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燈塔沉海底下落不明 法埃學者聯手打撈
亞歷山大燈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跡之一,但早已沉入汪洋大海。它的下落一直令人困惑,更引人猜測。最近,法國和埃及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即將對亞歷山大燈塔展開考古勘探和探索發掘,試圖讓「歷史真相浮出水面」。
這次以水下作業為主的考古活動將集中在埃及北部城市亞歷山大一帶的海域進行。埃法兩國抽調了頂尖科學家,並配備齊全的潛水設備,以應對變幻莫測的海上氣候和四處密佈的暗流。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考古活動將使用最先進的高技術設備,如水下攝像機、水下照相機、水下機器人、聲吶遙感水下探測儀、地磁儀、淺地層剖面儀、GPS全球定位儀等,從而保證不遺漏任何一處可能的遺跡。
此外,為搞好這次水下考古,埃及還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如多方整理有關亞歷山大燈塔的歷史資料,調查研究有關海域的氣象條件和地質資料、海流速度、水文狀況以及潛水可能遇到的技術限制等。
埃及對通過考古找到燈塔寄予厚望。文化部長胡斯尼在去年12月中旬批准這項計劃時說,能夠找到亞歷山大燈塔,將是對整個人類文明的貢獻。他還提出了具體目標,即希望考古隊能夠發現具有托勒密王朝設計風格的燈塔塔基石板,並對海底歷史文化遺存及分佈狀況進行研究。
相對於陸地古墓挖掘來說,水下考古更需借助尖端科技,有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其難度和複雜性不亞於探測外太空。但是,法埃兩國科學家對這項將歷時三年的工程充滿信心,他們希望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而有所收穫。
雖然聯手尋找亞歷山大燈塔還是第一回,但法國和埃及有過聯手考古經驗,包括成功的水下考古記錄。
2005年5月,埃法水下科學考察隊在地中海海底發現三處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跡和兩處地下古城,並打撈出不同時期的各種雕像、器皿、浮雕、錢幣等珍貴文物。
去年7月,美國的一個科考小組用振動空管從亞歷山大的地中海水下6米深的沉積物中提取深水標本,化驗表明其年代比人們想像的還要久遠。同時,他們還在亞歷山大發現了可能是建築用的高含鉛量陶瓷碎片以及來自埃及其他城市的建築石料和下水道中的有機材料。由此他們推測出,早在亞歷山大大帝到來之前,這個後來被稱為亞歷山大的地方就已經是一個很成熟的殖民地。
人們一般認為,亞歷山大燈塔建於托勒密二世時期,由古希臘建築師索斯查圖斯設計完成。燈塔高120米,加上塔基總高度約135米,比當今世界上最高的日本橫濱港燈塔還高29米。燈塔巍然屹立在亞歷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兩次地震中極度受損,最終於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也有人認為,這個燈塔並不存在,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因為除了文字記載,並沒有人見過它的實物。好在埃及有關部門根據考察資料繪出了亞歷山大燈塔的復原圖,上次法埃學者聯合水下考古也證明了亞歷山大燈塔是「確實存在」的。不過,燈塔由誰所建?它的遺址又在哪裡?人們期待這次科考能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