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密戰役什麼時候爆發的?瓦爾密戰役的背景
瓦爾密戰役(Battle of Valmy) 1792年9月20日,法蘭西革命軍隊為一方,奧普聯軍及入侵法國企圖撲滅革命力量恢復君主制度的法僑保皇黨分子支隊為另一方,在瓦爾密(法國馬恩省的村莊)地域進行的一次交戰。雙方在10天交戰期間基本上就是大炮對轟,最後聯軍因後勤問題自動撤退。
18世紀末的法蘭西共和國,是一個由革命理想主義催生的政權。1792年,一名法國軍人在蓬圖瓦茲喊出"自由、平等、博愛,否則去死!"的口號,清晰地表明革命已經深入人心,任何革命的反對者都將被視作敵人來對待。在革命政府統治期間,過去的僱傭兵也換上了"國民士兵"的頭銜,並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衛士。法國革命軍的一名炮兵曾在1793年寫道:"我對祖國的敵人毫無憐憫,他們應該流血,而且還要繼續流血!我要為我的兄弟們所流的鮮血報仇,那些反革命就該死在革命者手中。"復仇和製造恐怖已成為這些士兵的直接動力,接著他們又會去喚醒那些置身於政治之外的同伴們,直到整個國家都處於無法遏止的憤怒之中。
1792年8月,普魯士王國、奧地利帝國及其他幾個君主制國家組成盟軍入侵法國,企圖對那些叫囂著推翻君主制、砍掉國王腦袋的巴黎市民實施鎮壓。憤怒的巴黎民眾聞訊後突襲了杜伊勒裡宮,並把皇室成員投入監獄,推翻了近一千年的君主制度,也結束了自攻佔巴土底獄以來3年的君主立憲政體,進入了吉倫特派(工商資產階級)統治階段。恐懼和憤怒同時充斥著巴黎的大街小巷,煽動民心的政治家認為"攘外必先安內"-- 必須先清除內部的反動者。
1792年9月2日普奧聯軍攻佔凡爾登,巴黎危急,革命者的憤怒再次升級,一股腦地發洩在囚犯身上,1000多名政客和罪犯被送上了斷頭台,這一事件被歷史稱為"九月大屠殺"。當權的吉倫特派主張遷都外省。雅各賓派(資產階級民主派)則堅持戰鬥,其領袖之一喬治·雅克·丹東在議會上號召:"要想戰勝敵人,我們必須勇敢,勇敢,再勇敢!這樣法國才能得救。"雅各賓派徵募6萬大軍開赴前線,此外還有成千上萬愛國者自發組織起來投入戰鬥。
聯軍的長驅直入令法軍驚慌失措,夏爾·弗朗索瓦·迪穆裡埃將軍開始設法控制混亂局面,把他的軍隊從與比利時接壤的北部邊境調到了南部的色當,以避免法國防禦力量進一步消耗。從地形上來看,迪穆裡耶在叢林地區南部佔據了一個易於攻守的位置--阿爾貢叢林,在法國軍隊與普魯士軍隊之間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布倫瑞克公爵卡爾·威廉·斐迪南對是否該穿過阿爾貢繼續前進躊躇不已,這讓迪穆裡耶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吸收了由凱勒曼將軍指揮的25000名援兵,使整體兵力增至3.6萬人,超過了布倫瑞克直接指揮的3.4萬士兵。布倫瑞克原計劃與奧地利軍隊在北部會師後再發起進攻,然而他聽信了迪穆裡耶正在撤退的錯誤情報,並試圖前往沙隆切斷法軍撤退路線,迫使法軍在瓦爾密村附近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