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門事件:裡根總統曾向霍梅尼偷偷賣軍火

伊朗門事件:裡根總統曾向霍梅尼偷偷賣軍火

世界歷史雜談

伊朗門事件:裡根總統曾向霍梅尼偷偷賣軍火

時間回溯到1985年,正鬧內戰的黎巴嫩突然刮起一股「綁架風」,7名美國公民落到了由伊朗支持的黎巴嫩民兵組織手中。於是,已與伊朗斷交的美國政府不得不拉下面子,通過中間人暗地試探,希望伊朗有所反應。此時,霍梅尼教長領導下的伊朗也境況不妙,因奉行「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的外交政策,伊朗在兩伊戰爭中飽受缺槍少彈的折磨,尤其是美國的軍事制裁,讓大量裝備美制武器的伊朗軍隊因缺少零件和彈藥陷入困境,無法抵擋伊拉克人的進攻。

迫於形勢,霍梅尼決心向美國發出緩和的信息。1985年7月底,一批駐歐洲的伊朗大使回國述職,到霍梅尼住所接受指導,重病纏身的霍梅尼拖著孱弱的身軀來到會客廳,在與大使們寒暄幾句後,便直截了當地談起伊美關係。他說:「為了伊朗的國家利益,如果華盛頓願意改變它的政策,同美國接觸是可以的。不過大家必須保密,因為這關係到伊朗的聲望與尊嚴。」霍梅尼的話令大使們頗為震驚,因為不久前,他還在公開譴責美國是罪該萬死的「大撒旦」。

為保險起見,伊朗人決定通過以色列傳達信息。儘管後者在霍梅尼眼中一直是不共戴天之敵,但在兩伊戰爭時,出於共同對抗薩達姆政權的考慮,兩國一直在進行秘密的軍火交易。

「軍火換人質」,美伊一拍即合

很快,美國總統裡根便從以色列外交部辦公廳主任金奇那裡得到一條絕密口信:一群溫和而有政治影響力的伊朗人告訴以色列,霍梅尼已病入膏肓,即將走向生命盡頭。霍梅尼死後,這些溫和派領導人想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伊朗人為表明誠意,願意勸說黎巴嫩的真主黨武裝釋放7名美國人質。

裡根總統立即與當時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麥克法蘭、中情局局長凱西等人磋商。他們認為,同伊朗接觸不僅可解救人質,而且可以打開同伊朗建立關係的大門。由於此舉關係重大,直接影響美國人質安全和美國在整個中東的利益,因此必須嚴格保密。這件事最後落到了麥克法蘭身上。

經過以色列人斡旋,伊朗迅速開出了「軍火換人質」的第一張訂單:能擊穿600毫米厚裝甲的陶式反坦克導彈。鑒於美國法律禁止向伊朗售運武器,麥克法蘭設計了「暗渡陳倉」的方案:伊朗先把資金打入指定的瑞士銀行賬戶,然後以色列將以軍庫存的導彈提供給伊朗,美國再補充以軍庫存,伊朗得到導彈後,會在24小時內促成美國人質釋放。為確保萬無一失,以色列情報機關摩薩德組織了一個軍火交易網絡。麥克法蘭則指定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諾思中校化名「威廉·古德」,進入軍火交易網絡,具體實施計劃。

1985年9月14日,伊朗政府的500萬美元剛剛打入瑞士銀行賬戶,一架裝有508枚陶式導彈的以色列專機就降落在了伊朗機場。伊朗人說話算話,9月15日,被真主黨綁架了7個月的美國神父本傑明·韋爾獲得了自由。「軍火換人質」交易首戰告捷,美國政府欣喜若狂,裡根總統當天就打電話給以色列總理表示感謝。

2000枚導彈運抵伊朗,美政府淨賺1800萬美元

麥克法蘭從軍火交易中嘗到了甜頭,他想借此打開美伊關係的大門。1986年5月,麥克法蘭及4名助手持愛爾蘭假護照,扮裝成機組人員乘飛機秘密抵達德黑蘭,他還帶來了裡根總統給伊朗領導人的信件和禮物,所謂的「信」其實是有裡根總統簽名的一本《聖經》,簽名的那一頁說的是各種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相處。至於禮物則是象徵性的:一支手槍和做成鑰匙形狀的蛋糕,手槍意味著美國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蛋糕則是打開美伊大門的鑰匙。麥克法蘭同伊朗高官舉行了5天的會談,他答應繼續提供武器及配件,並表示伊朗溫和派上台後,美國願恢復兩國關係。

麥克法蘭回國後不久,4架美軍運輸機秘密飛抵伊朗,帶來了1000枚陶式導彈和數量不詳的霍克防空導彈,隨即第二名美國人質獲釋。美國武器的到來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伊朗步兵們不必再用「人肉炸彈」迎戰伊拉克坦克,而只需在數千米外靜候伊拉克坦克鑽進陶式導彈的天羅地網,戰場主動權也隨之易主。

據事後統計,美國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向伊朗出售了價值2000萬美元的武器,這些武器中除了作戰飛機、坦克、雷達等裝備外,至少還有2000枚陶式反坦克導彈和235枚霍克式防空導彈。美國淨賺了1800萬美元,其中有350萬美元經中情局轉交給了尼加拉瓜的反政府武裝。

  霍梅尼怒殺洩密者,裡根勉強保住總統寶座

1986年秋,伊朗政權內部鬥爭達到白熱化程度。10月27日,黎巴嫩一家親什葉派的《帆船週刊》主編薩卜利採訪了伊朗伊斯蘭解放運動辦公室主任哈什米,這位心有怨氣的傢伙口無遮攔地向薩卜利披露了一條驚天新聞:美國正通過以色列秘密向伊朗出售武器,甚至連麥克法蘭的德黑蘭之行也抖摟出來。薩卜利立刻意識到,這條新聞將是自己記者生涯中最獨家的新聞,也將是一生中最大的收穫。

1986年11月4日,即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被佔領7週年紀念日,這家從前默默無聞的《帆船週刊》靠美伊秘密武器交易的報道一躍成為貝魯特的暢銷雜誌,2.5萬冊很快便銷售一空。這條消息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口口聲聲不同「支持恐怖主義的霍梅尼政權」打交道的裡根政府極為尷尬,裡根的聲望急劇下降,記者們把它等同於尼克松「水門」醜聞,稱為「伊朗門」事件。在伊朗人民面前信誓旦旦與「大撒旦美帝國主義」和「撒旦猶太復國主義」不共戴天的伊朗政府日子也不好過,怒火中燒的霍梅尼立即以「叛國、殺人、綁架和偽造證件」的罪名處決了哈什米。

為查清真相,美國參眾兩院組成了特別調查委員會。雖然裡根最後勉強保住了總統職位,但其親信卻紛紛落馬。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波因德克斯特引咎辭職,中情局局長凱西也掛印而去,最倒霉的要算諾思中校,他被判處3年徒刑。在聽到法官的宣判後,諾思無奈地說:「我只是一個在棋盤上任人隨意擺佈的小卒子。」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雜談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