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倫哥戰役的意義和地位:拿破侖的果敢成就了他
出敵不意,出奇制勝
首先,他有效地製造和利用了敵人在判斷上的錯誤,真正做到了出敵不意,出奇制勝。出敵不意,攻其無備,這是拿破侖慣用的作戰手段。在他第一次進軍意大利的戰爭中,曾經非常出色地採用過這種戰法。但是,那一次僅僅局限在戰役和戰術範圍之內,而在馬倫哥戰役中,這種手段已經擴大到了戰略範圍。戰役開始前,奧軍認為,法軍只能從亞平寧山進入北意大利,別無他路。這是法國人在歷史上入侵意大利經常所走的一條老路。這一次,拿破侖一反常規,偏偏避開了他在第一次意大利戰爭中也曾走過的那條路線,而選擇了一條歷史上很少有人走過、在一般人眼裡根本無法通行的道路。結果,完全出乎奧軍意料之外,達成了戰略上的突然性,收到了戰略奇襲的效果。正由於這一戰略奇襲,他成功地避開了梅拉斯的主力,彌補了自己兵力的不足。
戰役開始前,為了隱蔽自己的真實企圖,造成敵人的判斷措誤,拿破侖成功地採取了一系列戰略性的欺騙和偽裝措施。例如,在瑞士方向故意示弱於敵,有效地隱匿了預備軍團的真實面目和行軍路線,並使敵人錯誤地判斷了法軍的真實企圖。事實證明,馬倫哥戰役不愧是戰略欺騙和戰略奇襲的一個傑作。
趨利避害,避實就虛
其次他機敏地抓住了決定整個戰役勝負的關鍵,能夠在複雜的形勢下趨利避害,避實就虛。趨利避害,避實就虛,這是克敵制勝的要訣,強軍必須恪守,弱軍更要遵循。拿破侖率領預備軍團翻過大聖伯納德山口,進入北意大利後,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迅速南下,增援馬塞納,傾全力解熱那亞之圍,使意大利軍團免遭覆滅的厄運;另一種是暫時置馬塞納於不顧,迅速揮師東進,直取倫巴第的首府米蘭,遮斷奧軍退路,以求一舉切斷奧軍主力與本土之間的聯繫,迫使奧軍北撤,爾後與其進行決戰。拿破侖從戰役全局出發,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作出了選擇後者的正確決策。
當時,拿破侖如果揮師南下,去解熱那亞之圍,那麼,勢必過早地與奧軍主力決戰,這就很容易被強敵擊敗,而且,那時法軍後方交通不暢,尚有後顧之憂,貿然與奧軍決戰,一旦失敗,後果是不堪設想的。相反,揮師東進以後,馬塞納軍雖有覆沒的危險(實際上後來馬塞納也率部投降了),但是,這卻可以避敵精銳,擊其虛弱,格矛頭指向敵人最薄弱和最敏感的部位,可以奪得敵人的後方基地,切斷敵人賴以生存的交通線,從而在根本上動搖敵人,在精神上給敵人以巨大震撼。後來的事實證明,拿破侖這樣做的結果,造成了極其有利的態勢,為奪得戰役的勝利創造了條件。
指揮若定,臨危不懼
第三,他沉著冷靜地應付著險象叢生的戰鬥環境,在關鍵時刻指揮若定,臨危不懼。對一般將領來說,在情況發展順利時,指揮自如,並不是一件怎麼困難的事情。要在情況危急關頭鎮定自若,做到臨危不亂,則是一項不大容易達到的要求。拿破侖在馬倫哥戰役中,正好顯示了這樣一個突出的特點。在六月十四日下午的幾個小時裡,法軍的處境可謂岌岌可危。按照一般人的看法,出現了這種情況,法軍肯定是必敗無疑了。可是,拿破侖卻仍然鎮定自若,繼續從容不迫地指揮部隊抗擊敵人的進攻,並且因而爭取了時間,等到了援兵的到達。儘管德賽率部隊及時趕到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拿破侖在這危急關頭的堅定態度,對於穩定法軍的情緒,鼓舞法軍繼續進行頑強的抵抗,無疑是有重要作用的。沒有他的堅定指揮,則法軍早在德賽的援軍到達以前就崩潰了。
拿破侖對於馬倫哥戰役的作戰指揮,固然有著成功的經驗但是也暴露了一些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