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經典短文大全 - 22到28歲的你在做什麼,想做什麼?

使用說明:請輸入查詢關鍵詞,例如:

22到28歲的你在做什麼,想做什麼?

簡單講講你的經歷,說說你認為這個階段你做過的對你影響最大的一件事,和更多的人分享,結識更多的朋友。

馮陵,科技宅

其實我今年剛25歲,22到28歲,才剛剛過去一半。 22歲,進入大四,仍然處於比較迷惘的狀態。這種狀態其實從進入高中起就一直持續,在22歲那一年,尤甚。

現階段最渴望的,就是做出一款真正能讓用戶認可的有價值的產品,證明自己。

有時間,我會總結一些跟隨老闆創業以來的一些感悟,如下:  

1、找準自己的人生方向至關重要。  

對此,我在第四條感悟中有所闡述。  

2、光有好點子沒用,最關鍵的是執行力。

執行力能把好的點子轉化成能真正為用戶,為社會創造價值的產品。好的產品改變世界;好的點子,僅僅是點子。  

3、入對行,跟對人,真的很重要。

我至今認為,這是我聽到的最有益的建議,沒有之一,這是我跟隨老闆創業以來,感觸最深的一點。

4、剛從校園踏入社會的學生,通常不適合即刻開始創業。

創業需要一段持續的沉澱。對資源的全面協調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練就的。不過,跟隨別人創業,不是一個壞的選擇,這不是在忽悠你去創業。在創業團隊,通常 需要多面手,你有機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施展才華,最終發現你真正的興趣所在。這是一個瞭解自己的過程,你會慢慢發現自己的人格適合什麼職業,自己不合做什 麼。一旦認清了方向,這將是你此生最大的收益,你需要做的,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盡情的發揮你的潛力。巴菲特說,他此生最幸運的 是,就是在年輕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套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並堅持至今,才成就了他的今天。許多人早早就在預設的崗位上按部就班,成為龐大機器上的一顆螺 母,直到閉眼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適合做什麼。如果你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事業,加入一個高速成長的創業團隊,對你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相對於進入比較成熟的公司的人,你會在學習科學的工作方法、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等方面教他們有所欠缺。我自身就是初一畢業,就加入了創業團隊,開始野蠻 生長,至今感覺很多地方都相當欠缺,特別是還沒真正做好一個執行者,就開始向管理者轉變,這一點對我造成的瓶頸,極有可能在後面爆發出來。   

5、通多門,不如精一門。

這既是我的經驗與教訓,也是對自己的忠告。我一直自詡雜家,博而不精,浮在水面。從業以來,更是不斷面臨各種誘惑:既想專業PS技術,希望能親自操刀設計 唯美的產品UI,又希望學習前段開發, 學習html5/css3等新潮技術;還希望自己會編程,能更好的與技術深入溝通;更不要提英語、數學、量子物理、歷史、心理學……太多東西要學。

我也曾面過不少技術人員(技術部老大長期遠程遙控,我只好越俎代庖)。發現有太多的技術人員,既會PS,又會頁面生成,還聲稱精通JS/ jQ/Ajax……,更精通Php / Java …… 牛到我恨不得他馬上就上班,但最終實操時,卻幾乎沒有對得起簡歷上的幾個字的。學的倒不少,真正談得上精通的,太少了。西部地區的情況可能比較特殊,很多 程序人員,連在別人的程序上做二次開發都磕磕碰碰,宣稱技術靠譜的,也就是能做得熟練些而已,能自主開發東西的都不多。學那麼多東西,真不容扎扎實實專研 一門。 記得上次在網上看到一個奇人,一開始就是個民工,半路出家自學技術,一開始想學編程,最後聽從朋友勸告,轉向前端開發,從建站做起,一直很刻苦,專注,JS特效用的爐火純青,最後進了互聯網三巨頭之一,別人一兩天完成的特效,他有時候十多分鐘就能搞定。很多人包括我,都應當以他為榜樣。  

6、跟隨你內心的聲音。  

7、想要創業,先組建一個靠譜的團隊。  

8、技術外包是創業團隊噩夢的開始。

張亮-Leo,盛付通平台產品管理

22-28,嗯,22歲剛好大學畢業。28歲,就是現在。

2005年22歲,確定了自己一定要和現在的未婚妻在一起,所以義無反顧,來到上海,她讀研究生,我做互聯網青少年社區的小編輯,拿著2000元不到的工資,住在棚戶區的石庫門房子,做好職業規劃,但不知道從哪裡入手。

2006年23歲,從一個小網站編輯,變成了一個遊戲、動漫兩個頻道的責任編輯,自己的工作BLOG,完成了百萬點擊。

2007年24歲,由於勤於內容合作,搖身一變,成了對外合作項目經理。因為察覺公司存在很大的風險,在達成與淘米摩爾莊園的合作後,開始尋求轉變。

2008年25歲,跳槽到盛大,負責盛大積分的版本控制和活動運營。面試時對著當時不知道她是CEO的CEO,坦白了自己的職業規劃,比如,要在30歲之前成為部門經理,要在35歲做到中心總監,40歲前做到CEO。

2009年,26歲,和領導談心,確認自己未來的發展重心會轉為產品策劃——那時候,還不流行產品經理的說法,2008-2009年,盛大積分最鼎盛的時間,人丁興旺。付了首付,在上海的郊區買了房。

2010年,27歲,學習產品設計、參加產品培訓等等。

2011年,28歲,做了主管,拒絕了幾家公司的offer,卻在領導離職後,成為了部門負責人,雖然還沒有達成經理這個頭銜。同時,考慮換公司,呵呵。同時預備著明年結婚。

懶聰

22歲畢業,在一個公司呆了4年,並沒有什麼傲人的成功,只是利用空間去換時間,可以去讀自己喜歡讀的書,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有時間了,還能出去旅行。

本人不相信什麼職業規劃,只相信感覺不對了,就要離開。

現在著手準備離開這家國企,告別這種安穩的生活,書讀多了,或許有點認死理吧!

畢竟我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理想是什麼,要去到那裡,所以我並不很迷茫。

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的愛情,挺遺憾的,但我會一直尋找下去,直到遇到為止,不管年歲幾何。

這幾年又有所失有所得,每一年都對自己很重要,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朱濤,關注無線互聯網領域

看了類似的幾個問題,也都有回答的想法,可是想回答好不易(或者說看到的人覺得有趣或者有所助益),有了這個邀請,而且時間跨度也挺大的,不妨在此作答,算是對這一類問題的一個說明。

22歲,經過幾個月的準備和初始複試,4月份得知了進入中科院軟件所進行研究生學習的機會終於成真。這個過程,我後面反思和總結,得出的結果是:有一定認 知的人,當他們是決定你下個人生走向時,你所應展現的是除了業務的一定水準(並不一定太高)外,更加重要的是對於這個領域的熱愛(發自內心的)和踏實地追 求(自發或者參與他人的實踐,哪怕微不足道)。22歲畢業時最期待的工作是華為這樣4500左右的工資,無它。

22-25,3年的研究生生活。這也是目前為止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階段。那以後,每當有人問我有關考研擇校的問題時,我就給他首推北京(想必上海,廣州也 類似),學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種思考方式的轉變。4年的生活,讓你發現其實相比於自己的老家(我的在西安),原來中國還有一個更加文明的處所(想 起了一個故事,記得是07年第一次去清華校園,轉悠在這偌大的學校中,看到了一幕:3個似我不熟清華的學生狀年青人問一個頭髮花白似教授的大爺怎麼去二校 門,大爺剛開始好像沒有記起來,或者已經忘了,年青人走了有30多米遠時,大爺似又想起然後邁起不矯健的雙腿跑向了年青人……),還有那數不清地為自己的 一個小想法在幾十平的小屋沒日夜奮鬥的同齡人,還有玩了不覺得坑爹的若干景點,還有熱心於分享交流的志同之人,等等等等。總之,當你再次回到家鄉(我已經 回到家鄉)時,你會發現各種的不適應和不滿意,可是至少你知道我還能獨善其身。其間,學術談不上有多少成績,只是在平常去做一些兼職,去參加一些分享的沙 龍,去體味著近代影響中國最大的城市氣味,末了在研三時終於以兼職的收入在老家按揭了一個不大的房子。畢業時,沒有去跑校園招聘,而是直接投入到了一家社 交遊戲創業公司,不為了那不高的薪水,只是想學習一些第一手的經驗。

25-26,當然我還在26歲這個範疇內。在這家創業公司一直工作到了今年(2011)年的6月,離職也很簡單,老闆的決策過程與自己的思路完全相左並且 沒有改善的預期。6月初回到西安,進行了長達5個月的創業過程,做了1款上線的產品,由於各種原因最終在10月底中止。這其間也讓自己學習到不少東西,譬 如團隊成員的挑選,執行力的量化,成本及各種風險的控制等。時機是重要的,但最終決定成敗的還是團隊,即使機會窗口完全呈現在你面前,不成熟的團隊也會臨 門而不入。所以,團隊解散後的我開始反思自己,當前自己最缺少的是更深層次的歷練,以及理解趨勢的能力和趨勢的“變現”能力,這一者是知識層面的學習,一 者是管理層面的認知,非一日能練就而成。當下,我依舊在西安的一家創業公司中,當然角色是不同的,我當下主要負責的技術,和創始人的溝通和在日常的交流和 相處中看到他處事的方式,也自是一種學習的方式。(記得自己在大學時學習英語的一個方法,就是在一人的路上用英語向自己描述路上的所見所聞,當然是細聲的 默讀,取得不錯的效果,這個例子想說的是無處不可學習,無人不值得學習。)

26-28,努力做好當下的事情,為自己將要出生的孩子準備些必備的物質條件,不強求的心態+百分百的努力,至於最終的結果只要其間的過程沒有遺憾就可以 了。(對於一件事沒有遺憾我的定義是對這件事盡自己最大能力去達成,結果只是附屬。)社會的種種是有越發真切的認識,無從改變環境時,嘗試去更好的環境, 沒有能力離開時,適應但不苟合環境可能是當下(28歲前)的唯一選擇。

本文地址:http://www.shahaizi.com/wenzhang_sk_3.php?id=6035&s=3870

贊助商鏈接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