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當戰役背景:普魯士逐漸強大希望統一德意志
普奧戰爭結束以後,普魯士日漸強大,但是,緊靠法國南部的四個小國還仍然沒有被俾斯麥統一,而俾斯麥是下決心要統一除奧地利以外的所有德意志的國家。
所以要實現德意志的最後統一,必須統一這個小邦國。可是,俾斯麥知道,這四個小國緊靠法國,法國也早懷有吞併之心,一旦普魯士強行佔領,法國豈會善罷甘休?更何況,法國離德國最近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俾斯麥也早就瞄準它們了。
對於正處高峰時期的俾斯麥來說,找個借口與法國打一仗,既統一了南部四小國,又佔領了阿爾薩斯和洛林,這是再合適不過了。可是,與法國開戰的機會遲遲未到,俾斯麥等得手癢癢的。
再說法國一方,當時是拿破侖的侄子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當皇帝,史稱拿破侖三世。這個人是個政治陰謀家和軍事冒險家。1848年法國大革命失敗後,他竊取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大權,又於1851年12月發動政變,恢復帝制,建立了歷史上所說的法蘭西第二帝國。
拿破侖三世是個獨裁、殘暴、狂妄之徒,總希望通過戰爭稱霸歐洲,當時皇后歐仁妮就直言不諱地說:「不發動戰爭,我們的兒子怎麼當皇帝?」
這樣一個人,當然不會坐視普魯士的強大而不顧。他曾露骨地表白,「德意志不該統一,應分成三個部分,南北德國應該對立起來。這樣法國才可以從中漁利。」
不僅拿破化三世如此,當時法國的另一位大臣梯也爾也哀歎:「奧地利的失敗意味著法國400年來遭到的最大災難。從此,失去一張阻止德國統一的王牌!」
這樣,普、法雙方各懷鬼胎,開始了明爭暗鬥,都在尋找挑起戰爭的契機。
法國率先一步,普奧戰爭剛結束,三世就派人要求普魯士兌現戰前許下的諾言,要求普魯士同意法國侵佔比利時和盧森堡。並婉言提起德意志南部四小國的領土劃分問題。這無異要從普魯士身上咬去一塊肥肉,「鐵血宰相」俾斯麥當然不會同意。不過他使了個心眼兒,沒有明確予以拒絕,而是要求法國把這事寫成備忘錄,「我好回去給我們國王商量」。法國大使不知是計,就照辦了。
俾斯麥拿到備忘錄,沒有去見皇帝,而是把它送給了同樣想稱霸歐洲的英、俄,試圖挑起英、俄與法國的矛盾。拿破侖三世知道了俾斯麥的做法,火冒三丈,決心與普魯士決一雌雄!
儘管如此,法國並未立刻動武。但接踵而至的西班牙王位繼承人問題,終於使戰爭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