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其頓方陣到底有多厲害 方陣是怎樣組成的
喜歡世界歷史的朋友們肯定知道,馬其頓方陣曾經在世界上稱霸一時,不僅造就了一代大帝亞歷山大,而且還稱雄世界,無人匹敵,塑造了一個世界級的強大帝國,當時馬其頓重甲部隊,從歐洲一直打到南亞,可謂是所向披靡,從沒有失敗過,簡直是當時軍事史上的奇跡。
說句實在話,馬其頓軍團確實比較牛,牛在哪裡呢?馬其頓軍團的軍隊組織非常嚴密,陣法佈置幾乎沒有破綻,而且在指揮的過程中異常凶狠,在訓練、協同等方面都達到了當時的世界一流水平,可以說是冷兵器時代的最強軍團了,而亞歷山大大帝也利用這支特種部隊為自己奠定了霸業基礎,對於一般國家的軍隊來說,遇上馬其頓軍團,一觸即潰,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對於馬其頓士兵來說,吊打別人已經成了家常便飯,每次戰爭的勝敗已經不是關鍵,只不過是換著對像吊打而已。時至今日,很多歐洲國家提起當年的馬其頓軍團方陣,仍然心有餘悸,可見其當時的威力之大。
那麼馬其頓方陣是怎樣組成的呢?其實他們是由常備兵、輕裝騎兵和騎兵以及輔助兵組成的,馬其頓方陣這種軍事編制跟現代軍隊的編制極其相似。通常64名甲兵組成一個排,128人組成一個連,256人組成一個營,1024人組成一個團,4096人組成一個師(即初級方陣)。初級方陣跟現代的一個師相同,是自成體系的多兵種作戰部隊,它除了重步兵外,還包括(在滿編的情況下)2048名輕裝盾兵,1024名輔助兵和一個1024人的騎兵團,總計8192人。每個聯合方陣由四個初級方陣組成,相當於現代一個小型的軍或野戰軍,約32,000人。這就是亞歷山大典型的遠征部隊的編成情況。
常備兵的數量非常多,主要就是攜帶馬其頓長矛(長13~14英尺,雙手操作,後期的超過18英尺。長矛末端有配重利於平衡,兼做長矛折斷時之備用武器。)和直徑2英尺的圓盾。在方陣掩護自己和戰友以及伺機攻擊敵人。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後,原先位於第二排的士兵將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因此方陣顯得非常整齊有序,對士兵的勇氣也是很大的考驗,因為一旦一人嚇破了膽,那麼方陣就會亂套,這有點像我國明朝時期的戚家軍。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著,將長矛對準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則是將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這樣可以增強正面對騎兵的殺傷力。而整個方陣戰術的精髓就在於全部士兵同心協力、齊頭並進,臨陣脫逃者會受到最為嚴厲的懲罰。
輕裝步兵的矛的長度短一些,盾的直徑大一些(可以遮住跪著的士兵的全身),盔甲稍輕一些。機動性更好。主要更加靈活的攻擊敵人,能夠充分發揮戰爭的靈活性,所以殺傷力也非常的大。
騎兵主要是由年輕貴族組成的重騎兵。手持一根馬其頓長矛。等待作戰時,往往將長矛擱在肩上,矛頭稍向下。衝鋒時,長矛向下方刺出。刺中第一個敵人後,往往讓長矛留在他的身體裡不再拔出,然後,再用刀劍繼續進行戰鬥。等到戰鬥勝利結束後,再去找回那些長矛。在馬其頓時代,年輕貴族參軍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標誌著貴族的勇氣和身份,因此很多年輕的貴族紛紛拿起武器,參與到戰爭中去,給帝國創造了極大的榮耀。
輔助兵的裝甲很輕甚至無甲,以標槍,弓箭和投石器為主要兵器。主要是為了輔助正面部隊作戰。由此可見其實馬其頓兵團的編制及組織是非常嚴密的,所以戰鬥力非常強。
那麼馬其頓兵團與我國強盛時期的秦軍相比,戰鬥力如何呢?大家知道秦軍的戰鬥力也非常強,尤其是弓弩的製造,更是秦軍的獨門武器,秦軍的弓弩往往能穿透重甲,而且秦軍的勇氣和耐力極強,由於長時間處於貧瘠地區,窮山惡水養成了秦國士兵火爆勇敢的性格,但是這些在馬其頓軍團面前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秦軍的弓弩再強,也只能在50步之內發揮作用,而馬其頓兵團的戰甲又非常的厚,所以一般來說秦軍的弓弩很難奏效,所以秦軍必須拉上當時六國之中的另外一支特種部隊才能取勝。
這支部隊就是趙武靈王所創建的趙國弓箭輕騎兵,在戰爭的過程中,由趙國的弓箭輕騎兵發揮靈活作戰的優勢,對敵軍進行騷擾,打完就跑,因為馬其頓軍團大多是重騎兵,所以很難追上,所以不斷騷擾,使其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時間和供給是最好的辦法,然後秦軍再用強大的重甲步兵和弓弩與馬其頓軍隊作戰,才有取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