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羅馬帝國簡介:為何又稱德意志第一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簡介:為何又稱德意志第一帝國

羅馬歷史故事

神聖羅馬帝國簡介:為何又稱德意志第一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 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或日耳曼民族神聖羅馬帝國(德語:Heiliges Ro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拉丁語:Sacrum Romanorum Imperium nationis Germanicae),是962年至1806年地跨西歐和中歐的封建君主制帝國,版圖以日耳曼尼亞為核心,包括一些周邊地區,在巔峰時期包括了意大利王國(原屬中法蘭克王國)和勃艮第王國還有弗裡西亞王國(今低地國家)。

962年德意志(前身是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一世在羅馬被教皇加冕為羅馬皇帝。後腓特烈一世改國名為神聖羅馬帝國。

在帝國歷史的大部分時間,其由數百個更小的附屬單位組成,其中有侯國、公國、郡縣、帝國自由城市。早期是皇帝擁有實際權力的封建帝國,14世紀時演變成承認皇帝為最高權威的聯邦。1356年查理四世皇帝確立了帝國的七個選帝侯:美茵茨大主教、科隆大主教、特裡爾大主教、薩克森選侯國、勃蘭登堡公國(它是勃蘭登堡-普魯士王國的前身,後統一北德意志邦聯與巴伐利亞,建立德意志帝國)、普法爾茨選侯國以及波希米亞國王(後期由奧地利大公兼任)。13世紀開始,帝國皇位長期被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佔據。1806年拿破侖勒令弗朗茨二世於8月6日放棄神聖羅馬皇帝尊號,僅保留奧地利皇帝稱號,神聖羅馬帝國瓦解為奧地利帝國、萊茵邦聯等。

德國人在論述其國歷史時,將其定義為「德意志第一帝國」;和後來的德意志第二帝國(1871年成立)與德意志第三帝國(1933年成立的納粹德國)加以連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羅馬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