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彎西方封建制的最後根稻草:普奧戰爭
曾經的歐洲並沒有像現在的歐洲,是由一個個國家組成的,在羅馬衰亡後,分封製成了整個歐洲的主體,分封制使得整個歐洲很多國家都只是是一個鬆散的聯合,一座座城市是一個個政治主體,神聖羅馬帝國也只是徒有虛名,法國最早統一所以法國佔據了先機,好不容易多國聯合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侖,歐洲進入了一場新的洗牌,而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領導下,進行了一些列的對外戰爭。
進行對奧戰爭,是普魯士領導德國統一的關鍵性一步。俾斯麥對此花費了巨大精力。從1864年10月即對丹麥的和約簽字開始,俾斯麥就領導普魯士政府積極投入戰爭準備工作,決心使用軍事力量來解決普魯士在德意志的霸權問題。
這場戰爭的爆發,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意外,而且陣線早已分明。站在普魯士方面的,有梅倫堡、奧爾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漢堡、不來梅和呂貝克3個自由市。站在奧地利方面的,有薩克森、漢諾威、巴伐利亞、巴登、符騰堡、黑森一加塞爾、黑森一達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聯的其他成員國。從大邦國的數量和人口、面積來說,奧地利方面佔有優勢。但是,從軍事實力來說,普魯士則顯然強於對方。當時,普魯士方面的總兵力已多達63萬人,而奧地利方面的實力,總共只有約58萬餘人。不過,奧地利處於內線陣地,且其騎兵和炮兵都在數量上佔有優勢,並便於機動作戰。因此,奧軍當局準備以消極防禦等待對方進攻。他們以為,這樣可以延緩戰爭的進程,在此期間,加速擴充兵力,積蓄力量,然後施行反擊,再以優勢兵力一舉擊敗進犯的普軍。由於被迫實施兩線作戰,奧軍將其兵力分為2個軍團:以8萬人編成南方軍團,對付意大利軍隊;以其餘軍力編成北方軍團,對付普軍;該軍團獲得薩克森軍增援後,兵力達26.1萬人,由貝奈德克將軍統一指揮,並迅速地在奧地利北部的摩拉維亞境內集結,抵禦普軍從西裡西亞南下進攻。
普魯士方面,戰爭的實際指揮者為總參謀長毛奇將軍。他根據自己領導制訂的作戰計劃,利用先進的鐵路運輸線實施戰略輸送,使用先進的電報手段進行統一指揮,從而克服了遠距離機動和外線作戰所帶來的困難,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25萬餘人的兵力和800門火炮集結到了薩克森和奧地利的邊境地區,使之在寬度約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結和展開。
根據作戰部署,普軍在這個預期的主戰場上分成為3個軍團:易北河軍團,由赫爾瓦特·畢騰菲爾德將軍指揮,約4.6萬人,在萊比錫東西一線展開;第1軍團,由腓特烈一卡爾親王指揮,約9.3萬人,在易北河以東至格爾利次一線展開;第2軍團,由王太子腓特烈一威廉指揮,約11.5萬人,在格爾利次以東至奧得河一帶集結。
三線作戰
隨著普軍戰略展開的完成,雙方開始交火,戰爭進程發展迅速。但是,整個戰爭是在3個戰場上差不多同時展開的,其決定性的作戰行動發生在波希米亞戰場上,它決定了戰爭的命運。
在南線,即意大利戰場,由奧意軍隊交鋒。戰事一開始,形勢就對奧地利有利。本來,意大利擁有一支人數頗多、裝備精良的軍隊。它由國王維克多一厄曼紐爾二世親自統率,主動地向阿爾布特將軍率領的奧地利軍隊出擊。可是,6月24日,兩軍在庫斯托查發生的第1場會戰中,意軍竟被打得慘敗,官兵四處散逃,以致達到無力再戰的程度。俾斯麥對自己的盟軍如此缺乏戰鬥力感到非常惱火,但卻無可奈何。意軍的慘敗使普軍迫敵兩線作戰的戰略計劃不能實現。奧軍在意大利獲勝以後,並沒有繼續發展攻勢,而是放棄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力駐防,而將大部分兵力迅速調回多瑙河沿線,以支援形勢緊迫的北戰場作戰。
在西線,即德意志戰場,是由普魯士軍隊對奧地利陣營中一些成員國的進攻。宣戰後,普軍迅速開進了奧地利的盟邦漢諾威、黑森一加塞爾和薩克森等毗鄰國家。這些國家的軍隊,在普軍的強大威勢之下節節後退。薩克森軍隊被迫撤退到摩拉維亞地區,並在那裡與奧地利的軍隊會合,併入了貝奈德克將軍指揮的北方軍團。6月27日,馮·法爾肯施泰因將軍率領普軍5萬餘人,挺進到朗根薩爾察附近,在那裡大敗漢諾威軍隊,進而圍困了漢諾威城。6月29日,漢諾威王奧格爾格宣佈投降。爾後,在7月初,法爾肯施泰因揮軍南下,準備先佔領法蘭克福,隨後向巴登和符騰堡進軍。
在北線,即波希米亞戰場,由普軍發起主要突擊。起初,毛奇命令3個軍團向東移動:第1軍團向尼斯河以東挺進,第2軍團進至格爾利次以東地區,易北河軍團則沿易北河南移,向第1軍團右翼靠攏。6月22日,易北河軍團佔領了德累斯頓,隨後即與第1軍團匯合。這時,毛奇得知奧軍正由摩拉維亞向西北方向的邊境開進,於是當機立斷,命令第2軍團翻越蘇台德山脈,回師向西南突進;第1軍團和易北河軍團則沿厄爾士山脈的隘路行進,向山南進軍。這樣,普軍構成鉗形攻勢,分進合擊,首先消滅貝奈德克統率的奧軍主力,然後直取維也納。
戰爭後期
6月25日,普軍按命令向前開進。兩路大軍都因為並不知道奧軍的具體位置而摸索前進,指揮又無法協調,因而在翻山越嶺通過山隘時,行動頗為緩慢。此時,正在朝西北方向開進的奧軍,如能利用普軍行軍困難之機,扼守山南各個隘口,本來是有把握將普軍各個擊破的。遺憾的是,貝奈德克將軍不是高明的戰略家,他白白地坐失了良機,致使普軍順利地通過了山地,進入到山南地區。6月26日,進到山南的普軍易北河軍團和第1軍團,在伊塞爾河西側與奧軍阿爾貝耳特將軍率領的2個軍相遇。阿爾貝耳特不敢固守伊塞爾河,未經嚴重戰鬥即撤出該地區,主動朝東南方向退卻。易北河軍團抓住良機,乘勝追擊。此時,普軍第2軍團還在翻山越嶺,艱苦推進。
同一天,即6月26日,貝奈德克率領的奧軍主力,共6個軍28萬餘人,已經到達易北河上游亞羅默希以西地帶。他在那裡觀望等待,企圖在普魯士的兩路大軍之間選擇一路,準備集中力量予以打擊。次日,奧軍主力一部與普軍的第2軍團相遇,結果被行軍疲乏的普軍打敗。貝奈德克得知警戒部隊遭到打擊的消息,命令部隊向西撤退,打算在波希米亞境內集中其全部兵力,然後選擇二者之一進行打擊。可見,撤退的後果只能是軍心浮動,體力損耗。其西面此時正好也陷入困境。阿爾貝耳特在伊塞爾河失利後,追擊的普軍步步逼進;東線的普軍第2軍團在打敗奧軍警戒部隊後,也步步跟進,咄咄逼人。這樣,奧軍頓時喪失了主動權,處在普軍兩路部隊的夾擊之中。6月30日,貝奈德克率奧軍主力向東南退卻,以逃避普軍的鉗形攻勢;7月1日夜間,奧軍到達易北河的上游河畔,位於凱尼格列茨與薩多瓦之間的高地上。貝奈德克眼見形勢危急,決心在7月3日向南渡過易北河,經由帕爾杜比策向南方撤退,爾後再徐圖抵禦之策。然而,他還沒有來得及南撤,決定性的薩多瓦會戰便打響了。
在當時的戰況發展中,普軍也顯得相當混亂。各軍團分別進攻,缺少協同配合,有的已經失去統一指揮,一時竟摸不清奧軍撤退的方向。他們大都以為奧軍必定向南撤退,經由帕爾杜比策回守維也納。而實際上,奧軍因為南翼被堵,只有向東開進。由於普軍統帥部未能及時掌握情況,普軍官兵因連續行軍作戰而疲憊不堪,加上第1、第2兩個軍團以及奧軍一些部隊互相混雜在一起,統帥部也就一時無法進行指揮和調整,以致未能組織有效的戰術追擊,使奧軍避免了全軍覆滅的厄運。
薩多瓦決戰以普軍的大勝而結束了。奧軍的傷亡和被俘人員雖然達4.5萬餘人,但總司令貝奈德克仍率主力約15萬餘人安全地撤退了。普軍在作戰中的傷亡,總共約達1萬人。但是,經此一役,戰爭中的命運也就最後決定了,奧地利已經無力再戰。
7月5日,由於奧地利皇帝弗蘭茨·約瑟夫的請求,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出面調停。當時,普軍是有能力繼續進攻的。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普王威廉和他的將領們,都要求繼續進軍,攻佔維也納,徹底擊潰奧地利。然而,頭腦清醒的俾斯麥卻有政治遠見,他擔心戰爭一旦拖延,將引起法國的干涉,或者在被擊潰的奧地利境內發生革命,從而使普魯士統一德國的計劃毀於一旦,因而力主談和。他認為,如果過分地傷害奧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們孤注一擲,甚至鋌而走險,那麼,在未來必將來臨的普法戰爭中,將不能爭得奧地利的中立,對普魯士很為不利。因此,他力排眾議,主張立即締約,甚至對國王以辭職相威脅。普王威廉一世在權衡利弊之後,終於讓步。7月22日,普奧雙方代表在尼科爾斯堡進行談判;26日,簽訂《尼科爾斯堡預備和約》。
為了避免法國或俄國干預戰爭,俾斯麥勸諭威廉一世迅速跟奧地利議和,不急於求成。奧軍接受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調停,8月23日,雙方正式簽訂《布拉格和約》。和約規定:德意志聯邦議會解散,奧地利完全退出舊的北德意志聯邦。而普魯士則有權建立以它為首的北德意志聯邦;奧地利把它對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斯泰因的管理權全部讓給普魯士,並向普魯士償付一筆大的賠款;同時,奧地利還把威尼斯割讓給意大利。
一個更為團結的德意志國家雛形已經顯現出來,德國的崛起已經在所難免,而普魯士顯然通過了著一些列的對外戰爭,成了領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