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醫療保健
那天下班剛到家就接到王麗打來的電話。她在電話中告訴我,最近她爸的胃病又犯了,而且胃痛發作的情況比以往嚴重,不但痛得較以往劇烈,變得沒有什麼規律,就連平時一吃就見效的胃藥現在也好像「失靈」了。
聽王麗這麼一說,我建議她趕快帶王伯伯到醫院詳細檢查一下,看看是否有其他問題。結果真的查出問題了。
醫生給王伯伯做了纖維胃鏡檢查,發現胃裡有一個直徑3厘米左右的潰瘍病灶,潰瘍的邊緣不甚整齊並稍有隆起,考慮為「胃潰瘍惡變」。於是醫生在病灶處鉗取了三四粒芝麻大小的組織,送病理科做活檢。幾天後,病理報告的結果是「胃腺癌」。據此,醫生給王伯伯做了手術,並吩咐把切下來的胃再送病理科做活檢。
王麗對此大為不解:既然做胃鏡檢查時已考慮為「胃潰瘍惡變」,為什麼還要送病理活檢?術前活檢既然已確診為胃腺癌,為什麼術後還要再送檢呢?莫非是醫院為搞創收而重複檢查?帶著這些疑問,王麗又撥通了我的電話。
病理活檢即「活體組織檢查」。是通過手術切娶鉗取,或通過穿刺、搔刮等方法從活著的病人身上取得病變部位的材料,進行病理檢查,做出病理診斷。
活檢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過病理診斷,協助臨床醫生準確診斷疾病,確定疾病性質,並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據。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儘管有大量先進的檢測儀器,特別是各種影像診斷儀的成功研製和推廣應用,為臨床許多疾病的診斷提供了大量重要的信息。但直至目前,尚未有一種檢測手段能取代病理活檢在疾病診斷中的作用和地位。許多疾病如腫瘤的最後確診,病理診斷是金標準。
機體在患病時,相應的器官、組織和細胞常會表現出一定的形態結構的改變,這種改變稱為「病理變化」。它們可以通過病理科醫生直接用眼睛或借助顯微鏡觀察而被發現。病理科醫生就是根據「病理變化」對疾病進行診斷。例如,一位頸部淋巴結腫大的病人,單靠臨床一般的檢查和病史,往往很難確定腫大的淋巴結的病變性質。因為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可以是淋巴結的炎症:如結核或其他特殊的感染等;也可以是腫瘤:既可以是淋巴結本身發生的多種不同性質的腫瘤,也可以是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到淋巴結來,如此等等。臨床醫生必須通過淋巴結病理活檢來協助診斷,才能進一步確定治療的方案。
又如前面王麗提出的問題,王伯伯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醫生已考慮為胃潰瘍惡變(即癌變),為什麼還要活檢?因為胃鏡診斷是依靠醫生的眼睛通過胃鏡觀察病灶的形態而做出的,因而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使是經驗相當豐富的醫生亦很難做到絕對準確。而病理活檢通過顯微鏡來觀察病灶局部的組織結構、細胞形態改變來診斷疾病,其準確性相對就會高得多。所以,做胃鏡檢查時,對一些可疑病例,常需在病灶處鉗取少量組織送病理科進行活檢。
既然已通過胃鏡取活檢,病理確診為胃腺癌,為什麼醫生還要將手術切下的組織再送活檢呢?因為,第一次取檢組織量很少(三四粒芝麻般大小),只能確定病變的性質,至於癌腫生長的情況,如局部的浸潤和轉移情況則是無法瞭解到的。術後手術標本的病理活檢,可以進一步確定癌腫的性質、病理類型和分級;瞭解癌腫侵入胃壁甚至周圍組織的程度;手術切緣的情況(是否有癌殘留);周圍淋巴結是否發生了癌的轉移及轉移的範圍等。醫生要根據這些情況才能確定術後進一步治療的方案。
活檢除了協助臨床診斷、為臨床治療提供客觀的依據外,還可以作為判斷臨床治療效果的手段。例如,鼻咽癌患者經過若干療程的放療後,再取活檢可瞭解局部癌細胞經治療後「死亡」的情況,如是否仍有癌細胞的殘留;瞭解前階段治療效果而確定後階段的治療方法等。
還有一種病理「快速活檢」,可以協助手術醫生在術中判斷病變的性質,以便更準確地確定手術的方式和範圍。例如,乳腺長了一個腫塊,醫生在為病人進行手術的過程中,可以將切下的小塊腫物立即送往病理科進行快速活檢,如病理診斷為良性腫物,進行腫物局部的單純切除便可;若為惡性腫瘤,則須選擇較大的切除範圍,以盡量減少腫瘤術後復發的機會。
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少新技術亦在病理活檢診斷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如免疫組化、PCR技術、電子顯微鏡、染色體分析等,不但使病理活檢診斷水平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而且使病理活檢服務範圍更為擴大。
一番解釋之後,王麗的疑問終於完全消除了。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health_3.php?id=8773&s=121144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