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戰犯:約德爾到底扮演什麼角色致使被處決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陸軍上將,是在二戰期間德國最重要的戰略指揮將領,長期擔任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局長,約德爾比其他任何軍官更接近希特勒,是希特勒在作戰問題上的最主要顧問和無形中的軍事教員。他還代表德軍向盟軍投降,他參與幾乎所有德軍作戰行動計劃和屠殺佔領區和平居民的暴行的命令。他是為數極少的敢於與希特勒爭辯的將領,同時也是個極端的法西斯分子,最後被處以絞刑。
阿爾弗雷德.約德爾1890年5月10日出生於德國的烏茲堡Wurzburg。基本上算是德國霍恩所倫王朝的貴族,在德國,貴族一向以軍事上的才華為榮,約德爾說過,「元首鄙視我所認同的中等階級;他懷疑和鄙視我與之聯姻的貴族階層;他憎惡我是其中一員。」約德爾1910年從軍校畢業後加入了德國陸軍,早年在炮兵部隊服役。1914年至1916年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兩次負傷。隨著德軍在戰爭中的最後失敗,約德爾決定離開軍隊去擔任一名醫生。
然而,他的最嚴重的問題是,他也是那些將元首看作天才的人們中間的一個;而希特勒也懂得如何使用部下。他不能也不願對元首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和指責。正如施佩爾所說,在順從希特勒這一點上約德爾跟凱特爾一樣,他忠順地跟隨希特勒到底。他經常處理的是戰略和戰術問題,但由於他只是希特勒意志的執行者,因而他的工作崗位不能發揮他的才能,他只能停留在處理日常事務上。約德爾沒有指揮經驗。因為元首不肯放他,從1938年起他連續七年都在元首總部的最高統帥部供職。令人懷疑,他是否比元首更瞭解由他承辦下達的某些命令對部隊的影響。
1939年4月1日,大戰前夕其被晉陞為少將軍銜,4月3日,希特勒下達了代號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6月26日,約德爾向希特勒呈交了一份"白色方案"的初步時間表。元首審閱以後表示"基本上"同意。並把9月1日規定為進攻波蘭的日子。1939年9月1日凌晨4時45分,德軍以6個裝甲師、4個輕裝甲師和4個摩托化師閃電式的大舉進攻波蘭,1個月後即10月5日,擁有3400萬人口,面積為 30.9萬平方公里的波蘭便被徹底擊敗了。關於此次戰役約德爾後來在紐倫堡軍事法庭上的供詞:"……到1939年時,我們當然有力量摧毀波蘭一國。但無論在1938年還是在1939年,實際上我們從來無力抗拒這些國家的合力攻擊。我們在1939年之所以沒有被擊敗,那只是因為當我們進攻波蘭時,在西部與23師德軍對峙的將近110師英法軍隊完全沒有動作之故。"
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發出了「威塞演習」指令,德軍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可是4月17日鑒於納爾維克的態勢對德國守軍日益危急,希特勒允許迪特爾少將進入瑞典。但在約德爾的懇切要求下,於晚間又下達盡可能長期堅守的命令。在1940年入侵挪威的關鍵時刻,約德爾的膽略和智謀勝過了希特勒。這一點希特勒是欣然承認的。從那時起約德爾不勝榮幸,能坐在元首身旁同他一起進餐。直到三年之後,即在斯大林格勒之戰前不久,他才因偏袒犯上不恭的利斯特而失寵。
閃擊戰的成功,使納粹德國決心開始西線的戰役,對法國及其同盟的戰役計劃是生死攸關的,1939年12月中旬,最高統帥部指揮參謀部國防處長瓦利蒙持將軍同曼施坦因談話後,認為曼施坦因的主張非常可取。於是他又向當時任最高統帥部作戰處長約德爾提到了它。但這個計劃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1940年2月17日,曼施坦因出任德軍第28軍軍長受到希特勒召見,他批准了該計劃,同時希特勒也宣佈為他自己的計劃,西線戰役中德軍裝甲洪流滾滾席捲而下,聯軍全線崩潰,英軍部隊匆匆從敦克爾克撤回英國,空軍司令戈林向希特勒保證,德國空軍完全有能力消滅敦刻爾克的英法聯軍殘部,希特勒不願再讓其寶貴的裝甲部隊遭受不必要的損失,他是在和約德爾商議後決定將最後解決的任務交給了空軍和遠程炮兵,眾所周知這是一個極端錯誤的決定。
1940年7月19日約德爾被晉陞為中將,任總參謀部作戰參謀。1940年任國防軍指揮參謀部參謀長。作戰局局長,而他的頂頭上司就是威廉·凱特爾陸軍元帥。他很會發揮輔助作用,他把軍事和戰略方面的事都明智地交給約德爾。在約德爾的德軍統帥部作戰局裡收羅了大量的指揮人才,像約德爾的首席參謀埃卡德·克裡斯蒂安將軍,約德爾的最高統帥部作戰局的代理人,瓦爾特·瓦爾利蒙將軍,後升至至德國空軍作戰處處長的沃爾夫·榮格海軍上校,還有伯恩哈德·馮·洛斯堡上校等。
在制訂對英國的戰役計劃時,大規模登陸戰的「海獅計劃」被無限期的擱置,針對德國海軍力量的薄弱,8 月15日,約德爾指出,要擊敗英國,除了直接入侵以外,還有其他方法,那就是:延長空戰、加強潛艇戰、奪取埃及和直布羅陀。希特勒非常贊成襲擊直布羅陀。
在此間約德爾在德國統帥部制訂一系列作戰計劃,旨在征服世界,除了入侵蘇聯東南歐和非洲外,在1941年2月約德爾同希特勒甚至認真地討論起穿過伊朗或阿富汗入侵印度的問題。當年仲夏之前他草擬了後續指令,推斷在蘇聯被消滅之後,德國和意大利將控制整個歐洲,如有必要就使用武力征服土耳其。直布羅陀、埃及和巴勒斯坦都要佔領,對英國則給以致命的打擊。
到1941年底,希特勒的權限和活動範圍已經擴大到他可以通過約德爾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直接控制所有的國外戰區。1941年12月,他解除了勃勞希契元帥的職務,接管了陸軍在東線和其他戰線的作戰指揮權。這樣,作為最高統帥,他就自己給自己下命令。為了擺脫這種荒唐可笑的窘境,他將哈爾德和陸軍總部作為自己的參謀部來控制東線對蘇聯的整個作戰行動,約德爾和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同時成了他控制所有其他戰線的參謀部。因此,陸軍總部便中止了對蘇聯以外的其它戰線的指揮和通訊聯絡。斯堪的納維亞(包括芬蘭)、法國、巴爾幹、意大利和非洲成了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管轄的戰區。這些戰區必須通過約德爾為首的武裝部隊最高統帥部中武裝部隊指揮參謀部這個機構來領受任務。這樣一來,除了海軍總部和空軍總部外,元首還有兩個獨立的同級參謀部來協助他指揮戰爭,一個負責東線,一個負責西線。這不是統率機構有效的和令人滿意的工作方法,因為一個參謀部並不瞭解另一個參謀部在幹什麼,而且雙方還要爭奪兵力,這套指揮系統並未經過深思熟慮,而是心血來潮的產物。它是完全符合這個獨裁者的心意、對他方便的一個臨時湊合的機構,這是因為他把東西兩線隔開就再無人敢於侵犯他本人的權力和地位。
1941年德國開始準備對蘇聯的戰鬥,實際上希特勒和德軍最高統帥部,既無廣泛而可靠的情報,又無充分的戰爭準備,就投入這樣一場戰爭。德軍最高統帥部無從瞭解蘇聯坦克和飛機的數量。德國情報部門的報告所提供的數字只是猜測而不是判斷,因為這些數字沒有確鑿的事實為依據。關於蘇軍平時擁有的或者戰時可能組建的陸軍師的數目,它也沒有任何可靠的情報資料。它是以蘇聯人口和估計的工業潛力為依據,採取草率而粗略的方法判斷敵情的。德軍情報部門對蘇軍最高統帥部和蘇軍的主要將領幾乎毫無所知。約德爾應該考慮到,著手制定重大作戰計劃之前情報部門必須進行五至十年的準備,勝利沖昏了納粹的頭腦。哈爾德、曼施泰因、古德裡安、克斯特林和其他一些人後來都責怪希特勒低估了蘇聯。
1941年3月5日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第24號指令明確規定:「關於『巴巴羅薩』行動不允許對日本有絲毫暗示。」希特勒告訴保加利亞、芬蘭和匈牙利等國的領導人,他們採取的措施是純防禦性質的。約德爾在與芬蘭代表談判時說,德國的備戰措施是防禦性質的,如果德國不能與蘇聯達成政治協議,德國可能會發動一場預防性的戰爭,趕在蘇聯動手之前發起進攻。
與蘇聯的戰爭,從一開始就被確定為毀滅性的。希特勒曾對約德爾說:「即將開始的戰爭不僅僅是一場武裝衝突,這實際上是兩種不同意識形態的鬥爭。」希特勒還宣稱,這場戰爭必須以最殘酷的方式進行,目的只有一個:「無情地」消滅每一個蘇聯人。
10月8日,約德爾又把他那個得意洋洋的定論說了一遍:「毫不誇張地說,我們已經最終贏得了戰爭!」但是不久戰事開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942年夏末,希特勒同約德爾之間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事情的經過是:約德爾被派往A集團軍總部調查該集團軍在東線南段遭到失敗的原因,著重查明集團軍總司令是否執行了最高統帥部對戰役的命令和指示。調查表明,該總司令執行了領袖的命令,但因遭到蘇軍日益強大的抵抗而未能成功。於是,希特勒就指責約德爾有意替不服從命令的前方將領辯護,而約德爾也大膽地指出了希特勒指揮上的錯誤。
1942年7月30日,阿爾弗雷德·約德爾宣佈,高加索的命運將取決於斯大林格勒會戰的勝負,鑒於這次會戰的重要性,可能不得不從另一集團軍群抽調部隊到這裡來。但是德軍遭到了慘敗。德軍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全軍覆滅,但是1943年1月30日,希特勒授予保盧斯元帥節杖,以鼓勵其繼續抵抗下去。他對約德爾說:「在德國歷史上,還從來沒有元帥被生俘的。」但是實際上保盧斯元帥幾乎同時就投降了。
德國開始打輸這場戰爭時,約德爾對希特勒的影響正如事實所表明的那樣越來越糟糕,因為他在多數問題上贊同主子的意見,就等於火上加油,使希特勒更加固執任性。但不管怎樣說,約德爾的影響還是很有限的。他不是提供軍事知識的唯一渠道,希特勒是根據許多知識來源形成他的思想的隨著德軍前線戰事的吃緊,最高統帥部和約德爾成為德軍前線軍官埋怨的目標,其中著名的埃爾溫·隆美爾陸軍元帥對最高統帥部和約德爾的仇恨在1944年達到了病態的程度。隆美爾陸軍元帥甚至認為是約德爾誤導了元首犯下了大錯。
6月6日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軍西線總司令龍德施泰特元帥要求將戰略預備隊的裝甲部隊投入反擊,但卻被約德爾拒絕了。6月9日,希特勒在龍德施泰特的極力要求下,同意從駐加萊的第15集團軍抽調17個師用於諾曼底。但在盟軍「衛士」計劃的影響下,同時在約德爾、凱特爾、西線情報處處長羅恩納等人極力向希特勒說明諾曼底登陸僅僅是牽制性的佯攻,希特勒於午夜時分,下令停止增援諾曼底,並將其他地區部隊火速調往加萊。召開軍事會議重新討論反擊計,龍德施泰特聞訊後仰天長歎:「這場戰爭輸定了!」
1944.2.1約德爾被晉陞為上將。
1944年深秋,戰爭已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德國面臨絕境,為扭轉這一局面,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場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奪回主動權。為此,從9月底,元首就和他的最高統帥部十分秘密地著手制定西線最大的陣地反擊戰——阿登反擊戰計劃。這個計劃被命名為「萊茵河衛兵」。該計劃的主要設想是:集中優勢兵力,迅速突破盟軍防線,強渡馬斯河,奪取盟軍的主要補給港口安特衛普,把盟軍一分為二,並製造第二個敦刻爾克,然後再轉過頭來對付蘇聯。西線總司令倫斯德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雖然對元首野心勃勃的計劃大吃一驚,他們知道改變元首的想法是不可能的,但他們還是力圖說服希特勒制定一個能夠與目前德軍的兵員和物質實力相適應的作戰計劃。但是,沒等龍德施泰特和莫德爾力陳己見。最後計劃包括每一個細節甚至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大本營制定的。11月3日,作為元首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司令部,將「萊茵河衛兵」的詳細作戰計劃交給倫斯德和莫德爾,哈索·馮·曼陀菲爾回憶道:「約德爾似乎是疲勞過度,不久,大家就看出他很容易發火。他在把這項計劃告訴我們時,顯然感到自己授權有限,所不斷聲明,他現在所講的一切都是「元首作出的不可變更的決定」。」很快阿登反擊戰也失敗了,希特勒輸掉了最後的資本。
1944年 7月20日,臘斯登堡的德軍大本營這一天戒備格外森嚴。原來,希特勒同凱特爾、約德爾等軍事首腦正在這裡舉行重要會議。會議在中午12時30分開始,陸軍總司令部作戰處長豪辛格匯報蘇德戰場的戰況。他的發言剛進行了大約10分鐘。突然一聲巨響,霎那間,會議室內外煙霧滾滾,碎片四飛,炸彈爆炸後,凱特爾第一個衝出會議室,大聲驚叫:「有人行刺!」約德爾被氣浪從窗口彈到室外。但他們兩人均沒受重傷。希特勒也很幸運,只是右肩受了輕傷,他驚魂未定地說:「誰說上帝沒有眼睛?」在場的有4人死於非命,其中有1名記錄員。
鄧尼茨派他到蘭斯的一所法國孩子就讀的小學,受命在簽署德國投降書之前採取一切可能的拖延策略。約德爾受到戰勝者冷冰冰的接待,使他睜開眼睛面對嚴酷的現實。德軍不是被當作戰敗而體面的對手,而被視為渣滓。
1945年5月7日在蘭斯代表德軍向西線盟軍投降。他對"元首"惟命是從,直到德軍徹底無望時還強硬地指出:任何一個希望自己不受德國人民永遠詛咒的德國人,都不可能簽署把數十萬德國官兵交給俄國人的文件。然而頑固的結果,等待他的是絞刑架。
約德爾將軍和另一位德國代海軍代表漢斯·格奧爾格·弗裡德上將。盟國代表嚴肅地問德方,他們是否理解德國應遵從的投降條款。他們答覆稱是。約德爾將軍在無條件投降書上簽字後說,他想講幾句話,即獲准。他用低沉的德語說:「簽字之後,德國人民和軍隊的福禍吉凶,就由勝利者決定了。」他繼續說:「在這場延續5年多的戰爭中,他們得到的也許比其他任何國家和人民多,但同時遭到了更多的苦難。」
約德爾德國在投降時請求戰勝國對德國人民與軍隊寬大為懷。但他望了德國無情地進攻,挑起了這場世界大戰,進行侵略並建立慘無人寰的集中營。投降儀式結束後,為了表彰約德爾將軍在萊姆斯城的表現,乘著官方攝影師在場之時,鄧尼茨授予他騎士十字勳章。
不久約德爾被逮捕,一開始,約德爾並未在盟國的所有戰犯名單之內。但是俄國人堅持己見,他們想要指控他把希特勒的幾乎肆無忌憚地施加暴行的命令轉發到在俄國的德國部隊。美國人根據傑克遜所主張的集體犯罪理論,終於決定要他完成一份被告名單,這樣,戈林代表納粹領導集團和空軍,沙赫特代表工業界,凱特爾代表總參謀部,鄧尼茨代表海軍,卡爾登勃魯納代表黨衛軍,而約德爾則代表陸軍。
在法庭上約德爾極力為自己辯護,最終,阿爾弗雷德.約德爾陸軍上將被控犯有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反人道罪,並參與制定或執行犯有這些罪的共同計劃和陰謀。
因犯有《歐洲國際軍事法庭憲章》規定的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和違反人道罪,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