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愛情故事大全 - 好「色」的六大境界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危情實錄

好「色」的六大境界

菩薩重因」,事情發生後,你處理的多麼得當,多麼完美,也不如在事情的萌芽階段就作出或抑或揚的決斷來得高明。好色顯然是迷於外相,喪失了本我,所以在源頭上就該破除對色的癡戀,做到心地澄靜,無「色」可好。任憑天氣如何炎熱,日頭如何毒辣,我佛釋迦牟尼從也不在一棵樹下乘涼超過三天,以免日久生情,墜入六道輪迴。

結論:有的最高境界就是無,色的最高境界就是空。

二.色不色間求吾色

理論奠基人:老子

老子強調「知雄守雌」,「以柔克剛」,「不為天下先」,認為任何事情做的太過分了也就離完蛋不遠了。老子從不刻意的去反對什麼,也從來沒有執著的追求過什麼,任其自然而已。說他好色,他還真沒有癡迷;說他不好色,他又有對色的嚮往。游離於色與不色之間,即可超脫色的束縛,事情原來就這麼簡單。無可無不可,率性自然,便是真知。

結論:若即若離,似有還無,乃好色的最高境界。

三.好色的中庸之道

理論奠基人:孔子

子曰:「吾未聞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德的動源在社會倫理,好色的動源在自然本能,人是自然人,更是社會人,孔子不偏不倚,無意於偏廢某一端。叫孔子感傷的是人們肆無忌憚的發洩著肉慾,而不注重禮義教化,打破了本該有的靈肉平衡。孔子還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知」講的是理性認知,「好」指的是感性印象,只有講二者完美的中和成「樂」,才能達到樂在其中,陶然忘物的境界。發乎情,合乎禮,才不至於褻瀆了那份真愛。

結論:過猶不及,不及更不及!恰好合適便是奇絕完滿。

四.大而化之

理論奠基人:孟子

孟子見齊宣王,宣王說:「我有毛病,我好色。」孟子說:「好色好啊,請大而化之1宣王說:「此話怎講?」孟子說:「如果大王能夠施行仁政,關心國事,體恤民疾,令普天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有情人都成了眷屬,豈不美哉?倘能做到與民同樂,老百姓還唯恐你不好色呢1孟子這個好色理論最冠冕堂皇,又最不易操作。人的覺悟,志趣不盡相同,「大而化」出的東西也就良莠不齊了。比如我吧,提到好色的「大而化」,首先想到的是「讓世間所有的女人都成為我的妻子」;然後想到的是「叫地球上的男人全作我的太監」……

結論:孟子的境界太高了,高得虛無飄渺。

五.自戀

理論奠基人:那西賽斯

那西賽斯,古希臘的一位英俊王子,據說他愛上了小溪裡自己的影子,不屑於美麗多情的少女ECHO的愛慕。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認為「自我戀」和「他人戀」成反比。人的力必多(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投注到他人的能量少一些,投注到自身的能量當然就會多一些。其實,好色也好,愛情也罷,它的本質就是尋找「美麗的我」,只不過多數人被表象欺騙在戀人身上找「化妝的我」;少數人洞明世事在自己身上找「純粹的我」。

結論:你愛著的人只不過是件容器,你真正需要的,容器裡放著的,是你自己!

六.以丑為美

理論奠基人:羅丹

高層次的審美,恰是審丑。丑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丑是自然的,美是人為的。丑是美的反動,是美的昇華,是美的要害,是聖潔女神性感的隱私部位!葛賽爾在看到羅丹的雕塑《老妓女》時,不禁驚歎道:「醜的如此精美1丑出深刻劇烈的印象,丑出攝人魂魄的震撼,那麼這件藝術品也就成功了。,任何醜陋的東西都包含著美的因素,只有善於發現美的人,才善於發現醜。名人娶醜女的故事,自古以來,不勝枚舉,但他們重的是妻子的「德」,實際上德也是美,他們還是在追求美,而不是追求丑,所以他們還沒達到化丑為美的最高境界。

總結:發現美不容易,發現醜更不容易,化丑為美尤其不容易。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gushi_3.php?id=2727&s=1197514038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