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提機槍發展史:蘇聯DP機槍90年後仍在用
據俄羅斯媒體5月26日報道,自二戰起至今,多種類型手提式機槍相繼在軍隊服役。
「馬克沁-托卡列夫」機槍
90年前蘇聯紅軍擁有首批國產手提式機槍——「馬克沁-托卡列夫機槍」。它由蘇聯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設計,於1925年5月26日入編紅軍武器裝備。
「馬克沁-托卡列夫」是在海勒姆 史蒂文斯1873年發明的馬克沁重機槍的基礎上改裝而成,其使用的彈種規格為7.62×54毫米。在被更方便攜帶的DP輕機槍替代前,此種機槍由圖拉兵器廠負責生產,且曾被用在偉大衛國戰爭中。1927年後,「馬克沁-托卡列夫」停產,而產出的機槍共2450挺。
DP輕機槍(捷格加廖夫輕機槍)
DP輕機槍由蘇聯軍械師瓦西裡 捷格加廖夫設計研製,是完全由蘇聯製造的最早的輕機槍之一,並於1927年12月21日替代「馬克沁-托卡列夫」機槍裝備工農紅軍。DP輕機槍配用彈種也為7.62×54mm的槍彈。由科夫洛夫工廠(現稱「捷格加廖夫工廠」)生產。1928至1929年DP輕機槍曾被裝備在裝甲車、坦克及飛機上。此類機槍共生產有70多萬挺,也曾被廣泛用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第一批DP輕機槍配置圓盤式彈盤。戰爭結束後,在DP輕機槍的構造基礎研製出採用彈鏈供彈的RP-46式連用機槍。蘇聯原創DP機槍在偉大衛國戰爭結束後從蘇聯武器裝備中退役,但至今在局部地區衝突中仍有被使用。
布倫式輕機槍(布朗式輕機槍)
布倫式輕機槍——英式手提式機槍,是1938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式ZB26輕機槍基礎上改進而成。機槍名稱「BREN」來源於捷克城市——布爾諾「Brno」,此地曾開展生產原創機槍。1938年8月8日,布朗式機槍列入英軍武器裝備。布倫式機槍採用口徑為0.303和7.92mm的U形彈夾。機槍後來被配備「北約」要求的標準的彈種:7.65x51 的槍彈。這種機槍曾在英國、加拿大及澳大利亞生產,且至今在印度仍有生產。
劉易斯式機槍
劉易斯輕機槍能利用空氣冷卻槍管。它最初由英國人塞繆爾 麥肯林設計,後被美國人劉易斯上校於1911年研製而出。它採用47發或97發彈鼓,比利時軍隊最先裝備使用。1913年,英國伯明翰小型武器有限公司曾大量生產此種機槍。一戰、二戰時,劉易斯機槍也得到廣泛使用。此外,20世紀30年代日本曾生產此類型的航空機槍。
口徑7.62mm的卡拉什尼科夫機槍
「卡拉什尼科夫機槍」是蘇聯著名軍械師米哈伊爾 卡拉什尼科夫於1960年研製出的蘇聯軍通用機槍。1961年開始列入蘇聯軍備,且至今仍有在生產。「卡拉什尼科夫」除輕機槍外,還有重機槍(卡拉什尼科夫重機槍,改進型卡拉什尼科夫重機槍)、裝甲運輸車用機槍(裝甲運輸車用卡拉什尼科夫機槍、改進型卡拉什尼科夫反坦克機槍)、坦克機槍(卡拉什尼科夫坦克機槍、改進型卡拉什尼科夫坦克機槍)。在20世紀下半葉及21世紀初的武裝衝突中曾使用此類型機槍。現在,俄羅斯、烏克蘭、阿塞拜疆、保加利亞、伊朗、中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地均有生產卡拉尼什科夫類型的機槍。
佩切涅格機槍
「佩切涅格」是俄羅斯中央機械製造科學研究所於1995年研製出的通用機槍。它以改進型卡拉尼什科夫機槍為基礎,80%的零件可以通用。「佩切涅格」槍械還有夜間用機槍、重機槍、夜間用重機槍等。而其批量生產是從1999年起在捷格加廖夫工廠開始。