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人戰爭:蘇聯軍事援助重創阿富汗“聖戰者”

代理人戰爭:蘇聯軍事援助重創阿富汗“聖戰者”

美國歷史故事

代理人戰爭:蘇聯軍事援助重創阿富汗“聖戰者”

經過10餘年的痛苦鏖戰,美國和北約聯軍即將撤離阿富汗。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能否獨立支撐下去,不被東山再起的塔利班打倒,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焦點。要知道當初在阿富汗征戰10年的蘇聯也曾扶植起以納吉布拉為首的人民民主黨政權,甚至助其打贏了至關重要的賈拉拉巴德戰役。可是隨著蘇聯停止軍援,納吉布拉政府很快就被推翻了。之後,阿富汗落入了塔利班之手。

作戰背景

20世紀80年代末,深陷阿富汗戰爭泥潭的蘇聯急欲脫身,戈爾巴喬夫希望「快刀斬亂麻」,在撤出蘇軍的同時,讓親蘇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政權盡快獨立承擔防務。1988年,蘇聯匆忙頒布撤軍計劃,承諾9個月內完成撤軍。

蘇軍撤退讓得到美國支持的反蘇「聖戰者」興奮異常。1988年底,七大反蘇組織領袖在巴基斯坦白沙瓦舉行會議,在美國中情局的協助下,各方達成協議,決心在次年初發動決定性戰役,首先拿下阿巴邊境的咽喉城市賈拉拉巴德,然後跟著蘇軍撤退的步伐一路北進,直到拿下喀布爾,推翻人民民主黨政府。當時「聖戰者」領袖希克馬蒂亞爾樂觀地估計,阿富汗政府軍會望風而降,「兩個月內,總統府就要換主人了。」

「聖戰者」如此自信是有理由的,在過去的8年中,他們主要與強大的蘇軍交戰,區區幾千名阿富汗政府軍則完全不被放在眼中。況且,賈拉拉巴德的城防工事有一多半沒修好(許多碉堡只修了牆,卻沒建頂蓋),而從巴基斯坦出發的「聖戰者」有2.5萬人之多,他們還獲得了美國提供的重炮、火箭筒和大量皮卡、駱駝,而且他們距巴境內的後勤基地也不遠,「進可攻,退可守」。

作戰經過

1989年1月12日,賈拉拉巴德戰役正式打響,以僱傭兵為核心的「聖戰者」旗開得勝,攻佔了該城南方邊境公路邊17個哨所中的12個,所有通向城內的道路都被封鎖,部署在城市外圍的阿軍第11步兵師非死即降,師長巴拉克扎伊少將也被「聖戰者」間諜暗殺。之後,「聖戰者」不斷向城內傾瀉炮彈和火箭彈,昔日美麗的城市淪為恐怖的墳塋地。從當時的情況看,阿守軍只有3100多人,他們困守孤城,剩餘的糧食彈藥難以支撐一周戰鬥。

危急時刻緊急擴軍

局勢危急,深感焦慮的納吉布拉總統採取雷霆行動,迅速改組國防部、內務部和國家安全部三大武裝系統,確定自己的垂直指揮關係。納吉布拉還接受仍繼續工作的蘇軍總參謀部駐阿作戰指揮組組長瓦連尼科夫大將的建議,組建戰略預備隊,充當填補戰場缺口的「撒手鑭」。與此同時,納吉布拉不顧蘇聯顧問的抗議,以近乎搶劫的姿態徵用駐阿蘇軍的軍事裝備。事實上,納吉布拉敢這麼幹,就是抓住了蘇聯仍需要其抵抗「聖戰者」的心理。

就在賈拉拉巴德戰役打得最激烈的時候,納吉布拉把政府軍擴編到了30餘萬,並全部裝備與蘇軍一樣的武器。不過,接下來的局面變得滑稽起來:蘇聯提供的武器越來越多,可是阿軍裝備程度卻越來越低,原因是適合操作精密武器的人手不夠,許多武器只能閒置在倉庫裡,甚至露天堆放。即便如此,阿富汗人的索取依然沒有止境。阿國防部長塔奈和國家安全部長亞庫比一起跑到莫斯科,提出高達12億盧布的武器援助要求。更不可思議的是,戈爾巴喬夫居然全都應承了下來。

「像男子漢一樣戰鬥」

整個阿富汗是在驚恐中進入1989年的,1月12日至15日的賈拉拉巴德外圍戰,以政府軍的大敗虧輸告終,賈拉拉巴德與喀布爾的陸地聯繫完全中斷。代理城防司令賈馬利打電話給納吉布拉:「如果48小時內得不到援助,我們將炸毀武器庫,然後向敵人投降。」

納吉布拉也馬上向蘇聯提出最後通牒:「我們已經全力以赴,如果莫斯科還需要我們,那麼至少要幫我們把部隊送進賈拉拉巴德,那裡是我們雙方共同的『斯大林格勒』!」

正忙著撤軍的蘇聯終於還是為阿政府軍提供了援助。從1月17日至24日,蘇聯航空兵向賈拉拉巴德密集運送3000噸麵粉,外加2500噸軍火和20套大型軍事器材,援兵更是不計其數。

到2月15日,也就是最後一名蘇軍離開阿富汗之時,阿政府軍在賈拉拉巴德前線已集結了近8000人,初步建立起完整的戰線。尤其是在2月初的一次戰鬥中,政府軍主動出擊,奪回被「聖戰者」佔領的拉格曼谷地出口。「聖戰者」從巴基斯坦獲得補給的通道受到了威脅。

儘管政府軍一度勇敢起來,但時間一長,各種老毛病又犯了,特別是「山頭主義」讓各部隊充滿了「保存實力,讓別人去死」的心態。當時尚在城裡的蘇聯顧問加列耶夫發現,區區8000人的政府軍卻分成正規軍、內務部隊和安全部隊三大塊,經常出現屬於不同系統的20-30人駐守同一地段,另一處陣地卻空無一人的情況。

為了守住城市,加列耶夫做出了巨大努力,他請求阿富汗空軍和遠程炮兵的幫助,先用密集的轟炸和炮擊將處於進攻準備階段的敵人擊潰,同時抓住時間空檔全力加固工事和運送物資。由於陸地交通被切斷,守軍所需的彈藥、燃料和食品全部依靠空投。政府軍曾試圖打通陸路通道,但援兵始終被「聖戰者」遠遠地擋在城外。

據當時身處賈拉拉巴德的蘇聯記者弗拉基米爾·斯諾格裡洛夫回憶,阿政府軍「像男子漢一樣」拚死抵住「聖戰者」一輪接一輪的猛攻,儘管陷入重圍,但政府軍將領們不顧危險,與士兵一起守在戰壕裡。

再看「聖戰者」方面,雖然他們也不斷得到武器支援,但這些習慣游擊的武裝分子對攻堅戰完全沒有經驗,往往在密集火力面前碰得頭破血流。攻城受挫的「聖戰者」轉而在多個省展開無差別炮擊襲擾,尤其是馬蘇德領導的游擊隊完全切斷了海拉屯-喀布爾交通線在南薩蘭戈的部分通道,試圖牽制住政府軍的機動兵力,將賈拉拉巴德守軍困死。

距離勝利僅一步之遙

隨著賈拉拉巴德戰場出現相持不下的局面,「聖戰者」聯盟便通過沙特、阿聯酋等國向美國求助。美國向蘇聯發出照會,指責其暗中軍援納吉布拉,威脅要剋扣對蘇聯的糧食貸款。無奈之下,戈爾巴喬夫指示國防部在2月中旬停止供應武器。阿富汗政府軍不得不啟用之前儲備的三個月應急物資。然而,「坐吃山空」是無法持久的,尤其是前線的阿軍根本不講武器開火程序和彈藥消耗定額,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敵人對著我們傾瀉炮彈,我們還有什麼定額可講?」這一論調使彈藥消耗達到了可怕的地步。

3月上旬,實在支撐不下去的納吉布拉呼籲蘇聯立即恢復援助,尤其是加強賈拉拉巴德方向的防禦力量。3月12日,蘇聯決定恢復軍援,責成國防部組建6支車隊,每隊由100輛軍用卡車組成,還動用運輸機建立從塔什干到喀布爾的空中走廊,緊急調運軍火,特別是幾千套「什米爾」單兵雲爆彈送抵賈拉拉巴德,頓時讓那裡的形勢發生逆轉。

3月15日,阿政府軍還動用蘇聯幫助組建的一個R-300戰術導彈營對「聖戰者」基地和聚集地實施「斬首」。有意思的是,起先沒見過市面的「聖戰者」把來襲導彈當成某種娛樂演出,他們興奮地觀看導彈在天空中劃出的彈道,但最初的快樂過後,他們清醒過來——導彈會要了自己的命。

3月底,阿政府軍逐漸掌握了戰場節奏,突入城內的「聖戰者」被逐漸肅清,而來自空軍的蘇-17轟炸機和蘇聯民航的安-12、伊爾-76運輸機的支援,讓政府軍能夠以火力優勢,粉碎「聖戰者」的任何集團式進攻。

4月初,賈拉拉巴德戰役基本宣告結束。政府軍守住了陣地,還擊斃了4500餘名「聖戰者」。納吉布拉不失時機地展開宣傳攻勢,宣佈政府軍從4月6日起停火,共度宗教齋月。他還約見了幾個省的部落長老和宗教人士,闡明蘇聯撤軍後,大家沒有理由繼續「聖戰」了,號召全體民眾支持民族和解政策。看起來,納吉布拉離勝利僅一步之遙了。

戰後餘波

「聖戰者」沒能拿下賈拉拉巴德,引起美國的焦慮,倘若納吉布拉政權扛過「聖戰者」的武裝進攻,鞏固了自己的地位,那麼「聖戰者」就失去了覬覦政權的機會,這是美國及其盟友不願看到的。

5月15日,「聖戰者」首腦穆賈迪迪回絕了召開國際會議調解阿富汗局勢的建議。阿富汗局勢陷入僵持,政府軍雖然將「聖戰者」限制在一些隔離區域內,但雙方均沒有短期內吃掉對方的軍事實力,又無法找到政治解決方式。

真正改變阿富汗命運的事件發生在1991年11月,蘇聯同美國達成協議,自1992年1月1日起,雙方同步停止對納吉布拉政權和「聖戰者」的軍事援助。這份貌似公允的協議實際上只對「聖戰者」有利,因為當時沙特、埃及乃至伊朗都在援助「聖戰者」,而納吉布拉政權只能從蘇聯得到支持。終止軍援的聲明一經發佈,喀布爾頓時陷入恐慌。1992年4月,得到外部勢力支持的「聖戰者」佔領喀布爾,阿富汗進入了新的時代。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美國歷史故事
實用查詢
文學資料
健康知識
起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