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酷的太平洋戰爭:美菲聯軍吃猴子捕蛇充飢
太平洋戰爭開始後,日軍先後侵佔了泰國,香港,馬來亞等地區,之後,僅用一周的時間,便攻下了被認為固若金湯的「東方直布羅陀」新加坡,迫使英守軍司令白思華舉手投降,俘虜13萬人。
1941年12月,日軍大舉入侵菲律賓群島。24日,日軍兩個主力師團對駐守馬尼拉的美菲聯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美菲聯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命令美菲守軍放棄馬尼拉,退守巴丹半島和科雷吉多島,準備長期抵抗。由於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專注於大西洋和歐洲戰區,因而在菲律賓作戰的美軍得不到人力和物資上的補給。美菲聯軍孤立無援、彈盡糧絕,不得不用蛇、猴子或大蜥蜴來充飢。很多士兵患上了瘧疾、腳氣等熱帶疾病,美菲聯軍士氣低落。
1942年1月2日,馬尼拉失守。3月11日,麥克阿瑟奉總統羅斯福的命令離開菲律賓飛往澳大利亞就任西南太平洋聯軍總司令。在踏上魚雷艇的那一刻,麥克阿瑟轉身望瞭望這個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堅定地說:「我一定會再回來的!」留守呂宋島的溫萊特被提升為中將,臨危受命負責指揮美菲聯軍。4月9日,日軍突破美菲聯軍最後防線,巴丹半島失守。巴丹最高指揮官金將軍決定投降,約7.5萬美菲聯軍士兵被日軍俘虜。5月6日,科雷吉多島被日軍攻陷。回天乏術的溫萊特將軍向華盛頓發出了最後一封電報:「我的部隊和我本人已經完成了所有人類能做過的一切……我帶著深深的遺憾和對我頑強軍隊的無限自豪去見日軍指揮官了。」之後,溫萊特將軍率1.5萬美菲盟軍投降。至此,近10萬美菲盟軍被日軍俘虜。
日本人奪取了戰俘們身上僅有的食品、飲水和其他一些有用的東西。然後,戰俘們在1000名日本士兵的押運下,徒步行軍,前往120公里以外的奧德內爾集中營。在這次並不漫長的行軍中,美菲戰俘經歷了非人的折磨。戰俘們遭到日本兵肆意的毆打、侮辱和隨意的屠殺、暴曬、活埋,不給吃的、喝的,不許睡覺,最後有兩萬五千多名戰俘死在了巴丹行軍及奧德內爾戰俘營。
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進入了相持階段。日本的物資和能源補給嚴重不足,特別是「南線」戰場開闢後,日軍南北兩線作戰,已經疲於奔命。為了維繫和擴大戰爭,日本政府採取了「以戰養戰」的政策,利用佔領地俘獲的勞工及戰俘從事各種勞役,以補充日本國內和海外佔領地勞動力的不足。日本陸軍大將東條英機在對俘虜收容所所長訓話時說:「要活用勞動力與特殊技能擴大我們的生產。」
「巴丹死亡行軍」活下來的健壯者一部分被日本公司相中,同科雷吉多島陷落後的美、菲戰俘一道,被運至日本做苦力。當時日本的大公司,例如日本三井礦業公司、三菱礦業公司,先後派出11艘船用於運送戰俘駛離菲律賓。運送戰俘的那些船隻被稱為「地獄之舟」,由於這些日本船隻沒有按照國際慣例懸掛紅十字標誌,因此大多遭到盟軍艦隊的襲擊,只有5艘抵達日本,而其餘幾隻船上的幾萬名戰俘隨船沉入大海。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了東北四省,奉天(瀋陽)一直處於日本的魔爪之下。奉天是中國東北的重要工業城市,交通便利,農業和礦業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日本佔領了奉天,也就擁有了一份巨大的保障。日本在奉天設立了很多兵工廠,為侵略戰爭服務。但是隨著侵略戰爭的擴大,奉天的兵工廠缺乏勞動力,尤其是有技術的工人。而美英戰俘中有許多機械師,因此,日本從美英戰俘中選擇大批具有機械加工和修理經驗的技師運往奉天。
1942年10月,經歷「巴丹死亡行軍」的另一部分美軍戰俘在馬尼拉港乘「鳥取丸」號到達高雄和朝鮮的釜山,之後乘火車到漢城,進入安東(今丹東)境內,到達奉天。在馬來亞和新加坡被俘的英國和澳大利亞戰俘從新加坡乘「深井丸」號途經越南西貢以及高雄港到達朝鮮的釜山、漢城,在與美軍戰俘會合後,同往奉天。一部分英國和荷蘭籍戰俘,分別自香港和印尼乘船,輾轉台灣和朝鮮,再乘火車被押解到奉天。在40個晝夜中,船艙擁擠、環境惡劣、食物短缺,許多戰俘死在了途中。
值太平洋戰爭爆發70週年之際,「太平洋戰爭與中美關係」研討會7日在貴陽舉行,來自中美的6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1941年12月7日,日本軍隊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記者瞭解到,此次研討會由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主辦、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承辦,會議收到的二十餘篇論文涉獵廣泛,許多塵封的史實被新發現,一些學術觀點很有見地。會上,專家學者以「太平洋戰爭與中美關係」為主題進行學術交流,會後還將去晴隆縣「二十四道拐」等地考察。
貴州省社科院院長吳大華說,太平洋戰爭爆發之時,貴州與四川、雲南一樣,成為堅持抗日戰爭最後的重要根據地。抗戰八年間,貴州總共出兵近70萬人,遠超能力所及,1942年,貴州有一半的農村家庭因徵調兵役而完全沒有壯丁,到了1944年,一入農村,田園荒蕪者,隨處皆是。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給貴州帶來摧殘和磨難,也帶來了困厄中奮起的信念和力量。
位於貴州晴隆縣城南1公里處的「二十四道拐」盤山公路始建於1927年。1942年,美國公路工程部隊修築滇黔公路時,將「二十四道拐」改建成「史迪威公路」中的重要通道。當時,它每月承擔著15000噸抗戰急需物資的運輸任務,因此被稱為「抗戰的生命線」。
1943年,美國隨軍記者巴特拍攝發表了一張照片——長長車隊沿著「二十四道拐」的陡峭山路,從幽深谷底向險峻山頂緩慢爬行運送物資。照片所顯示的奇偉卓絕的景象,成為中美盟軍團結抗戰壯舉的象徵而轟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