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衰落的禍根到底在哪裡?本質在於軍人亂政

羅馬帝國衰落的禍根到底在哪裡?本質在於軍人亂政

羅馬歷史故事

羅馬帝國衰落的禍根到底在哪裡?本質在於軍人亂政

眾所周知古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頭,他曾經是那麼的強大,那麼後來導致古羅馬衰落的源頭到底是什麼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從公元前5世紀起,羅馬先後戰勝了拉丁同盟、意大利半島南部土著和希臘人城邦成為地中海西側大國。隨後又發動了三次布匿戰爭和四次馬其頓戰爭,將迦太基和整個愛琴海地區囊括在自己的版圖之內。隨後又通過對敘利亞和埃及托勒密王朝展開一系列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北非部分地區,建成了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稱霸地中海的強大國家。

軍事上的持續擴張伴隨著經濟的迅速崛起,然而這也激化了社會矛盾。許多貴族在羅馬擴張期間大肆兼併土地和產業,使得許多常年在外打仗的公民回家之後遭遇破產的命運。奴隸和貴族之間、破產農民與大地主之間、無權者與當權者之間、騎士派與元老派之間的鬥爭全面爆發。從公元前2世紀30年代直至前1世紀30年代,被稱為羅馬內戰時代。在這段時間裡,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斯巴達克起義和敘拉古兄弟改革。公元前107年,在民主派的支持下,馬略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對羅馬軍制進行革新,推行募兵制度,吸引了大批無地或少地的公民湧入軍隊。

馬略改制促使羅馬兵制從依托於城邦的公民兵制轉為依托於軍隊將領的募兵制,原本效忠於元老院的士兵,如今紛紛轉而效忠於軍隊的領袖了,這促使軍隊統帥在羅馬政治結構中的權重大幅度增加。進入共和時代後期,羅馬先後經歷了「前三巨頭」和「後三巨頭」政治角鬥,凱撒和屋大維均曾集羅馬軍政大權於一身。屋大維在獨攬大權之後,於公元前27年被元老院授予「奧古斯都」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元首制的實質即位共和外衣下的帝制,古羅馬由此進入帝制時代。

在羅馬帝國前期,即公元前27年至192年時期所經歷的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社會環境相對穩定,經濟空前繁榮,羅馬帝國疆域一度達到鼎盛時期。然而隨著氣候變化(氣候變冷引發大量日耳曼族群向南侵襲)、絲綢之路貿易不暢(東漢末年、帕提亞崩潰、貴霜分離)和帝國內部公民制度等問題,羅馬陷入了三世紀危機的動盪之中。公元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裡先被軍隊擁立成為皇帝,取得了帝國政權,該元首制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開始效仿東方君主統治形式,並實行了許多革新政策,史稱戴克裡先改革。

戴克裡先並非首位被軍隊擁立稱帝的人。早在公元192年,羅馬皇帝康茂德因昏庸殘暴而被近衛軍誅殺,隨後由元老院提名的佩蒂納克斯一上任就削減開支,減少給近衛軍的薪水和窮人的福利以力求改善中央財政,於是很快他就被憤怒的近衛軍殺害了。元老院懾於禁衛軍的淫威,不敢再作表態,反而將選舉皇帝的大權拱手讓出。近衛軍因此作出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即出價高者登基稱帝。最終56歲的元老兼大商人尤利安努斯來到軍營下,經過競爭後被擁立為皇帝。

尤利安努斯因出價更高而獲得帝位,佩蒂納克斯卻因改革弊政遭到禁衛軍誅殺。因此羅馬許多地方都不服從禁衛軍擁立的這位羅馬新皇帝,而駐紮在潘諾尼亞的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更率軍以替佩蒂納克斯復仇為名挺進意大利。塞維魯同樣採取了許諾錢財的辦法以激勵軍隊的士氣,最終也因此而被麾下部眾擁立稱帝。塞維魯的成功在羅馬帝國內部昭示著一個新規則的成型,即如今的羅馬帝國儼然成為了一個拍賣品,誰向軍隊支付的錢財最多、誰贏得了軍隊的支持,誰就會成為羅馬皇帝。至此,軍閥把控羅馬權力中樞,掣肘朝政和皇帝廢立的局面徹底形成了。

進入羅馬城之後,塞維魯大肆屠戮反對派,並從自己的多瑙河軍團中選拔出1.5萬精銳重新組建禁衛軍。許多元老都表達了對塞維魯獨斷專行的不滿,這招致其派出軍隊對元老院展開大肆清洗。塞維魯的君權徹底凌駕於元老院之上,羅馬再沒有什麼貴族利益、平民利益,只有皇帝和他的軍隊利益了。然而為了確保自身的權勢,塞維魯必須通過不斷的賞賜以迎合軍隊,最終掏空了國庫。

塞維魯死後,羅馬帝位由其子卡拉卡拉和蓋塔共同繼承,兩人為共治皇帝。後來卡拉卡拉殺死了蓋塔,繼續獨攬大權。塞維魯曾教導卡拉卡拉說軍隊是維護皇帝君權的唯一倚重,然而早就被掏空的國庫促使卡拉卡拉再難為軍隊籌錢了。為了開闢新的財源以穩固軍隊對自身的擁護,卡拉卡拉頒布安扥尼努斯敕令,授予全體羅馬人民以公民權,並且將遺產稅提高到10%。由於只能向公民徵稅,卡拉卡拉的這項法令實質上就是為了籌錢,但卻嚴重損毀了羅馬公民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羅馬社會結構由此出現塌崩式動盪。而另一方面,軍隊的胃口越來越多,不足五年,卡拉卡拉就難以支付軍隊薪水而遭斬殺。

三世紀危機期間,羅馬軍閥遍地。只要誰能提供充足的錢財,他們就會擁戴誰稱帝。如若無人給錢,則他們就會私設關卡以收取過往商隊的高額過路費。往昔憑借軍功才能獲得公民身份的榮譽感早已不復存在,羅馬社會早期的尚武情結已經消弭殆盡。軍隊如今只是為了錢財而戰的生意人,而在普通羅馬百姓的眼裡,這些軍人實際上早已幹起了強盜的勾當。

為了籌措軍費,許多軍閥都會刀城市裡徵收稅賦,如若城市不堪重負而拒絕繳納的話,則軍閥們就會縱兵搶掠。三世紀危機下的羅馬處於蠻族南侵和軍閥搶掠的雙重壓迫之下,羅馬的很多城市甚至就是毀滅在號稱要保護自己的軍隊手中。阻斷商路和劫掠城市嚴重的打擊了羅馬經濟,稅源因此而日將枯竭,從而更加沒有能力供養軍隊了。實在沒錢的羅馬皇帝們只能在貨幣中摻假,以滿足軍隊的需求。然而羅馬貨幣隨即出現貶值,通貨膨脹爆發,這又使得軍隊要求實物稅,並直接搶走了百姓們的糧食和牲畜。長此以往,羅馬不論是軍隊、財政、經濟,還是整個社會結構都出現了嚴重的腐朽和潰爛,最終在北方蠻族的衝擊性走向崩潰。

綜上所述,羅馬帝國的崩潰固然有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羅馬公民制度缺陷、蠻族南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然而最直接的因素還是軍人亂政。作為文明秩序的守護者,軍隊如若沒有完整的規則體系和力量制約,不僅不會成為帝國披荊斬棘的利劍,反倒會成為顛覆文明的禍根。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羅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