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帝國的腓力時期:基本統治了全希臘

亞歷山大帝國的腓力時期:基本統治了全希臘

希臘歷史故事

亞歷山大帝國的腓力時期:基本統治了全希臘

腓力當政之後,在政治、軍事和經濟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他加強王權,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職能,把它們變成聽命於他的工具。

他改革幣制,確立了金、銀幣的兌換價格,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他建立起一支忠於個人的常備軍,創造了具有極強打擊力的馬其頓方陣,其核心是貴族組成的重裝騎兵,稱「王友」。其重裝步兵謂之「步兵王友」,裝備一桿長6. 3米的長矛,所列陣形縱深最多達32列。步兵的作用在於頂住敵人的攻擊,戰鬥的結局則取決於騎兵的對敵兩翼的攻擊。腓力是希臘人中第一位賦予騎兵重大意義的人。

公元前355年,毗鄰馬其頓的中希臘發生城邦混戰,弗西斯因財政緊張,竟洗劫了希臘人的聖地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腓力藉機南下,控制了希臘中北部地區,馬其頓的崛起使一些與北希臘有利益關係的城邦感到了威脅。

雅典四方串連,組成反馬其頓聯盟,一度使腓力的擴張企圖受挫。事後雅典人在堅決反馬其頓的政治家德摩斯提尼的倡導下把觀劇津貼用於軍事開支並令富人分成若干捐獻組,負責造艦。雅典成為希臘人反馬其頓侵略的中堅。但在雅典人中也有一部分人希望借腓力之手擺脫遍及希臘的城邦危機,把戰火引向波斯。這種看法的代表是修辭家伊索克拉特,他曾多次上書腓力,對腓力思想有很大影響,但主導雅典政策的仍是抗戰的思想。

公元前338年夏,馬其頓軍與以雅典、底比斯軍為首的反馬其頓聯軍決戰於中希臘的克羅尼亞,聯軍慘敗。戰後,希臘各邦被迫承認馬其頓的霸主地位,只有斯巴達保持了自己的尊嚴,拒絕參加腓力在科林斯主持的希臘和會。科林斯大會滿足了希臘大奴隸主的要求,確立了馬其頓的統治秩序。各邦禁止互相攻伐,各邦被內部禁止重分土地,沒收富人財產,取消債務,不准為政治目的解放奴隸。馬其頓軍於會後駐希臘各戰略要地,以保持自己的統治。

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同盟」。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希臘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