長子為嗣,表面上是想實行嚴格得嫡長子繼承製,可暗地裡是探探大臣們的口風。誰不知道洪武皇帝就是如是做,才會招致"靖難之役"的發生。所以大臣們都說:"大王啊!您教養世子無微不至,而世子呢!還是這個德性。再說,哪有爸爸在封兒子的,您還是換一個人選吧!"太宗說:"忠寧大君李裪天性聰明 、好學不倦、即使是三伏天和三九天,他照樣整晚讀書,而且瞭解政事,每每發生大事,他總能想出一些,一般人想不到的辦法……",大臣們也連忙稱是。這樣年輕的忠寧大君李裪就成了朝鮮新的大王。
世宗李祹無疑是朝鮮王朝歷代國王中最具文藝氣息的君主,他被譽為"聖君世宗"。欽慕漢文化,對於中國的經典著作達到了癡迷的程度,平日裡手不釋卷,他的青少年時代大概都是在書堆中渡過的。在《朝鮮王朝實錄》中的《世宗莊獻實錄》裡,記載了一個關於世宗少年時代書蟲生活的故事。世宗年少時十分酷愛讀書,以至於廢寢忘食的地步。世宗的父親太宗看見孱弱的兒子終日抱著書卷,心裡心疼得不得了,他只好暗中吩咐宮人悄悄把兒子的書都藏起來,好讓書獃子稍微休息一下。宮人們趁世宗不注意的時候,將書都收藏起來。世宗發現書都不見了,心裡感覺十分鬱悶。正在這個時候,他發現地板上還有一本沒有來得及收走的書。世宗十分高興,他奔跑過去撿了起來,又坐到一邊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太宗看見這個情形,搖著頭對左右說:"好學不倦,看來真是天性所致的了。"所以博學多聞的世宗,無論在天文、音韻、曆法、軍事上都有所建樹,而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應該得益于于他對於漢文化精髓的繼承與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