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的農業發展如何?經過了哪些變遷呢?

高句麗的農業發展如何?經過了哪些變遷呢?

世界歷史故事

高句麗的農業發展如何?經過了哪些變遷呢?

農業。最早為高句麗作傳的《後漢書)、(三國誌)已將農業作為他們社會的主要生產介紹。由於高句麗人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主要分佈在今渾江流域一帶的多山地區,耕地有限,因而農業生產所提供的穀物還不能滿足他們的正常生活所需。史載其地「多大山深谷,無原澤,隨山谷以為居,食澗水。無良田,雖力佃作,不足以實口腹。其俗節食」1,就是對這一史實的記錄。

這一狀況約延續到5世紀中葉。依據是,儘管高句麗人在5世紀初(東晉末)已佔有農業相當發展的遼河以東地區,但(魏書》記北魏世祖拓跋煮(424-452年在位)派員外散騎侍郎李敖至平壤冊封高璉時,訪其方事記事中談到:「土國薄清,蠶農不足以自供,故其人節飲食。」3這大概是由於高句麗人與慕容鮮卑在遼東多次進行爭奪戰爭,遼東的農業生產遭受極大破壞尚未得到恢復。此以後,隨著慕容鮮卑的衰落和高句麗境內大部分地區不再有戰爭.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持續了近五百年的高句麗社會內農業生產落後的狀態有了改變,農產品多起來了。

這一變化,在以後的斷代史《高麗傳》記事中,提供了足夠的說明資料。如《隋書·高麗傳》,不僅沒有無良田,其人節食的介紹,反而有高句麗社會內規定稅租,「人稅布五匹,谷五石」;「租戶一石,次七斗,下五斗」。1人們能拿出這麼多糧食納稅租,反映了農產品嚴重缺乏的情況已不復存在。又如兩唐書(高麗傳》記其「種田養蠶,略同中國(中原)」;還談到李勳攻克蓋牟城得「糧十萬石」,唐軍拔遼東城獲「糧五十萬石」,後奉詔班師,「遼州粟尚十萬解,士取不能盡」。2這些記事說明,隋唐時期,高句麗區域內農業生產有長足發展。這是高句麗貴族集團重視農業生產的結果。如(三國史記》載,平原王陽成(一作湯)在其二十五年(583)「二月,下令減不急之事,發使郡邑勸農業」3。僅憑這一記事可以得出結論,至遲在6世紀後期,高句麗最高統治者已把農業生產放在一切生產之首。

農業的主要生產者,是「下戶」4;主要生產形式,是以戶為單位。「其國中大家不佃作,坐食者萬餘口,下戶遠擔米糧魚鹽供給之……無大倉庫,家家自有小倉,名之為擇京」5,即是對這一史實的寫照;主要生產工具,據今吉林省集安地區出土的資料,有鐵犁、鐵缽、鐵鐮、鐵鏟、鐵插等十餘種0有學者據角X墓、舞踴墓壁畫中有牛挽車,推斷高句麗人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已使用牛耕。

這一推斷是有道理的,因為唐太宗指揮唐軍戰勝高延壽、高惠貞的援軍時,「獲馬三萬匹」,牛達「五萬頭」。1農作物種類,史書中常見的為谷、「米糧」,也有粟、麥的記載。根據高句麗人選擇新王城地址,把「地宜五穀」作為可遷條件列舉,他們的穀物種類當也包括了稻、黍、翟、麥、寂等。另外,據諸史對高句麗人衣布、帛的記事,他們還種麻和養蠶。養蠶至遲在南北朝時期,在高句麗社會中佔有一定地位,因為上引《魏書》中有「蠶農」,(舊唐書》中有「種田養蠶,略同中國(中原)」之說。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世界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