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時期三次布匿戰爭的結果如何?造成了哪些影響?
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古羅馬與迦太基之間進行了三次戰爭。羅馬人稱迦太基人為「布匿」,故三次戰爭也被稱為「布匿戰爭」。第一、第二次布匿戰爭是作t晚雙方為爭奪地中海霸權而進行的擴張戰爭,第三次布匿戰爭則是羅馬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本來在公元前3世紀以前,羅馬與迦太基的關係基本還是保持友好的狀態,雙方還曾簽訂過友好條約。但羅馬在統一意大利,一躍成為地中海強國後,便與迦太基形成兩強對峙之勢,加上不可避免的利益衝突導致兩國的關係惡化,戰爭由此爆發。
第一次布匿戰爭的導火線是「墨薩納事件」。
墨薩納位於西西里的東北角,在皮洛斯戰爭期間,一批意大利人強佔了墨薩納,後因與敘拉古僭主發生衝突,這些意大利人分別求助於迦太基和羅馬,結果迦太基搶先控制了墨薩納。羅馬軍隊因此開進西西里,從此揭開布匿戰爭的序幕。
羅馮先後佔領了墨薩納和阿格裡琴托„但在海上,迦太基卻佔優勢。羅馬人便迅速建立了一支艦隊,在公元前260年的米列海戰中,裝有接舷吊橋的羅馬艦隊獲勝此後主戰場移到西西里。
公元前241年,羅馬海軍大敗迦太基於埃加迪群島附近。迦太基被迫求和,將西網裡及其附近群島讓給羅馬,並賠款3200塔蘭特。羅馬遂在西西里建立第一個行省。公元前238年,羅馬乘迦太基內亂之機,出兵強佔了撒丁和科西嘉,並於公元前227年將兩島置為一個行省。
第一次布匿戰爭以羅馬大獲全勝告終。
公元前221年,迦太基與羅馬再次發生衝突,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戰爭歷時17年之久,最終雙方干公元前202年在迦太基城西南的札馬決戰,迦太基戰敗,被迫放棄北非以外的一切屬地,羅馬從此稱霸地中海。
迦太基戰敗後,在政治上一蹶不振,何靠著商業以及物質財富的積累,到公元前2世紀時又迅速復興。此時羅馬決心消滅迦太基,結束雙方長久的戰爭。
公元前150年,努米底亞國王馬西尼薩進犯迦太基,後者被迫自衛。羅馬借口迦太基 破壞和約,向迦太基 宣戰,第三次布匿戰爭開始。
羅馬軍隊在北非登陸後,迦太基曲意求和,但羅馬提出極為苛刻的條件:拆毀迦太基城等。迦太基人憤然拒絕,起而抵抗。羅馬軍隊圍攻迦太基城兩年未能攻下,到了公元前146年春,迦太基發生饑荒,疾病流行,羅馬軍隊終以強大兵力破城而入。迦太基陷落後,城市被夷為平地,倖存的約5萬迦太基人均淪為奴隸。羅馬在迦太基設置了阿非利加行省。至此,迦太基滅亡。
布匿戰爭前後歷時百餘年,羅馬在與迦太基及其盟友的反覆爭鬥中,佔領了歐、亞、非的廣大地區,掠奪了大量奴隸和財富,這對羅馬社會內部階級關係的變化、經濟的發展以及地中海地區後來的歷史命運,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