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愛情故事大全 - 世界充滿心理氧氣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危情實錄

世界充滿心理氧氣

無非是兩個人的電離子相互配合得好,令二人的大腦產生舒服的感覺。」

看到血淋淋的場面,哪怕只是照片,你會不適,頭皮發麻、心「噌」地縮了起來——這就是所謂的移情(Empathy)的作用。體會到其他人痛苦,這可以由我們自己經歷過類似痛苦的相同的大腦部位來做到。

當我們受到痛感刺激時(例如電擊),這個感受信號沿著神經被傳遞到大腦,接著在大腦中被同時轉化為生理上以及心理上的兩重反映。而如果一個人沒有親身經歷過這種痛苦,那他能不能僅僅通過移情作用來感受到呢?倫敦大學成像神經學家泰妮婭·辛格和她的同事們設計了一個實驗來做測試。他們選了16個女性測試對象,工作人員給她們的手以點擊刺激,同時,用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觀察她們的大腦活動。

結果顯示,被測試者的某些大腦區域被激活了,其中同時包括感官區域和感情區域。

接著,研究人員對這16名被試女性的同伴手部加以電擊,讓她們在一邊看,但被電擊的人臉部被擋住,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因看到朋友臉部痛苦而可能引起的情緒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在觀看同伴遭受電擊時,16名被試女性大腦的情感區域跟同伴一樣,也做出了相同的反應。研究表明,移情通過介入16名女性大腦的疼痛感受機制,讓她們在沒有真實經歷過痛苦的時候,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另一項調查顯示,如果一個人相對情緒化一點,那麼他的移情反應會表現得更為強烈一些,對於那些真正在意對方的人來說,則會更加強烈。研究人員開始在男人之間以及那些非夫婦的男女之間進行實驗。倫敦大學的認知生物學家尤塔·芙瑞斯認為在任何兩個正常人之間進行這樣的實驗都會得出同樣的結果。但她也提到,在精神病患者之間進行的實驗可能不會出現情感上的響應,因為他們中的有些人不會發生移情反應。

研究認為,或許正是情感上的響應促成了情感關係的形成,例如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並且它還有更進一步的作用,廣義上,移情能幫助人們理解他人的感受,痛苦、歡樂或者憤怒等。這樣的能力可以幫助人們避開一些可預知的危險,例如,發生衝突前,可以問問自己:這個人會傷害我嗎?推而廣之,情感上的響應甚至幫助建立了人類共同認知的秩序、規則以及道德觀念等。

鑒於此,研究人員認為,通過催眠似乎可以來抑制某些部位的腦部活動。當被催眠的時候,人變得對疼痛不再敏感,會失去自我意識或者不再對可能導致疼痛的行為產生反抗,這樣,可以讓疼痛成為一種主觀體會。但是至今為止,有效的催眠機制尚未被發現。

腦中有「蟲」在作怪

隨著科學的加速度發展,人身體結構的控制被越來越多地用來解釋和生命有關的現象。激素、大腦、神經乃至骨骼生長的方式,這一切都和自然進化密切相關。近代心理學中,不光動物的行為,甚至連人類的行為也被用「無情」之類的詞來解釋,比如弗洛伊德心理學,將人的七情六慾追溯到動物般的性本能上。行為主義則採用機械化的解釋,把情說成是重複刺激下的自然反應。神經心理學把情看成是大腦細胞的化學反應,有一位心理學家說:「所謂有緣分,無非是兩個人的電離子相互配合得好,令二人的大腦產生舒服的感覺。」以資訊傳播模式為基礎的心理學,會將思想感情看成一堆電腦數據資料。有些教育心理學家認為: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有問題,是由於在大腦中出現了好像電腦蟲(bug)之類的錯誤,推而廣之,情變的原因,甚至也有可能是感情蟲在作祟。

有人可能會不滿這種超然、無情的態度,但平心而論,以人情而言,以往只是受到道德批判的行為,如今都收到了科學的公平對待。要深入瞭解人類的感情,便要抽絲剝繭地深入分析,一個人的薄情,也許真的是由於某些大腦細胞被破壞了。

人、物、動物之間的情

人們的愛恨情仇如果真的跟經歷給大腦留下的痕跡有關的話,聽起來就有點像星座之類的運勢說法。移情也一樣,天底下的感情大體上無外乎那幾大類,都有著各自的大致範圍,先期在大腦的固定地方留個「運河」,剩下的細枝末節都是些「支流」,「渠道的水流」總是相通的。所以人們經歷著一些不同的東西時,比如痛苦,比如迷惘,不同年齡、不同膚色、不同背景、不同性別的人卻可以相互理解,甚至人和動物之間也可以相互理解,產生移情。這是否也和大腦結構有關?是否人和動物產生同樣感情的大腦部位也有相似的聯繫?

在一家飯館曾發生這樣一件感人的事情,這家店的老闆正準備宰殺一隻母山羊時,該山羊忽然大叫一聲「咩」,然後就流下了眼淚,接著岔開後腿蹲下,生下兩隻活生生的小羊羔。這一幕讓店老闆感慨良久,不僅表示要讓母羊好好地帶好兩隻小山羊,還要在適當的時候再把它們放回到山上去。其實類似這樣的新聞常常可以看到,比如牛、狗,就老是在合適的時候哭出眼淚,人和動物的移情就這樣一次次地展現出來。

深層生態學給出了一個解釋:用一種完形本體論來思考主客關係。完形一詞出自德語,意為放置在一塊。完形理論始自19世紀末,反對原子論機械世界觀,強調整體大於部分之總和,以形(figure)和地(ground)比喻人類與其環境的密不可分,強調以整體關係和內在關係的方式來解釋現象。所謂完形本體論,概括來說,就是以人類與自然的整體關係,去理解人類在世界中的存在。這種理論認為,人類需要完形本體論來擺脫主客和介入其中的「我—它」關係,去看見整個世界。這是體會,而非思考。深層生態學強調自發經驗的重要,而自發經驗主要就是以完形知覺為基矗在完形知覺裡,沒有孤立存在之物,一切都是龐大內在聯繫網的節點之一,一旦產生了這種深層體驗,人們就會對自己所感受到的對象產生強烈的認同感。這個認同感包括高度移情和對非人類生命的擴大關懷。

不僅人和動物可以相互移情,人和物之間也可以移情。在藝術心理中,有一種叫做「感情移入」的移情,在中國畫論中,即所謂「遷想妙得」。就是把我心移入於對像中,視對像為與我同樣的人,於是禽獸、草木、山川、自然現象,皆得情感,皆有生命。所以這看法被稱為「有情化」,又稱為「活物主義」。畫家用這看法觀看世間,則其所描寫的山水花卉有生氣、有神韻,中國畫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便是由這看法而達成的。

詩人用言語來把物像有情化,例如禽獸,用日常的眼光看,只是低級的不會思考的動物。但用詩的眼光看,就都是有理性的了。如古人詩曰:「年豐牛亦樂,隨意過前村。」又曰:「惟有舊巢燕,主人貧亦歸」。推廣一步,植物亦皆有情。故曰:「岸花飛送客,檣燕語留人」等等,世間萬物無不被注滿了感情。

讓世界充滿心理氧氣

在商業策略上,移情被稱之為換位思考。換位思考是人人都會說的詞,但往往不容易做到。不能換位思考,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很難分清敵我,因為在一個項目中,能把話說得很明確的情況實在是少之又少。不能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猜測不出對方意圖的微妙區別,往往輕則把事做過頭,重則乾脆站錯了隊。如果一個人自認不及對方的人生閱歷、人情練達,無法與對方換位思考,那就需要找個能幫自己站在對方角度上考慮問題的老師。任何人,都會喜歡能與自己心領神會、一點就通的人打交道。

國外有一句格言:當你帶著移情傾聽一個人的時候,你實際上是在為他提供心理氧氣。這話說得有理,但移情畢竟是個外來詞,可能一些人怎麼都聽不習慣,但是講到生命的關懷,就容易理解了。從這個角度來講,移情似乎是與大腦因素相關的科學研究的東西,而生命關懷才是現實生活中實在有用的東西。實際上大眾們最需要的,並非是去瞭解「移情」這個名詞,而是瞭解了移情的生理機制,然後去實施它,讓日子一天天地通往人們所嚮往的「處處充滿關懷」。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2391&s=1181270830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